那三个字——“八极拳谱”——像带着某种沉甸甸的力道,狠狠撞进陆平的眼里。他坐在冰冷的地上,背靠着父亲的硬板床,老屋的寂静被他自己骤然加速的心跳声打破。灰尘在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微弱光柱里无声舞动,仿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惊扰。
他屏住呼吸,手指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轻轻翻开了那本泛黄脆弱的册子。
一股更浓郁的陈旧纸张气味弥漫开来。内页并非印刷体,而是用毛笔和钢笔交替书写的工整字迹。开篇几页,是竖排的、略显晦涩的拳理口诀:
八极者,乃取八方极远之意。拳法刚猛暴烈,崩撼突击,动如绷弓,发若炸雷…*
…头顶青天,足抓地泉。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六合为一,劲整力透…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这些句子对陆平来说,如同天书。他皱着眉,努力辨认着有些模糊的字迹,试图理解那些“崩撼突击”、“六合为一”的含义,只觉得拗口又遥远。
再往后翻,是具体的招式图解。一页页,用工笔线描的方式,画着一个个摆出不同姿势的小人。小人旁边用蝇头小楷标注着动作名称:两仪桩、撑捶、降龙、伏虎、劈山掌、顶心肘、猛虎硬爬山…
然而,这些图解才是最大的难题。年代久远,墨线早已晕染、褪色,许多细节模糊不清。人物的动作看起来僵硬而古怪,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发力转折、腰马配合之处,更是糊成一团墨迹,难以分辨。有些页面的边角还被虫蛀了,留下细小的孔洞和不规则的残缺。
“这…怎么看?”陆平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张模糊的“顶心肘”图。图上小人弓步前冲,一肘如枪般顶出,气势凌厉,但具体如何拧腰、转胯、沉肩、送肘?图上只剩下一个大概的轮廓和一片晕开的墨痕。
就在他感到一阵泄气时,夹在拳谱后半部分的一些散页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些纸张质地不同,更粗糙些,像是从别的本子上撕下来的,上面是用蓝色钢笔水写的潦草字迹——是父亲的笔迹!
陆平的心猛地一紧,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散页抽出来,凑到窗边光线稍好的地方。
这些是父亲当年的练功笔记!
庚申年三月初七 阴
照谱站两仪桩。半个时辰,腿抖如筛糠,汗透三层衣。师父说,桩是根,根不稳,拳如浮萍。咬牙也得站!感觉脚底似有蚂蚁爬,是错觉?还是…
庚申年四月廿二 晴
练撑捶百遍,肩臂痛不可举。师父以手搭我臂,言劲未通,只在肩上,如僵木。需松沉,劲从背发,贯于臂,达于拳。松沉二字,知易行难!
庚申年六月初九 雨
今日习劈山掌。师父演招,掌落如斧劈朽木,声脆劲透。吾仿之,徒有其形,劲散而浮。师父摇头,言未得‘恨天无把’之意。何解?闷。
庚申年八月十五 中秋
月下独练。忽觉腰胯微转,与肩臂似有一线牵动,拳出微带风声!大喜!虽只一瞬,如暗室得烛。师父言此乃‘整劲’初窥门径,嘱勤练勿辍。记之!
辛酉年正月初三 雪
家书至,言母病重,田事艰难。拳,恐难继。心如油煎。师父叹,言‘拳在生活,不在架’。不解其意,然归心似箭。
辛酉年二月初一 (墨迹洇开,字迹难辨)
…别师…恩难报…拳谱…藏之…此生…未入门…憾…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后面几页是空白,或者被水渍浸染得一片模糊。
陆平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指尖拂过那些因年代久远而微微晕开的蓝色墨迹,仿佛能触摸到四十多年前那个同样在昏暗油灯下、在田间地头、在月下雪中,对着模糊图谱和自己身体较劲的年轻父亲。汗水、困惑、短暂的狂喜、沉重的无奈、深藏的遗憾…这些鲜活的情感透过潦草的字迹,穿越漫长时光,重重地砸在陆平心上。
照片上那个眼神锐利、站得笔直的青年,与笔记中这个为拳法困惑、为家事忧心、最终带着遗憾放弃的青年,再到自己记忆中那个沉默佝偻、被生活彻底磨平了所有棱角的父亲…三个形象在陆平脑海中剧烈地碰撞、重叠。
父亲也曾有过这样的“武侠梦”?也曾为一个模糊的动作汗流浃背?也曾为一丝微弱的“劲感”而欣喜若狂?也曾…最终被现实的重担压垮,将这份梦想连同遗憾,深锁在这尘封的木箱底?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陆平胸腔里翻涌。是震惊,是恍然,是迟来的理解,还有一种…奇异的共鸣。他自己这两年在大城市流水线上的麻木挣扎,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被压垮”?只是父亲被压垮的是梦想,他被压垮的,是青春和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低头,再次看向手中那本字迹模糊、图解不清的《八极拳谱》。它不再仅仅是一本旧书,而是成了连接两个时代、两个同样迷茫挣扎的男人的桥梁。它承载着父亲未竟的梦,和一个沉甸甸的“憾”字。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已完全暗了下来。老屋里没有开灯,一片漆黑。只有手中父亲笔记上那些洇开的蓝色字迹,在陆平眼中,仿佛还残留着一点微弱的光。
喜欢世间大高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世间大高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