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工作组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面上,大家仍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但林浩能感觉到暗流涌动。张维安对他的态度依然专业礼貌,却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疏离。
周二上午,工作组收到通知:集团副总经理周启明将亲自听取新系统建设进展汇报。这个消息让整个工作组顿时紧张起来。
刘部长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准备汇报材料。“这次汇报关系到后续资源投入,必须万无一失。”他特别强调,“重点展示系统的监控能力和风险防控功能。”
张维安主动请缨负责技术部分的汇报:“我对系统架构最熟悉,能够准确展示各项功能。”
林浩注意到,在准备过程中,张维安特意弱化了数据追溯和日志记录功能的展示比重,反而着重强调系统的“效率优化”和“自动化处理”能力。
“我建议增加一个实际操作演示,”林浩在排练时提出,“展示系统如何发现并预警异常操作流程,这样更直观。”
张维安立即反对:“系统还在调试阶段,现场演示风险太大。万一出现bug,反而会影响领导对系统的信心。”
两人各执一词,最终刘部长采取了折中方案:准备演示视频,不进行实时操作。
汇报当天下午,周启明准时出现在会议室。他身着深色西装,步履沉稳,与每位工作组成员握手时都会短暂注视对方的眼睛。当轮到林浩时,那目光似乎多停留了一瞬。
“听说你是我们新招的审计专员?”周启明语气平和,“年轻人好好干。”
“谢谢周总,我会努力。”林浩保持谦逊,但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话语中的试探。
汇报开始后,张维安流畅地介绍了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优势,重点展示了如何通过算法自动识别98%的异常操作。周启明频频点头,显然对展示内容很满意。
就在汇报即将结束时,周启明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这个系统能否兼容历史数据?特别是那些因为过去系统升级而无法迁移的旧数据?”
张维安立即回答:“由于数据结构和格式差异,大部分历史数据无法直接迁移。但关键审批结果都已经人工录入,不影响后续审计追踪。”
林浩的心沉了下去。他终于明白,那些“丢失”的过程数据不是技术限制,而是人为选择。
“不过,”张维安补充道,“我们设计了一个特殊接口,在必要时可以手动恢复部分重要历史数据。只是这个过程需要高级权限和专业技术支持。”
周启明满意地点头:“很好,既保证了效率,又保留了灵活性。”
会议结束后,周启明在刘部长的陪同下离开。临走前,他特意对张维安说:“维安,技术上的事情你多费心,有什么需要直接跟我办公室联系。”
这句看似平常的嘱咐,在林浩听来却别有深意。
当晚,林浩决定采取行动。他利用新获得的审计权限,悄悄调取了系统后台的访问日志。果然发现张维安在近期多次深夜访问系统内核代码,每次操作都使用了高级权限,且操作记录异常简洁,明显经过人为处理。
更令人警惕的是,林浩发现张维安正在系统底层植入一个隐蔽的数据过滤模块,该模块能够根据特定条件自动“优化”掉某些操作记录,且不会在常规日志中留下痕迹。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优化,而是有意识的系统级篡改。
林浩立即将发现加密保存,并考虑是否向刘部长汇报。但经过深思,他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直接举报缺乏决定性证据,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第二天,林浩改变策略,开始在工作组的日常讨论中有意引入数据安全话题。
“我们在设计系统时,是否考虑了内部人员篡改数据的可能性?”在一次技术讨论会上,林浩看似随意地问道,“特别是那些拥有高级权限的技术人员。”
张维安的表情瞬间僵硬,但很快恢复自然:“系统有多重校验机制,任何权限的操作都会留下记录。”
“但如果有人能够修改记录本身的记录呢?”林浩追问。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刘部长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维安,能否增加一个独立日志系统,专门监控高级权限操作?”
张维安勉强点头:“技术上可行,但需要时间。”
会后,林浩明显感觉到张维安对他的戒备加深。两人之间的无形较量已经从暗处浮到明面。
周五傍晚,当林浩准备离开办公室时,发现自己的电脑出现异常: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次未授权的登录尝试,来源Ip被伪装成内部网络地址。
这不是巧合。
林浩立即检查了自己的工作文件,发现几个关键文档的访问时间异常。有人趁他不在时偷偷查看过他的资料。
他不动声色地加强了电脑的安全设置,并设置了一个隐蔽的监控程序,能够记录所有异常访问行为。
就在他完成这些设置后,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有些水深,小心溺水。”
林浩盯着那条信息,心中凛然。警告来得直接而突然,说明他的调查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决心。回复只有一个字:“知。”
放下手机,林浩走到窗前。夜幕下的城市灯火辉煌,每一盏灯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这个庞大的组织中,光明与阴影永远并存。
作为新晋审计专员,他正站在光与影的交界处。前方的路充满危险,但也充满意义。
喜欢官场暗格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官场暗格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