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车吱呀呀地驶进红星生产队时,天边还剩下一抹晚霞的余晖。听到动静的社员们纷纷从屋里探出头来。
“呀!是爱国和拉拉回来了!”
“拉拉从县里学成回来了!”
“听说考了第一呢!真给咱队里长脸!”
伊爱国故意把车赶得慢了些,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享受着乡亲们投来的羡慕和称赞的目光。伊拉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低着头,但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王秀娟和奶奶早就等在院门口了,一见车子,立刻迎了上来。王秀娟一把将女儿抱下车,上下打量着,眼眶就红了:“瘦了,县里的饭吃不好吧?但精神头更足了!”奶奶则颤巍巍地摸着那张鲜红的奖状,嘴里不住地念佛。
回到家,炕桌上已经摆好了比平时丰盛的饭菜:炒鸡蛋、炖豆角、甚至还有一小碟腊肉。显然是为了庆祝她回来。伊拉吃着久违的家里饭菜,听着母亲和奶奶的嘘寒问暖,感觉无比温暖踏实。
第二天一早,伊拉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卫生所。
李大夫正在捣药,看到她进来,眼睛顿时亮了,放下药杵,笑着打量她:“好!好!回来了!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快跟老头子说说,都学了啥好东西?”
伊拉像献宝一样,拿出结业证书和奖状给李大夫看,然后打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开始叽叽喳喳地讲起来:讲人体结构,讲细菌病毒,讲消毒隔离的新标准,讲各种常见病的更规范诊疗方案,讲注射缝合的要点……
李大夫听得极其认真,不时提问几句,或者陷入沉思。听到某些与他经验相符的新理论时,他会抚掌大笑:“妙啊!原来是这个道理!”听到一些超出他认知的新方法时,他又会蹙眉思索,仔细询问细节。
最后,他长长叹了口气,感慨道:“老了老了,跟不上趟喽。以后啊,还得是你年轻人的天下。拉拉,你学到的这些好东西,得慢慢用起来,让咱屯子里的人也跟着受益。”
“李伯伯,您经验丰富,很多地方我还得跟您学呢。”伊拉真诚地说,“咱们一起,把卫生所弄得更好!”
正说着,卫生所来了病人。是邻队的一个媳妇,抱着个不停哭闹、揉眼睛的小孩。
“李大夫,快给看看,这孩子也不知道咋了,眼睛红得厉害,眼泪汪汪的,还怕光,直闹腾。”
李大夫看了看孩子的眼睛,又号了号脉,沉吟道:“像是肝火上炎,攻于目眦。开点清肝明目的药……”
伊拉在旁边仔细观察,孩子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这症状,和她培训时老师讲过的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很像!而且具有传染性!
她轻轻拉了下李大夫的衣角,小声说:“李伯伯,这像是‘火眼’(红眼病的俗称),会传染的。用药是一方面,还得叮嘱家里注意隔离,毛巾脸盆分开用,勤洗手,不然一大家子都得传染上。”
李大夫一愣,再次仔细查看,点点头:“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光想着开药了!还是你心细,学了新东西就是不一样!”他立刻对那媳妇强调了隔离消毒的重要性,又开了方子。
那媳妇连连道谢,抱着孩子走了。
李大夫看着伊拉,眼神更加不同了:“瞧瞧,这立马就派上用场了!好啊!”
这件事很快又在屯子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伊拉从县里学了真本事回来,看问题更全面,连李大夫都听她的建议呢!
下午,大队书记张建军特意来了卫生所,一是祝贺伊拉学成归来,二是带来了队里的决定:鉴于伊拉同志表现突出,经过系统培训且成绩优异,队委会决定,正式聘请伊拉为红星生产队的“赤脚医生助理”,协助李大夫工作,每年额外补助五十个工分!
虽然只是“助理”,补助的工分也不多,但这意味着伊拉的努力和能力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她不再仅仅是“跟着李大夫学习的丫头”,而是有了一定身份的“卫生员”了!
【学成归来,成功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获得认可,正式获得“赤脚医生助理”身份,社会角色与责任提升。奖励积分+60点!】
【宿主当前积分:2198点!】
伊拉激动地接过了张书记递过来的、盖着生产队红戳的简陋聘书,感觉肩头沉甸甸的。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份责任。
有了新身份,伊拉干劲更足了。她首先着手“改造”卫生所的环境。她向李大夫建议,并且得到了支持:
严格消毒:将所有医疗器械(针具、镊子、剪刀等)的使用后严格煮沸消毒时间延长,并且要求必须用纱布包好再煮,防止再次污染。配置了更高浓度的酒精棉球罐,专门用于皮肤消毒。
分区管理:尽量将诊疗区和药品存放区分开。弄了块旧木板,简单隔了一下。
健康宣传:利用一块旧黑板,开始定期写一些简单的卫生知识,比如:“喝开水,不生病”、“饭前便后要洗手”、“红眼病会传染,毛巾别共用”等等。字迹工整,配上简单的图画,通俗易懂。
规范记录:建立了简单的门诊登记制度,记录病人基本信息、主要症状、处理方法和用药,便于后续跟踪和总结。
这些改变一开始让一些老社员不太习惯,觉得“太讲究”、“麻烦”,但看到伊拉认真坚持的样子,加上李大夫也支持,也就慢慢接受了。尤其是那块小黑板,经常有人围着看,成了屯子里一个小小的知识传播点。
伊拉也开始更独立地处理一些常见小毛病。比如简单的伤口清创包扎、感冒发热的用药指导(在李大夫把关下)、儿童积食的推拿(结合了所学和新看的书)等。她态度耐心,解释清楚,尤其受到妇女和孩子们的欢迎。
李大夫乐得轻松许多,可以更专注于一些复杂的病症和钻研他的药方。他看着伊拉忙前忙后,把卫生所打理得井井有条,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
伊拉感觉自己的生活前所未有的充实。白天在卫生所忙碌,学习实践;晚上回家还要整理病例笔记、研读带回的新教材、照料她的实验田(那些玉米已经长得比她还高了,长势明显优于周边)。
她的积分在稳步增长,技能熟练度也在不断提升。她甚至开始尝试用所学的更系统的知识,去理解和分析李大夫的一些经验药方,思考其中蕴含的医理。
学成归来的伊拉,就像一股清新的泉水,注入了红星生产队的医疗卫生工作之中,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变化。
她这位新“官”,正在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一点点履行着“赤脚医生”的神圣职责。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