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在天亮前彻底停了,空气中弥漫着雨水洗刷过的清新和泥土的潮气。屋檐滴着水,院子里低洼处积着浅浅的水坑,映照着刚刚放亮的天空。
伊拉几乎一夜没睡踏实,天刚蒙蒙亮就爬了起来。她心里还惦记着小石头。
王秀娟也早早起来了,看到女儿眼下的青影,心疼道:“再睡会儿吧,折腾半宿。”
伊拉摇摇头:“娘,我去看看石头弟弟。”
她胡乱吃了口昨晚剩下的饼子,就往外走。王秀娟不放心,也跟了上去。
赵家屋里,小石头已经醒了,虽然还蔫蔫的,没什么精神,但烧退了大半,咳嗽也明显减轻了,不再是那种吓人的急促咳喘。赵家媳妇正用小勺喂他喝米汤,看到伊拉母女进来,立刻放下碗,激动地拉着伊拉的手:“拉拉!多亏了你!石头好多了!夜里睡得安稳,烧也退了!”
伊拉仔细看了看小石头的脸色,又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实不烫了。她松了口气,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婶,还得接着喝那个金银花水,清淡饮食。”伊拉叮嘱道,“今天雨停了,最好还是让李伯伯再看看。”
“哎!哎!一定去!一定去!”赵家媳妇连声答应,看伊拉的眼神简直像看救命恩人。
从赵家出来,王秀娟看着女儿,眼神复杂,有后怕,有骄傲,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感慨。这孩子,不知不觉间,已经能独当一面,甚至能在危急关头救人了。
“走吧,去卫生所,跟李大夫说一声。”王秀娟拉着女儿的手。
公社卫生所刚开门,李大夫正在整理药材。听伊拉和王秀娟讲了昨晚的经过,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详细询问了小石头的症状、伊拉的处理步骤、用了什么药、用量多少、老剃头匠放血的过程等等,问得非常仔细。
伊拉一五一十地回答了,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包括自己当时的判断(觉得是热证)和心里的没底。
李大夫听完,沉吟了片刻,没有立刻评价,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拉拉,你根据什么判断小石头是‘热证’,而不是‘寒证’?肺炎也有风寒闭肺的情况,也会发烧咳嗽。”
伊拉愣了一下,仔细回想昨晚的情形,努力用自己有限的词汇组织语言:“石头弟弟……脸很红,很烫,咳嗽声音重,有痰声,咳得厉害……像是里面有很多火……热的。不像……不像着凉那种怕冷、流清鼻涕的寒。”
李大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观察得很仔细。没错,面红、高热、咳声重浊、痰黄稠(虽然你没看到痰,但根据声音判断),这些都是热象。那你用的金银花、鱼腥草,是起什么作用的?”
“金银花……清热。鱼腥草……清肺热,化痰。”伊拉回答。
“那物理降温和放血呢?”
“降温……直接把热散掉。放血……也是把热邪……泻出去?”伊拉尝试着理解,语气不太确定。
“基本道理是对的。”李大夫肯定了她的思路,“急性热病,尤其是小儿,容易‘热极生风’,就是高烧抽风,所以紧急降温至关重要。你用的温水擦浴和白酒擦脚心,虽然简单,但很有效。放血疗法泻热开窍,对于这种急症,有时能起到关键作用。而你用的草药,虽然药力平和,但方向是对的,起到了辅助清热化痰的作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拉拉,你昨晚的处理,非常及时,也非常正确!甚至可以说,救了他半条命!如果不是你果断降温用药,等不到放血,孩子可能就危险了。”
得到李大夫如此肯定的评价,伊拉的小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王秀娟也听得又惊又喜。
“但是,”李大夫话锋一转,神色更加严肃,“你也要记住,这次是你运气好,判断基本准确,而且有放血疗法及时介入。小儿病情变化快,肺炎更是凶险。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第一要务还是尽快送医,或者像这样赶紧找懂行的人帮忙。绝不能自己硬扛,明白吗?”
伊拉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李伯伯。我当时也害怕,但赵婶求到我,我没办法……”
“我知道。”李大夫语气缓和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医者仁心,见死不救确实难。但你年纪小,经验不足,自保和求助更重要。这次你做得很好,下次要更谨慎。”
教训完,李大夫又笑了起来:“不过经过这次,你这‘小大夫’的名头可就更响喽!连急症都敢处理了!看来我那本《赤脚医生手册》和那些散页,你没白看!”
他想了想,从药柜底下翻出几本更旧更破的书,递给伊拉:“这几本是我早年学医时用的启蒙书,讲基础药性和方剂的,比手册更系统点。你拿回去看,有不懂的来问我。不过记住,只能看,不能轻易试!”
伊拉如获至宝,赶紧接过那几本散发着陈年药香的书,连声道谢。她知道,这是李大夫对她最大的认可和更深的期许。
【成功处理危急病例并获得专业人士高度评价与进一步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度大幅提升。奖励积分+80点!】
【获得更高级别医学学习资料,知识获取渠道拓宽。奖励积分+20点!】
【宿主当前积分:1653点!】
从卫生所出来,阳光已经洒满湿漉漉的街道。伊拉抱着那几本旧书,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王秀娟看着女儿,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担忧。孩子越走越远,能耐越来越大,这到底是好事还是……
“拉拉,”王秀娟忍不住开口,“以后……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咱还是先找大人,别自己往前冲,啊?”
伊拉抬起头,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乖巧地点点头:“嗯,娘,我知道。我会更小心的。”
但她心里知道,有些责任,一旦担起来了,就很难再放下。
经历了这场雨夜急诊的考验,她感觉自己真正触摸到了医学的门槛。
不再是简单的认药、抄方,而是开始了真正的“辨证”思考。
这条路,崎岖而漫长,但她已经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阳光照在她身上,暖洋洋的。
她抱紧了怀里的书,步伐坚定地向前走去。
喜欢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成六岁傻崽后我靠系统带飞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