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袅袅,沁人心脾。
窗外是初冬难得的暖阳,映照着金砖铺就的地面,一片祥和。
皇帝萧景琰难得偷得半日清闲,批阅完几份无关紧要的请安折子后,将朱笔搁在笔山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
近段时间,边关无大战事,各地虽有零星奏报,但总算没有需要他即刻决断的军国大事。
这种久违的平静,反而让他有些不习惯。思绪飘忽间,一个名字突兀地跳入了脑海——铁狼关。
那个由狼崽子变成镇北都督的张三金,那个在陇右搅动风云、如今却安静得有些过分的北疆重镇。
“曹爱卿,”萧景琰仿佛不经意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显得格外清晰,“近日可有铁狼关的奏报?那张三金,又在鼓捣些什么?”
侍立在一旁的兵部尚书心中一凛,皇帝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他连忙躬身,小心措辞:“回陛下,北疆近日确无大事。
张都督……据报仍在整饬军备,安抚流民,并无异常举动。
哦,倒是其麾下商队往来似乎更频繁了些,多为皮货、药材交易。”
萧景琰“嗯”了一声,不置可否,指尖轻轻敲着紫檀木的桌面。
沉默了片刻,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平淡地问道:
“对了,朕记得,前番擢升张三金时,将其子张世信调入御林军历练。
如今,也有些时日了。那小子……在御林军待得如何?可还安分?”
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却让他的神经瞬间绷紧。他深知皇帝对张三金那复杂的观感——既要用其勇悍镇守北疆,又忌惮其势大难制。
而张世信,就是那根牵制张三金最敏感的线。
曹云金脑中飞快运转,他早就通过安插在御林军的眼线,得知了张世信被排挤、打发去养马的情况。此刻,他斟酌着回道:
“启禀陛下,那张世信……年岁尚轻,性子似乎有些木讷寡言,在北疆野惯了,初入御林军,难免……有些不适应。
听闻,与其他同僚交往不多,平日多是沉默。上官念其年幼,且是陛下钦点,便安排了些……清闲差事,让其先熟悉熟悉京中规矩。”
他这话说得极有技巧。“木讷寡言”、“不适应”、“交往不多”、“清闲差事”,字面上无一贬斥,甚至带着几分“照顾”之意,但组合在一起,勾勒出的形象便是一个不合群、难融入、被边缘化的少年。
既回答了皇帝的问题,又 强调了张世信与京城格格的“野性”,以及其在御林军中并无突出表现,甚至有些“不堪大用”的潜台词。
萧景琰听完,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重复了一句:“清闲差事……?”
他端起手边的温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曹云金躬身低头,不敢打扰皇帝的思绪,心中却暗自揣测圣意。
皇帝这是对张世信的现状不满?还是对御林军的安排不满?或者,仅仅是一时兴起随口一问?
过了好一会儿,萧景琰才缓缓放下茶盏,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
“少年人,磨砺磨砺也好。毕竟是张三金的种,盯着点,别出什么乱子就行。”
“是,臣明白。”卢东升连忙应下。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曹云金躬身退出御书房,直到走出很远,才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皇帝看似随意的问询,往往都暗藏深意。他决定立刻去信御林军中的心腹,对那张世信,既要继续“冷着”,也得更加“看紧”才行。
御书房内,萧景琰独自踱到窗前,望着宫墙外湛蓝的天空,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殿宇,落在了遥远的北疆。
“张三金……把你儿子放在朕眼皮子底下,你这头狼,是真放心呢,还是另有所图?你那儿子,是真木讷,还是……在学着藏锋呢?”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这天下太平,可他深知,有些人,有些地方,从来就不会真正“太平”。铁狼关,还有那个在御林军马?里“清闲”着的少年,都像是一颗颗投入静湖的石子,看似微小,却不知会激起怎样的涟漪。
喜欢穿越到古代当农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到古代当农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