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和皇帝的妥协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武威郡王府。
李承乾没有耽搁,次日便换上尘封多年的元帅铠甲,虽已近七旬,甲胄加身,那股沉淀已久的沙场煞气依旧让前来迎接的禁军将领为之屏息。
他没有带太多仪仗,只带了十几名同样白发苍苍却眼神锐利的老家将亲卫,以及一车装满兵书地图和历年边关笔记的箱子,便直奔西线。
他的第一站,并非最前线的溃败之地,而是相对靠后的军事重镇——凉州。
这里,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惊惶不安的地方官员、还有各路拥兵观望的节度使兵马,乱成一锅粥。
李承乾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沸水。
他没有急于安抚,也没有立刻惩处败军之将。
而是直接入驻节度使府,升堂议事。堂下,各路将领心思各异,有的敬畏,有的怀疑,有的甚至带着几分轻蔑,觉得朝廷派来个老头子顶什么用?
老将军没有废话,直接让亲卫展开巨大的陇右舆地图。
他手持一根特制的、包铁的马鞭,鞭梢点在地图上胡人兵锋最盛的几个点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胡骑主力,现屯于渭水北岸,分作三股,呈品字形,互相策应。
其前锋游骑,已越过泾阳,窥探凉州虚实。” 他目光如电,扫过堂下诸将,“尔等可知,胡人为何停下脚步,不再急进?”
众将面面相觑,有人猜测是粮草不继,有人认为是惧怕凉州城高池深。
“错!”李承乾的马鞭重重敲在桌案上,发出沉闷一响,“是因为他们抢够了!吃撑了!正在消化战果,并等待后方部落迁移过来,企图永久占据我渭水以北的肥美草场!”
一针见血!老将军对胡人习性的了解,让在场不少与胡人打过交道的将领暗自心惊。
“所以,现在,就是反击的最佳时机!”李承乾斩钉截铁,“趁其立足未稳,各部联络未密,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若等其站稳脚跟,将部落妇孺迁来,则根深蒂固,再想驱逐,难如登天!”
帅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老将军沟壑纵横却坚毅如铁的面容。
他面前摊开着最新的斥候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胡人退却后的新动向和各路梁军的布防位置。
虽然初战告捷,但局面依旧不容乐观:胡人主力未受根本性重创,各路边军虽表面服从,但协同生疏,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大帅,”一位亲卫老校尉低声禀报,“您要的人,到了。”
帐帘掀开,带着夜晚的寒气,走进两位身着半旧戎装、风尘仆仆的老将。
一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左脸颊有一道明显的刀疤,眼神沉稳如磐石,正是前陇右节度副使,郭崇韬。
另一位稍显清瘦,目光锐利如鹰,手指关节粗大,是曾以善守闻名的朔方镇守使,杜弘徽。
此二人皆因性情刚直、不阿附权贵,在朝堂倾轧中被排挤,已赋闲多年。
见到端坐于主位、须发皆白却威仪不减当年的李承乾,二人眼中瞬间涌起复杂情绪,有激动,有委屈,更有一种沉埋已久的豪情。
他们齐齐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末将郭崇韬(杜弘徽),参见大帅!”
李承乾没有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用那双深邃的老眼仔细打量着他们,仿佛在审视两柄尘封已久的利剑,是否依旧锋利。
“崇韬,弘徽,”老将军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久违的熟稔和一丝感慨,“一别十年,你二人,可还提得动刀,骑得动马?”
郭崇韬猛地抬头,刀疤脸因激动而微微泛红:“大帅!末将虽老,筋骨犹在!每日仍习武不辍,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再为大帅执戟前驱!”
杜弘徽则相对冷静,但语气同样坚定:“大帅,末将这些年,虽不在其位,却未曾一日不研读兵书,勘察山川地势。守城之道,不敢或忘!”
“好!”李承乾重重一拍案几,眼中精光爆射,“要的就是你们这股心气!如今国难当头,西线糜烂,朝廷那些夸夸其谈之辈束手无策!老夫临危受命,需要的是能打仗、敢打仗、会打仗的实干之才,不是溜须拍马的蠹虫!”
他站起身,走到二人面前,亲手将他们扶起:“起来说话。如今这烂摊子,你二人,可愿助老夫一臂之力?”
“愿为大帅效死!万死不辞!”二人异口同声,眼眶已然湿润。知遇之恩,在此危难时刻,更显珍贵。
李承乾也不客套,直接指向地图:
“崇韬!”他点向地图上一处关键河道隘口,“胡人虽退,但其游骑依旧猖獗,我军粮道屡遭袭扰。
此处‘黑风隘’,乃连接凉州与前线的咽喉要道!我予你五千兵马(多为新整编的溃兵和部分凉州兵),限你十日之内,在此处给我立起一座坚不可摧的营寨!
不仅要守住隘口,更要能主动出击,清剿周边胡骑,确保粮道畅通!你可能做到?”
郭崇韬看着地图上那处险要之地,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这正是他擅长的野战筑垒、扼守要冲!他抱拳沉声道:“大帅放心!末将只需三千精兵,十日之内,必在黑风隘立起一根钉子,让胡狗有来无回!若做不到,末将提头来见!”
“我要你的头何用?我要的是粮道安全!”李承乾瞪了他一眼,语气却带着信任,“兵马给你五千,器械粮草优先补给!记住,稳扎稳打,你的任务是钉死那里,不是贪功冒进!”
“末将明白!”
李承乾又看向杜弘徽:“弘徽!你的担子更重!”他手指点向刚刚收复、但城防残破不堪的泾阳城,“此城乃西线门户,虽已收复,但城墙坍塌,民心惶惶。
胡人主力仍在北岸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我命你为泾阳镇守使,总揽城防重建、民政安抚!
我给你一万步卒,并节制城内所有民夫工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让泾阳城重新站起来,成为抵御胡虏南下的铁壁!你可能做到?”
杜弘徽深吸一口气,看着地图上那座饱经蹂躏的城池,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守城,正是他毕生所长!
他躬身道:“大帅!末将需要足够的工匠、木材、石料,尤其是‘糯米灰浆’!只要物资到位,末将敢立军令状!两月之内,必让泾阳城墙复原八成,三月之内,可保此城固若金汤!”
“好!老夫信你!”李承乾重重拍了拍杜弘徽的肩膀,“我会让后方全力保障你的物资需求!但时间紧迫,胡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你必须日夜赶工!”
喜欢穿越到古代当农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到古代当农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