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走回摊位时,脚步比去时轻快了些许,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总是低垂的眼眸里,却闪着一点不易察觉的亮光。
高辉强压下心头的急切,直到忙完手头最后一个顾客,才状似无意地靠近她,低声问:“怎么样?”
林薇正低头整理着装钱的木盒,闻言动作顿了顿,声音依旧很轻,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振奋:“老李……说要五包炖肉粉,三包烧烤料,先试试。”
五包!三包!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是零的突破!是批发渠道的第一块敲门砖!更重要的是,老李肯“试试”,就说明他对调料的品质是认可的!
高辉的心脏猛地跳了几下,一股热流涌向四肢百骸。他用力握了握拳,才没让自己失态。
“价格呢?”他追问。
“按你说的,比零售低两成。”林薇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补充道,“他说……如果客人反应好,以后可以长期要。”
长期!
这两个字像蜜糖,瞬间甜到了高辉心底。他看着林薇,看着她因为紧张和一点点成功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真想用力抱抱她,或者大声夸赞她几句。但他知道,现在的林薇还承受不住这样直白的热情。
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好!太好了!”
有了老李这个开头,接下来的事情似乎顺利了许多。林薇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二天,她又去了市场里那家馄饨摊和另一家卖卤味的摊子。她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怯生生的,而是学会了如何自然地搭话,如何突出自家调料的优势——省事、提味、算下来比他们自己配香料更划算。
她的话依旧不多,但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她身上那种朴实、诚恳的气质,反而比夸夸其谈更容易让人信任。
几天下来,竟然又谈成了两家!虽然每家要的量都不大,都是几包几包地拿,但积少成多,加起来竟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这些都是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订单!
高辉负责的后方“生产”压力骤然增大。以前只需要满足自己摊位的零售,现在还要供应这几个批发客户。每天需要研磨的香料成倍增加,林薇一个人摇动那台手摇粉碎机,常常累得手臂都抬不起来。
高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知道,必须升级设备了。否则,别说扩大生产,就连现有的订单都可能无法保证及时供应。
这天晚上,高辉再次对着账本发愁。批发业务带来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但想要购买一台效率更高的、电动的粉碎机,哪怕是最便宜的二手货,也需要将近一百块!这几乎是他现在全部身家的一半还多。
这又是一道坎。
林薇洗漱完走进来,看到高辉对着油灯紧锁的眉头,默默地把洗脚水端到他面前。
“先泡泡脚吧。”她低声说。
高辉看着盆里冒着热气的温水,心里五味杂陈。他脱下鞋袜,把疲惫不堪的双脚浸入温热的水中,一股暖意顺着脚底蔓延上来,稍稍驱散了心头的寒意。
林薇没有离开,而是在他对面坐下,拿起针线,就着灯光缝补高辉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工作服。她的动作很轻柔,针脚细密而匀称。
“今天……馄饨摊的王姐说,”她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用了我们的调料,这两天汤底味道好了不少,吃馄饨的人都多了。”
高辉抬起头,看向她。
灯光下,她的侧脸显得很柔和,专注缝补的样子,带着一种安宁的力量。
“她还问,”林薇继续说着,手下不停,“能不能以后每三天给她送一次货,量可以再加点。”
高辉的心,随着她的话语,一点点安定下来。
是啊,困难一直都在。但希望,也在一点点滋生,像石缝里顽强钻出的小草。
他看着林薇,看着她那双因为长期劳作而有些粗糙、却无比灵巧的手,看着她低垂的、映着灯光的睫毛,一个念头忽然清晰地冒了出来——
设备要买!必须买!
这不是冲动,而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批发渠道已经打开,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投入,是为了将来更快地回报。否则,只会被眼前的产量瓶颈困死,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
他不能因为惧怕风险,就永远停留在原地。前世就是因为畏首畏尾,只想投机取巧,才落得那般下场。这一世,他必须敢闯敢拼!
他猛地从洗脚盆里抬起脚,也顾不上擦干,胡乱套上鞋子,走到桌边,重新拿起账本和笔。
“买!”他斩钉截铁地说,像是在对林薇说,更像是在对自己下决心,“明天我就去旧货市场看看!钱不够,我去借!这电动粉碎机,必须买!”
林薇被他突然的动作和话语惊得抬起头,针尖险些扎到手指。她看着高辉眼中那熟悉的、破釜沉舟般的火焰,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低下头,继续手里的针线活。
只是那穿针引线的动作,比刚才更加沉稳,更加坚定。
她知道,他又要开始一场新的拼搏。
而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旁观者,也不再仅仅是支持者。
她是参与者,是同行者。
她缝补的,不仅仅是衣服的破洞,或许,也是他们这个家,曾经破碎的轨迹。
油灯的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交织在一起,随着火焰轻轻摇曳。
窗外,夜风拂过石榴树的枝叶,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应和着屋内这无声的誓言。
微澜已起,涟漪正一圈圈扩散。
而他们,正驾着一叶扁舟,奋力划向那波澜壮阔的未知海域。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赎的光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