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了刘兰等人后,军事会议的气氛虽然顺畅了不少。
张远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领:今日会议,实则有三个议题。先说第一个——关于开辟凉州根据地的设想。
他起身走到挂着地图的木板前,指尖重重地点在凉州的位置:凉州那边,汉羌百姓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北宫伯玉、李文侯已经领着人反了,连汉人边章、韩遂都卷了进去。说到底,这都是朝廷的苛政逼出来的反抗!
张远顿了顿,语气陡然加重:总有人说羌人是异族,是蛮夷,这话大错特错!
咱们划分敌我,要看战争的根由——是侵略与反侵略,还是压迫与反压迫!
若是羌人无故劫掠引发的战乱,咱们自然要反对;
可他们是被官府屠戮、掠夺,走投无路才反,这就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战争!
咱们不仅该支援,更该联合他们,一起反抗这腐朽的暴政!
他指向北方:不止羌人,北面的乌桓、鲜卑、匈奴也一样!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得辩证着看——警惕异族侵略是对的,但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见了异族就喊打喊杀!
咱们人民军的民族政策,得是尊重、平等,促进交流融合,要有大民族的眼界和胸怀!
当然,真要是异族侵略,那必须狠狠打回去,绝不含糊!
说完,他光再次扫过众人:支援凉州,开辟新的根据地,大家有意见吗?
没意见!李大目第一个拍案而起,虎目圆睁,只要是反朝廷的,管他是汉人还是羌人,都该帮一把!
孙轻也缓缓点头,语气沉稳:多一处根据地,就多一分力量,我赞同。
张远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角落里的谷雨身上:那我提议,由谷雨带队去凉州。
谷雨早已心里有数,他站起身,身姿挺拔,抱拳道:请先生放心,学生定不辱使命!
其他将领也无异议,谷雨能文能武,行事又踏实可靠,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二个议题,关于亲卫队。张远话锋一转,我想给它改个名,叫警卫队。
警卫队职责不只是护着我一个人,所有主要领导者的安全都归他们管。
这支部队,由我亲自抓训练、抓思想、抓领导。
等将来局势稳定了,典韦再接手具体的事务。眼下北面战事在即,谷雨又要远赴凉州,实在抽不开其他得力的将领。
刘兰率先表态:我赞同。警卫队这个名字好,既护着大家,又不用急着调走典韦,考虑得很周全。
令狐娇、陈文、典韦也纷纷附和,其他人见状,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孙轻这时开口了,他有些顾虑地看了看张远:谷雨这一走,我紫云军这边的担子就更重了,得补个人手。
你自己从队伍里提拔就是,不用请示我。张远摆摆手,显得很信任他。
我想提拔彭虎。孙轻说道。
张远想起那个总是嗷嗷叫、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忍不住笑了:那小子脾气火暴,你可得看好了,别让他闯祸。
战场上就缺他这股一往无前的冲劲!孙轻笑了笑。
张远笑着点头应下,然后正色道:好了,第三个议题——至于报复井陉的汉军,我觉得得换个法子。
真要是派重兵围攻,把朝廷的注意力全引到咱们这里来,反倒会打乱咱们北上和西进的大计。
咱们的目的是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不敢再轻易招惹我们,点到为止即可。
众人闻言,都冷静了下来,仔细一想,觉得张远说得很有道理。李大目急道:那咋教训?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当然不能算了。张远嘴角勾笑,不围不攻,咱们就断他们的粮道、水源,骚扰他们的补给线,逼得他们不得不派人来跟咱们赔礼道歉,把之前抢咱们百姓的东西加倍还回来。
这样既能让他们疼,又不至于把事情闹得太大,影响咱们的整体部署。
将领们低声商议了几句,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去。张远叫住正要离开的典韦:我发现个好苗子,你多带带他。
典韦瓮声瓮气地问,他对培养后辈很感兴趣。
凌豹,过几日他会去找你报到。张远说道,那小子看着闷葫芦一个,但打起仗来很有章法,是块可塑之才。
典韦爽快地应下。
随后,张远单独把谷雨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关上房门,从如何在凉州扎根、如何团结当地百姓,到如何区分对待不同的羌汉部落、如何利用地形与敌军周旋,都细细叮嘱了一遍。
最后,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字的木牌,郑重地交给了谷雨:这是跟贾诩联络的信物。
此人智计深沉,你可以多听他的建议,但要时刻记着,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你到了那边,多观察他对百姓的态度,若他真是体恤民生、心怀天下,或许还有拉拢的可能;
若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势算计,那你就跟他当个互相利用的盟友,千万别被他卖了还帮着数钱。
谷雨郑重地接过木牌,紧紧握在手里,躬身道:请先生放心,学生省得!
几日后,谷雨带着精心挑选出的三十名弟兄准备出发。
张远亲自送到山口,他跟每一位队员都用力握了握手,语重心长地说:到了凉州,记住三句话:多听、多看、多做。
记着,咱们是去帮百姓的,不是去杀戮的——打仗,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好好活下去。
队员们齐声应道:记下了!声音洪亮,充满了决心。
谷雨最后向张远深深抱了抱拳,眼中满是坚毅:先生保重,等我们的好消息!
张远望着他们翻过山岭、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的身影,心里清楚,这一步踏出去,人民军的版图将不再局限于太行山这一隅之地。
而那片遥远、苍凉却又充满希望的凉州大地,也终将因这群来自东方的、怀揣着理想的身影,掀起新的、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波澜。
然而,时间到了中平三年年底。
正当北面乌桓部落对朝廷积怨爆发,已公开声讨的消息传来,众人都以为北方战事将起时,凉州方向却突然传来了噩耗——
谷雨带着的三十多个弟兄,还没踏入凉州地界,就在途中遭遇伏击,尽数遇难,唯余谷雨一人侥幸存活。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