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风号”在浩瀚的海洋上航行了十数日。朱高燧从一开始的震撼与新奇,逐渐适应了这种高速而稳定的航行。他大部分时间待在船长室研究海图、思考抵达倭国后的行动方案,偶尔也会到甲板上巡视,与陈默及几位军官交谈,愈发深入地了解这支由他四弟一手打造的新式海军。
他注意到,船上实行着极其严格的作息和训练制度。每日天未亮,官兵们便已起床,在狭窄的甲板上进行体能训练——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利用桅杆横桁),动作标准,汗如雨下。早餐后,便是各种专业技能训练:帆缆操作、火炮模拟射击、火铳维护保养、格斗技巧、甚至还有简单的倭语口令学习。下午则是战术推演和班组协同演练。晚上,还有文化课,教授简单的算术、地理以及忠诚教育。
这种高强度的、几乎填满每一天的训练,让朱高燧叹为观止。他从未见过哪支军队如此重视日常训练,而且训练内容如此系统、科学。他手下的卫队,能保持三日一操练已算精锐,而这里的士兵,仿佛无时无刻不在为战争做准备。他们的眼神,也因此愈发锐利,行动愈发默契。
朱瞻基(朱小七)在这些日子里,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他被允许在监督下参与部分非核心的训练。起初,他连最基本的日常训练标准都做不到,体能也远远跟不上那些常年锻炼的士兵,几次高强度训练下来,累得几乎瘫倒在地,晚上吃饭时手都在发抖,他真正的意识到了他之前在天他所接受到的训练原来只是普通部队的训练,和四叔这一支部队的差距,简直不要差的太多了,这一支会不会就是士兵们传的呼其神的党卫军呢。
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被激发了出来。他没有叫苦,更没有摆皇孙的架子,而是咬着牙,一遍遍地练习。站不稳,就偷偷靠墙练;力量不够,就趁着没人时加练俯卧撑;火铳拆卸组装不熟练,就缠着教官一遍遍请教。他的努力和坚持,渐渐赢得了周围官兵们的尊重。虽然大家依旧严格看管他,但眼神中的疏离感少了许多,偶尔还会在他累瘫时,递上一碗水,或指点他一两个小技巧。
朱高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颇为复杂。他既欣慰于侄儿的成长,又担心他吃太多苦,更忧虑他身份暴露的风险。他几次想开口让陈默放宽对朱瞻基的要求,但看到那小子眼中日益坚定的光芒,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或许,这才是对这块璞玉最好的打磨。
这一日,海上起了风浪。乌云低垂,狂风卷集着巨浪,不断拍打着“逐风号”的船舷。舰船在波峰浪谷间剧烈颠簸,即便是“逐风号”这样优秀的船舶,也难免摇晃得厉害。
大部分非必要岗位的人员都已撤回舱室。朱高燧站在船长室内,透过玻璃窗(朱高晟引入的平板玻璃技术小范围应用)看着外面如同沸腾般的墨色大海,眉头紧锁。他虽然不晕船,但如此恶劣的海况,依旧让他心生警惕。
“殿下,风浪太大,是否降帆减速?”陈默大声请示,风声浪声几乎掩盖了他的声音。
“安全第一,按你的判断处理!”朱高燧果断下令。
就在这时,一名水兵踉跄着冲进来,脸色发白:“报……报告!固定备用帆索的缆桩被巨浪打松,一捆备用帆索滑落,卡在了左舷舵机附近!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影响舵效,甚至缠绕螺旋桨(注:此应为明轮的推进方式,此处为艺术加工)!”
舵机失灵,在如此风浪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我去!”一个声音响起。朱高燧和陈默回头,只见朱瞻基不知何时来到了门口,他脸色也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个子小,灵活,我去把缆绳弄出来!”
“胡闹!你给我回去!”朱高燧厉声喝道。这太危险了!甲板湿滑,巨浪随时可能将人卷下海!
“三叔!陈大哥!我能行!我在天津卫看过水手处理类似情况!”朱瞻基急道,“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现在不是讲究身份的时候!”他说着,不等朱高燧再反对,抓起旁边架子上一捆备用绳索,熟练地在自己腰间打了个水手结,另一头塞到旁边一名愣住的特遣队员手中,“兄弟,帮我看着点!”然后,头也不回地冲出了船长室,消失在风雨中。
“你……”朱高燧又惊又怒,想要阻止已来不及。
陈默反应极快,立刻下令:“第二小组,跟上!保护朱小七!务必确保安全!”
几名特遣队员立刻抓起绳索和安全带,跟着冲了出去。
朱高燧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左舷方向。透过模糊的风雨,他看到那个瘦小的身影,在剧烈摇晃的甲板上艰难地匍匐前进,巨浪不时将他淹没,但他腰间的绳索绷紧,总能将他再次拉回。他艰难地爬到那捆卡住的帆索旁,试图用匕首割断或者将其推开……
时间仿佛过得极其缓慢。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朱高燧的手心满是冷汗,他甚至开始后悔同意带上这个胆大包天的侄儿。
终于,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后,那捆帆索被成功推入了海中。朱瞻基在特遣队员的协助下,安全地爬回了相对安全的区域。
当他浑身湿透、像只落汤鸡一样、脸上却带着完成任务后的兴奋与自豪走回船长室时,朱高燧看着他,久久没有说话。眼前的少年,脸上沾着油污和海水,嘴唇冻得发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充满了历经艰险后的成长与自信。
“混账东西!”朱高燧最终只是骂了一句,但语气中却少了怒气,多了几分复杂难言的情绪。他脱下自己的披风,扔到朱瞻基头上,“赶紧滚去换衣服!要是着了风寒,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朱瞻基嘿嘿一笑,裹紧带着三叔体温的披风,在特遣队员的护送下,快步离开了。
陈默看着朱瞻基离开的背影,对朱高燧低声道:“殿下,太孙殿下……有胆色,有担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朱高燧望着窗外渐渐平息的风浪,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最终,嘴角却难以察觉地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或许,朱家的血脉里,真的都流淌着不安分的、渴望在风浪中搏击的基因吧。
经历了近二十天的航行,期间躲过了一次不大的海上风暴和几次疑似海盗船只的窥探,“逐风号”终于抵达了倭国九州岛西部的海域。根据海图和导航员的测算,距离目的地壹岐岛已经不远。
越是接近战区,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便越发浓郁。陈默下令全员进入战斗准备状态。了望哨增加了一倍,火炮褪去炮衣,火药兵检查弹药,特遣队员轮流休息,保持最佳状态。舰船也尽量利用岛屿和夜色掩护,减少被发现的可能。
朱高燧站在海图前,眉头紧锁。朱瞻基则安静地待在一旁,经过海上历险后,他似乎沉稳了不少,只是眼神中依旧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一切的好奇与紧张。
“殿下,前方发现船只!数量三,船型似倭寇关船!”了望哨突然传来警报。
所有人瞬间绷紧了神经。朱高燧快步走上舰桥,举起千里镜(单筒望远镜)望去。只见远处海平面上,果然出现了三个小黑点,正朝着他们的方向驶来。船只样式确是倭国常见的关船,但桅杆上悬挂的旗帜却并非任何已知的大名徽记,而是绘着狰狞的骷髅和交叉刀剑——这是活跃在这一带海域、亦盗亦倭的武装船队标志!
“准备战斗!”陈默的声音冷静而果断,“左满舵,抢占上风位!火炮甲板准备!特遣队甲板集结,准备接舷战!”
命令被迅速而无声地执行下去。水手们奋力操舵转帆,炮手们掀开炮闩,填入定装弹药,火铳兵们检查枪械,装上铳刺。整个过程快而不乱,显示出极高的训练素养。
朱高燧手握佩刀,心中既紧张又有一丝期待。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证这支新式海军在实战中的表现。朱瞻基也被要求待在相对安全的舰桥后方,他紧紧攥着拳头,小脸因为兴奋和紧张而微微发红。
那三艘倭寇关船显然也发现了“逐风号”这艘造型奇特、速度飞快的“肥羊”,呈扇形包抄过来,船上的倭寇挥舞着武士刀和长枪,发出怪异的嚎叫。
“距离八百步!”
“六百步!”
“进入有效射程!”
陈默目光冰冷,死死盯着逼近的敌船,计算着最佳射击时机。
“右舷,一号、二号炮位,目标敌首船水线,开火!”
随着他一声令下,“轰!轰!”两声沉闷而巨大的炮声响起!舰身微微一震。朱高燧透过千里镜清晰地看到,两道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射向敌船!紧接着,敌首船靠近水线的位置猛地爆开两团火光和木屑!虽然没有立刻沉没,但船速明显慢了下来,船体开始倾斜,上面的倭寇一阵大乱!
“命中!”
“左舷,三号、四号炮位,目标敌左翼船帆索,开火!”
“轰!轰!”又是两声炮响,敌左翼船的主桅杆被打断,船帆如同断线的风筝般耷拉下来,瞬间失去了大部分动力!
精准!高效!冷酷!
这完全不是朱高燧印象中明军水师那种靠近了再用弓弩火箭、拍杆接舷的战法!这是在数百步外,就用绝对的火力进行毁灭性打击!
剩下的那艘敌船显然被这恐怖的远程火力吓破了胆,慌忙转向试图逃离。
“想跑?追上去!火铳兵准备自由射击!”陈默下令。
“逐风号”凭借其优越的速度和机动性,轻易地追上了那艘企图逃跑的关船。当两船距离拉近到不足百步时,甲板上的特遣队员们举起了手中的“晟王式”火铳。
“瞄准……放!”
一阵比火炮声清脆密集得多的爆鸣声响起!白色的硝烟弥漫开来。朱高燧看到,对面关船甲板上的倭寇,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瞬间倒下去一片!惨叫声此起彼伏。这种线膛火铳的精度和射速,再次给了他巨大的震撼。
残余的倭寇试图用弓箭还击,但稀稀拉拉的箭矢要么落在海里,要么钉在“逐风号”坚固的船舷上,造不成任何威胁。而特遣队员们的第二轮齐射又到了……
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三艘来袭的倭寇关船,一艘重创濒沉,一艘瘫痪,仅剩一艘带伤狼狈逃窜。“逐风号”自身则毫发无损,仅有几名水兵在操作中被木屑轻微划伤。
朱高燧看着海面上漂浮的木板、尸体和挣扎的落水倭寇,久久无言。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技术和组织度带来的碾压性优势。四弟弄出来的这些东西,确实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朱瞻基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面战争和直接看见海战,他抓着栏杆,看着那些沉着冷静、如同死神般收割敌人的特遣队员,眼中充满了无限的崇拜和向往。“太……太厉害了!四叔的兵太厉害了!”
陈默命令船只保持警惕,快速离开交战区域,避免被更多敌人缠上。他走到朱高燧身边,汇报道:“殿下,小规模接触,已击退。看来倭国周边海域,确实不太平。”
朱高燧点了点头,面色凝重:“看来,二哥在这边的压力不小。我们得尽快找到他。”
经此一战,朱高燧对完成任务的信心增添了不少,但同时,对倭国局势的复杂性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而朱瞻基,则在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实战”洗礼后,眼神变得更加坚定,那颗渴望建功立业、证明自我的心,也愈发炽热。他们距离汉王朱高煦所在的壹岐岛,越来越近了。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