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吧,兄弟!》项目的前期蓝图在杜仲基的主持下已勾勒清晰,七人mc阵容的构想也已明确。但要将这幅宏大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作为后盾。这一次,杜仲基不再是那个揣着简陋方案四处碰壁的新人,他手握《哈哈哈》现象级成功的金字招牌,以及一份极具颠覆性的超级项目策划书,主动权的天平,已悄然倾斜。
谈判地点定在星耀卫视总部大楼最顶层的战略会议室。巨大的环形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全景,室内气氛庄重。星耀卫视方面显示出极高的重视度,出席者包括主管内容的副台长、节目中心主任、采购部主任、广告部主任等核心决策层,阵容堪称豪华。杜仲基这边,则只有他本人、何灵以及一位资深法务顾问,阵容精简,却气场沉稳。
会议伊始,副台长笑容可掬,开场便对杜仲基和《哈哈哈》的成功表达了高度赞誉,言语间充满了对这次合作的期待。“杜导年轻有为,何老师眼光独到,《狂奔吧,兄弟!》的构想我们内部讨论过,非常前瞻,极具爆款潜质。”他示意助手将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件推到杜仲基面前,“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和支持,台里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破格给予这个项目 S级战略合作 的顶级待遇。这是我们的初步合同草案,请杜导过目。”
“S级”三个字,在业内代表着最高规格的资源倾斜和预算支持。杜仲基面色平静地翻开合同。条款确实优厚:单集制作预算远超行业标准,平台承诺给予黄金时段播映和全渠道的宣发资源铺底,采购价格也极具吸引力。若在一年前,这几乎是杜仲基梦寐以求的条件。
然而,杜仲基的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关乎创作核心的条款时,心中的警报悄然拉响。草案中明确写道:
* 节目最终剪辑版本须经平台审核委员会批准后方可播出。
* 常驻嘉宾(mc)人选需报平台审批,平台保留一票否决权。
* 节目模式重大调整需提前报备并获得平台书面同意。
* 广告植入方案及衍生开发由平台主导。
这些条款,看似是平台为确保投入产出比而设置的常规风控,实则是一道道紧箍咒,将节目的灵魂——创作自主权——牢牢攥在了平台手中。这意味着,杜仲基设想的那种充满即兴发挥、真实反应、甚至可能“失控”的精彩,很可能在审核环节被修剪得“安全”而“规整”。
何灵坐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杜仲基细微的表情变化,她适时地接过话头,以联合制作人和卫视内部人的身份,既肯定了台里的支持力度,也委婉地提出了顾虑:“台里的支持力度我们深受感动,S级待遇也体现了最大的诚意。不过,《狂奔吧》这个项目的核心魅力,恰恰在于其不可预知的‘真实化学反应’和导演团队的临场把控。如果流程卡得太死,可能会影响最终效果的呈现。”
杜仲基合上合同,没有立刻反驳对方的条件,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更深处。他目光沉稳地看向副台长,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感谢台里的厚爱。S级的资源,正是我们实现这个宏大构想所必需的,我们非常需要。但我想强调的是,《狂奔吧,兄弟!》的成功,其赌注并不完全在预算和时段上,而在于能否彻底释放创作团队的想象力与执行力。”
他顿了顿,继续清晰地说道:“传统的‘平台主导、制作执行’模式,可能无法最大化这个项目的潜力。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深度的绑定与合作——一种基于绝对信任的共创模式。平台提供舞台和资源保障,而将内容创作的核心主导权,包括剪辑权、嘉宾选择权、模式微调权,交还给最了解节目基因的制作团队。”
这番话,委婉却坚定地指出了现有合同草案的核心矛盾。杜仲基不是在乞求,而是在提出一种新的合作范式。他将自己定位为平等的“共创者”,而非简单的“执行方”。
采购部主任微微皱眉,试图强调平台的风险管控需求。广告部主任则更关心商业回报的确定性。
会议室内的气氛从最初的热情洋溢,逐渐变得有些微妙和凝重。星耀卫视展现了他们的最大诚意——S级合同,但杜仲基的目标,显然不止于优厚的经济条款,他想要的是那个能让他毫无羁绊、放手一搏的创作主权。
这份沉甸甸的S级合同,像一枚裹着糖衣的试探气球。它彰显了平台的实力和意愿,也清晰地划出了他们试图控制的边界。杜仲基深知,接下这份合同,意味着巨大的资源和曝光,但也可能意味着《狂奔吧》将变成另一档“安全”的星耀式综艺。而拒绝其中的关键条款,则可能让合作陷入僵局。
一场关于“权”与“钱”的更深层次的博弈,已然摆上了桌面。杜仲基将如何应对?他是否会为了创作自由,甘愿冒与顶级平台合作破裂的风险?这一切,都指向了接下来那场更为激烈的、关于“绝对主导权”的正面交锋。
喜欢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