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的钝痛如同潮水般,在清晨六点准时将杜仲基拍醒。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刺入他干涩的眼球。他躺在宽敞却陌生的酒店大床上,花了足足十秒钟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在何处——金画眉奖庆功宴的夜晚,不醉不归的誓言犹在耳边,而此刻,狂欢的余温已被现实的冰冷彻底取代。
他挣扎着坐起身,太阳穴突突直跳,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床头柜上,那座金画眉奖杯在晨曦微光中静默伫立,提醒着他昨夜的辉煌。然而,杜仲基的目光仅仅在奖杯上停留了一瞬,便移开了。他掀开被子,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径直走向浴室。
冰冷的水流冲刷着脸庞和头发,试图洗去残存的酒精和疲惫。镜子里的人,眼眶深陷,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在冷水的刺激下,迅速恢复了惯有的锐利和清明。成功与荣誉,如同昨夜的美酒,令人沉醉,但醒来后,真正的道路仍在脚下。
一小时后,杜仲基已经出现在“仲基制作”那栋二层小楼的办公室里。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休闲服,手边是一杯浓度加倍的黑咖啡,苦涩的液体滚过喉咙,带来一种近乎自虐的清醒。昨夜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和他翻阅文件的沙沙声。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调出《狂奔吧,兄弟!》的完整项目进度表。密密麻麻的甘特图瞬间铺满了整个屏幕,上面标注着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负责人。前期调研、模式细化、成员遴选、场地勘景、大型道具设计制作、招商启动、宣传方案预埋……每一项后面,都跟着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截止日期。
庆功宴的香槟气泡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山压力带来的窒息感。《狂奔吧,兄弟!》的规模、复杂度和投入,远超《哈哈哈哈哈》数个量级。这不再是小成本的“真实实验”,而是一场需要精密策划、巨额资金和顶级团队协作的“大型战役”。
八点整,核心团队成员被杜仲基一封简洁的邮件召到了会议室。不少人脸上还带着宿醉的疲惫,但当他们看到杜仲基已经神采奕奕地站在白板前,眼神锐利如常时,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庆功结束。”杜仲基的开场白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了主题,他用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敲了敲《奔跑吧,兄弟!》的LoGo,“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全部精力,必须投入到这场硬仗中。”
他没有给众人回味成功的时间,直接开始部署任务:
“策划组,本周内我要看到第一季十二期节目的详细主题和核心游戏环节草案,要求兼具创新性、地域特色和可操作性。”
“艺人统筹,启动‘兄弟团’成员的最后遴选和接触工作,名单和评估报告周五放我桌上。”
“技术组,大型道具和特殊拍摄设备的采购与定制方案,预算明细,明天下午开会讨论。”
“外联组,开始与第一批意向城市的政府部门和景区进行前期沟通,为实地勘景和录制许可做准备。”
指令清晰,目标明确,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没有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被杜仲基身上那种迅速切换频道、投入新战场的强大气场感染和带动。昨日的荣耀被迅速封存,转化为向前冲刺的动力。
陈贺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边记笔记一边小声嘀咕:“杜导这是铁打的吗……我头现在还疼呢……”但嘀咕完,他还是立刻振作精神,投入到关于“兄弟团”人选的热烈讨论中。
邓潮看着白板上逐渐被填满的复杂流程图,神色凝重而专注,他提出了几个关于游戏安全性和成员能力匹配的专业问题。陆晗则默默记录着需要提前进行的体能和技能培训计划。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杜仲基宣布散会时,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会议室。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燃烧着迎接新挑战的兴奋火焰。
杜仲基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他站在二楼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园区里逐渐增多的人流。那座金画眉奖杯被他放在了书架的角落,不再是最显眼的位置。它的意义,在于证明过去道路的正确,而未来的道路,需要他用更多的汗水和智慧去开拓。
宿醉已然彻底清醒,成功的喜悦被谨慎的谋划和巨大的压力取代。杜仲基知道,属于《哈哈哈哈哈》的时代已经圆满落幕,而一个更加残酷、也更加精彩的竞技场——《狂奔吧,兄弟!》的帷幕,正由他亲手,缓缓拉开。
喜欢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