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的书房里,灯火依旧。
他刚刚处理完一批从北方传回来的家族事务,正准备休息,苏秦就拿着一封信,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家主,开封王皓的加急密信。”
王贞接过信,拆开一看,眉头先是微微一蹙,随即又舒展开来。
信上,王皓详细地报告了郭荣登基后,将他调任司农寺卿的事情,以及他对新皇此举背后用意的分析。
“这个郭荣倒真有几分帝王心术。”苏秦在一旁,也看完了信,感慨道,“他这是既要用我们王家,又要防着我们王家啊。”
“意料之中。”王贞将信纸放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自古君臣之间,本就是一场博弈。郭荣能有这份警惕心是好事。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容易被冲昏头脑的君主,大周的江山,在他手里会更稳固。”
“那王皓那边……”苏秦有些担忧,“他被调去司农寺,远离了中枢,会不会影响我们对北方政局的掌控?”
“无妨。”王贞摆了摆手,“棋子,在关键的时候落下,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王皓在郭荣还是晋王的时候,帮他解决了赈灾和军饷两大难题,已经为我王家,在北方的军队和民间,赢得了足够的好感和声望。现在,他退居二线,反而更安全。”
“家主说的是。”苏秦点了点头,他也明白了王贞的意思。
王家在北方的布局,从来就不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的权位。他们要的是影响力,是话语权,是当天下有变时,那份能左右时局的力量。
“而且,王皓这步棋,退得正是时候。”王贞的目光,落在了信的后半部分,“你想想他之前提的那个建议。”
苏秦脑海中闪过上一封信的内容,是王皓关于用“推恩令”之法,来削弱李重进等宗室藩镇势力的建议。
“好一个推恩令!”苏秦记得当时自己看完,抚掌赞叹,“那计甚妙!以爵位田产为诱饵,让他们自己内斗,自相削弱。兵不血刃,就能解决心腹大患!
王皓确实是个奇才!几年历练下来,不仅精通算学经济,连这等阳谋权术,也运用得如此纯熟!”
“是啊。”王贞也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他虽然身在局外,但对局势的判断,却比局内人还要精准。之前我还有些犹豫,现在来看,这个建议我们必须想办法,让郭荣采纳。”
“家主的意思是?”
“你亲自去一趟开封。”王贞吩咐道,“不用直接见郭荣,去见宰相范质。把这个推恩令的法子,当成是你自己的主意,说给他听。范质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家主。”苏秦领命。
“还有一件事。”王贞叫住了他,“王皓被调离中枢,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苏秦心中一动:“家主是想……?”
“我王家,自南渡以来,根基便一直在江南。”王贞走到墙边那副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在地图上游走,“扬州虽好,但地处江海之交,无险可守。一旦天下有变,这里便是四战之地。”
“我们必须为家族,寻找几处更安全的退路。”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下了几个位置。
“洛阳,十三朝古都,地处中原腹地,四面环山,有崤函之固。太原,北门锁钥,东有太行,西有吕梁,易守难攻。”
“这些地方,虽然现在因为战乱,有些残破。但它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在未来,必然会重新成为战略要地。”
“我决定,从家族的旁支子弟中,挑选几支精干的队伍,让他们带着资金和技术,分别迁往洛阳和太原。”
“他们不用去当官,也不用去争什么名声。他们要做的就是在那里,扎下根来。买田地,开商铺,建工坊,修坞堡。把王家的势力牢牢地钉在那里。”
“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商贾富户。可一旦有事,他们就是我王家在中原和北方,最坚固的据点和避难所。”
“家主深谋远虑,苏秦佩服。”苏秦由衷地说道。
“乱世之中,求存为上。”王贞叹了口气,“我只是在履行作为王家家主的职责而已,去吧,这两件事,都要尽快办好。”
“是。”苏秦躬身退下。
书房里,又只剩下了王贞一人。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了一份关于科学院的最新报告。
报告上说,在郑大那些倭国学徒的“帮助”下,第一台蒸汽机的原型机,已经初步组装完成。虽然它还很粗糙很笨重,效率也低得可怜,但它确实能动了。
看着那张附在报告后面的,由罗易亲手绘制的蒸汽机结构图,王贞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与家族的百年大计相比,与这个能改变世界的神物相比,北方朝堂上的那点权谋争斗,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知道,王家真正的未来在这些轰隆作响的机器里,朝堂或许会涉及,但绝对不是主要的方面!
喜欢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