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光门的瞬间,并非想象中的空间穿梭感,更像是一滴墨水坠入清水,在短暂的晕眩与规则层面的轻微撕扯后,一切骤然平息。
脚下传来了坚实而湿润的触感。
幸存者们,连同残存的星火舰队成员,出现在一片陌生的天空下。
首先涌入感官的,是浓郁到化不开的生命气息。空气湿润而清新,带着某种不知名植物的清甜和雨后泥土的芬芳,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洗涤被规则乱流灼伤的肺腑。
天空呈现出一种柔和的、黎明前的淡紫色,没有熟悉的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三颗大小不一、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星体,呈三角状悬挂在天幕上,将大地笼罩在一片静谧而奇异的微光中。远方,巨大的、形态如同螺旋藤蔓般的植物轮廓刺破地平线,静谧地伸向天空。
他们站在一片广袤的草地上,草叶是一种近乎透明的幽蓝色,随着微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如同流淌的星河。不远处,是一片稀疏的树林,树木的枝干是银灰色的,叶片却如同燃烧的火焰,呈现出橙红与金黄的交织。
这里没有归档大厅的冰冷死寂,也没有规则乱流的狂暴无序。一切显得如此宁静、和谐,充满了蓬勃的、未经雕琢的原始生命力。
“我们……成功了?”陈锋有些难以置信地低语,他单膝跪地,手掌深深插入那泛着蓝光的草丛,感受着泥土的湿润和草叶的柔韧,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而来。
“能量读数稳定,大气成分适宜,重力环境与母星接近度高达95%……这简直……”埃兹拉指挥官看着手腕上简易环境探测仪反馈的数据,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源于绝境逢生的激动。
凌霜环顾四周,冰冷的眸子深处也掠过一丝震撼。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个世界温和的规则脉络,它就像一张全新的、空白的画布,等待着书写。
苏婉瘫坐在地上,脸色依旧苍白,脑海中那关于“最终回收”的碎片信息与眼前这片祥和景象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让她无法完全放松。她下意识地看向林砚最后消散的位置,那里空空如也,只有这个新世界陌生的微风。
星袍长者的虚影比之前凝实了一丝,他感受着周围的环境,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舒缓:“纯粹的、未被‘管理者’标记的规则……这就是先驱者们预言的,‘可能性’的沃土。”
短暂的沉默后,不知是谁先发出了第一声哽咽,随后,压抑已久的欢呼与哭泣声在幸存者中间爆发开来。他们相拥,他们跪地感谢,他们用尽一切方式宣泄着从地狱生还的狂喜。
希望,如同野火般在每个人心中点燃。
在埃兹拉指挥官和凌霜的组织下,幸存者们很快行动起来。他们利用舰队残骸中抢救出的部分设备和这个世界的原始材料,在一条清澈见底、流淌着银色液般河水的小溪旁,建立了一个简易的临时营地。
篝火燃起,跳动的火焰驱散了心头的最后一丝寒意,也映照着每一张疲惫却充满希望的脸。人们分享着简单的食物(由这个世界可食用的奇异果实和根茎制成),讨论着未来的规划——建造房屋,勘探资源,了解这个世界的生物圈,甚至开始憧憬着重建文明的火种。
陈锋坐在火堆旁,用力咬了一口多汁的红色果实,含糊不清地对凌霜说:“看来这次,我们赌赢了!这地方……真不赖!”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凌霜轻轻点头,目光却越过篝火,落在独自坐在远处一块岩石上的苏婉身上。“危机并未解除。”她低声道,“林砚的消散,以及苏婉带回来的信息,都提醒我们,这里并非绝对的安全区。”
陈锋的笑容收敛了些,叹了口气:“我知道……只是,让大家先喘口气吧。”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调息的苏婉忽然身体微微一颤。她闭上双眼,意识沉入深处。在她的精神领域,那几点由林砚残响最后融入她体内的银色光点——承载着“观察者”日志核心片段的载体——开始轻微震动,散发出温和的波动。
一段清晰的、却带着明显距离感的意念,如同涓涓细流,涌入她的脑海。那是林砚的声音,但不再带有情感,更像是一段预设好的、冷静的信息备份:
【信息记录一:已确认抵达‘可能性世界’编号(数据缺失)。该世界规则处于‘原始活跃’状态,兼容性良好,适合文明种子萌发。】
【信息记录二:警告。检测到‘观察者’日志片段关键词:‘最终回收’。关联权限高于常规‘归档’协议。推断:‘研究者’体系存在更高层级应对机制,针对‘超阈共鸣’或特定变量脱离控制的情况。】
【信息记录三:核心推测(基于日志碎片及路径信息整合):‘可能性世界’并非绝对盲区。其存在本身,可能仍在‘研究者’的宏观观测框架内。‘归档’与‘回收’,或为不同层面的‘信息处理’流程。】
【信息记录四(最后一条,带着一丝微弱的、仿佛属于林砚个人的痕迹):活下去,然后……弄明白这一切。小心……这个世界本身……】
信息流到此戛然而止。那几点银色光点彻底沉寂下去,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
苏婉猛地睁开双眼,后背惊出一身冷汗。林砚(或者说他留下的信息备份)的警告,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她刚刚升起的一丝暖意。
“这个世界本身”?什么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幸存者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探索周边环境。
这个世界展现出了惊人的丰饶与……温顺。水源纯净富含能量,果实鲜美无毒,甚至一些温和的小型生物,也对他们这些“天外来客”表现出好奇而非敌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然而,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一些细微的、难以言喻的“不协调”感,开始悄然浮现。
首先是一名植物学家出身的舰队成员发现的。他在研究那些火焰般树叶的树木时,发现其叶脉的分布结构,与他所知的所有植物学模型都无法对应,那更像是一种……精密的能量回路?而且,同一种类的树木,其“能量回路”竟然存在微小的、看似随机的差异。
接着,地质勘探小组在河流下游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岩石,其内部蕴含着一种极其稳定、近乎惰性的能量结晶,这种能量的属性,与他们所知的任何宇宙能量形式都略有不同,仿佛……是这个世界“独有”的。
最让人不安的发现来自凌霜。
她在一次远距离侦查中,于一片巨大的、如同水晶簇般生长的紫色森林深处,发现了一片诡异的“空白区”。那里没有任何植物,地面光滑如镜,呈现出非自然的银灰色。她试图用精神力感知,却发现那片区域仿佛“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规则中,她的感知如同石沉大海。而在那片“空白区”的边缘,她捡到了一小块碎片——那是一种非金非玉的材料,上面残留着极其微弱、但与“管理者”的规则触须同源,却又更加古老、更加冰冷的……规则余烬。
这些发现被带回营地,在核心成员中引起了高度重视。
“独特的、近乎定制的能量形式?规则的‘空白区’?还有这个……”陈锋掂量着凌霜带回来的碎片,脸色凝重,“这地方,真的只是原始世界吗?”
苏婉结合林砚最后的警告,提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想:“或许……‘可能性世界’并非自然诞生的避风港。它们会不会是……‘研究者’体系用于观测不同‘文明变量’在特定环境下演化发展的……实验田?”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不寒而栗。如果他们只是从一个小型观察箱,跳进了一个更大、更逼真的模拟生态园呢?
营地夜晚的宁静,第一次被一种无形的不安所笼罩。
篝火依旧在燃烧,但围坐在旁边的人们,脸上少了前几日的轻松,多了几分警惕和沉思。孩子们依旧在幽蓝色的草地上嬉戏,但那梦幻般的蓝光,此刻看在大人眼中,却仿佛带着一丝诡谲。
凌霜加强了营地的守夜和巡逻。陈锋带着人开始有目的地搜索周边,寻找更多类似的“异常点”。苏婉则将自己关在临时搭建的信息处理中心,全力分析那沉寂的日志碎片,希望能撬开更多信息。
星袍长者的虚影变得更加沉默,他时常凝望着这个世界的星空,那三颗永恒般的白色星体,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一天傍晚,苏婉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帐篷,将核心成员召集到一起。她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有发现?”凌霜立刻问道。
“我尝试了多种刺激方式,日志碎片依旧没有反应。但是,”苏婉深吸一口气,“我换了个思路,开始分析我们从路径崩溃、进入光门到抵达这个世界的全部过程数据,尤其是规则层面的波动记录。”
她调出一个复杂的波形图,指向其中一段极其短暂、几乎被当做噪声过滤掉的规则畸变区间。
“看这里,在我们穿过光门,也就是进行世界‘跳跃’的瞬间,除了这个新世界的规则坐标,我们的存在本身,还短暂地触发了另一个极其隐蔽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的……规则信标。”
“信标?”埃兹拉指挥官皱眉。
“是的,一个非主动、更像是被我们的‘超阈共鸣’特质或者携带的日志碎片被动激活的信标。”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它的信号指向……并非我们这个世界的内部,而是……这个‘可能性世界’群系的更深层,或者说是……某个共同的‘控制中枢’。”
她抬起头,看着同伴们震惊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个信标,在我们成功登陆后,就彻底隐匿了,无法追踪。但它在被激活的瞬间,似乎向外发送了一段极其简短的确认信息。信息的编码方式……与‘观察者’日志中提到的‘最终回收’协议,有7.3% 的底层结构相似性。”
营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那片幽蓝色草地在夜风中摇曳发出的、如同叹息般的沙沙声。
喜欢规则重构:规则编织者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规则重构:规则编织者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