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再次降临,驱散了夜的寒意,却驱不散笼罩在队伍上空的病气与绝望。昨夜的药汤让赵氏的病情暂时稳住,也让苏家内部因行善而带来了一丝空间加速的微弱反馈,但现实的食物危机,依旧是悬在头顶最锋利的一把刀。
苏家几人围坐在即将熄灭的火堆旁,分食着早餐——依旧是稀薄得能照出人影的野菜糊糊,里面混合着苏甜(林薇)咬牙再次引导出的、仅有的十几粒空间米。每人分到碗里的,几乎就是小半碗浑浊的汤水,几口便能喝完,胃里依旧空落落的灼痛。
赵梅看着孩子们碗里那点可怜的食物,尤其是小儿子苏文(苏文)和怀里那个依旧有些低热的孩子,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这点东西……怕是撑不到晌午啊……”
苏工沉默地看着所剩无几的粮食口袋,那里只剩下薄薄一层麸皮和粗粮粉末,混合着一些晒干的野菜碎。他粗粗估算,照现在的吃法,最多再撑两三天,而且是在大家体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靠在姐姐身边,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亮的苏浩(苏文)忽然轻声开口:“爹,娘,我……我算了一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家人的注意。
“算?算什么?”苏工看向小儿子。
苏浩伸出手指,在身前的沙土地上划拉着,声音虽弱却条理清晰:“我根据之前绘制的地图,还有里正大叔偶尔透露的信息,估算了一下我们大概走过的路程,和可能到达下一个城镇或者已知水源地的距离。”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和心算:“按照我们目前的速度,就算一切顺利,至少还需要七八天,才能到达可能有补给的地方。”
然后,他指向那个干瘪的粮食口袋:“而我们剩下的粮食,如果还按照之前每顿的量分配,最多只能维持三天。这还不算可能遇到的意外耽搁,或者……需要更多食物来恢复体力应对疾病。”
他的分析冷静而客观,将残酷的现实赤裸裸地摆在了一家人面前。三天对七八天,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差距。
赵梅的脸色更白了:“那……那可怎么办?”
苏浩抬起清澈的眼睛,看着父母和哥姐,提出了他的方案:“我们必须改变分配方法。从今天起,不能再按‘顿’吃了。”
他用树枝在沙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可以把剩下的所有粮食,包括甜姐姐能……能偶尔补充的那一点点,都算在一起。然后,分成至少十份,甚至十二份。”
“每天,只取用一到两份。”他详细解释,“这一到两份,不再集中在一餐,而是分成更小的份额,在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分次食用。比如清晨出发前吃一点点,维持基本体力;中午最疲惫的时候再补充一点点;晚上休息前,再吃最后一点点,保证睡眠时不至于因为过度饥饿而消耗殆尽。”
他看了看虚弱的小堂弟(指被救的孩子)和自家哥哥姐姐:“身体最弱的,比如小文和这个孩子,可以稍微多分一丝丝,但总量必须严格控制。我们其他人,必须接受更少的份额。”
这个方案,意味着他们几乎要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每一口食物都要精打细算,用最少的能量,维持最基础的生存和移动能力。
苏锐第一个表态,声音斩钉截铁:“我没问题。”他的身体素质最好,忍耐力也最强。
苏甜也立刻点头:“我听小文的。”她知道弟弟的计算是最理性的选择。
苏工看着小儿子那认真而苍白的脸,心中又是心疼又是骄傲。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就按文哥说的办!从这顿开始,严格执行!”
他看向妻子:“孩儿他娘,以后分粮的事,你和甜姐负责,就按文哥计算的分量来,一点都不能多!”
赵梅看着沙地上儿子画出的那些代表份额的线条,仿佛看到了活下去的一线希望,她用力点头:“好!我一定看好!”
家庭会议结束,新的生存策略立刻开始实施。
赵梅和苏甜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粮食重新归拢、称量(用眼睛和手感估算),然后按照苏文计算的比例,极其严格地分成了十个小份,用干净的树叶分别包好。
当天的第一份粮食被取出,混合着大量野菜和有限的水,煮成了比之前更加稀薄、几乎看不到米粒的汤。
每人分到的,只有小半碗。
喝着这清汤寡水,胃里的饥饿感并未得到多少缓解,但每个人的眼神却比之前更加坚定。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经过精密计算后,能让他们撑到下一个希望之地的、唯一的办法。
喜欢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