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那场风波,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虽然冻得人浑身发僵,却也彻底冻死了孟礼欢心里最后那点不该有的杂草。
他变得越发沉稳,每日里不是在家陪着老婆孩子,就是去码头保养船只、修补渔网,要么就扛着冰镩去江边安静地钓会儿鱼,话也少了些,但眼神里的那股劲儿却更加凝实。
王秀娥和韩晶晶看着他这样,心疼之余,也稍稍放下心来。
男人嘛,栽个跟头不怕,怕的是爬不起来。显然,她们家的男人,骨头硬着呢。
日子一晃就到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这天在靠山屯是个大日子。
老人们说,龙王在这天苏醒抬头,布云施雨,万物复苏。
对于渔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意味着休眠了一冬的大海再次敞开怀抱,新的渔汛即将到来。
天还没亮,屯子里就响起了鞭炮声,比过年时也不遑多让。
家家户户都要炒糖豆、吃猪头肉,寓意“金豆开花,龙王降雨,肥猪拱门,五谷丰登”。
孟家自然也少不了这一套,王秀娥一大早就炒好了香喷喷的糖豆,韩晶晶也切了一大盘酱好的猪头肉。
但孟礼欢的心思,早已飞到了海上。
按照老规矩,“龙抬头”这天,渔民们要举行祭海仪式,然后就可以择吉日扬帆出海了,预示着新一年的捕捞正式开始。
吃罢早饭,孟礼欢就带着孟礼兵、栓柱、老刘等一众船员,抬着准备好的祭品——整猪头、大红公鸡、炸好的鲤鱼、还有各种饽饽果子,浩浩荡荡来到码头。
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都是屯里的渔民,人人脸上都带着期盼和肃穆的神情。两条“海龙号”并排停靠着,船头系着的红布带在海风中猎猎作响,显得格外精神。
祭海仪式由屯里最年长的老渔民主持。在船头摆好供品,点燃高香,老渔民带着众人面向大海,虔诚叩拜,嘴里唱着流传了不知多少辈的古老祭海号子:
“哎——呦——嗨!
龙王爷呦,抬起来头哎!
风调雨顺哎,开海口呦!
保佑俺们哎,讨海人呐!
鱼虾满舱哎,平安归呦——!”
苍凉而富有韵律的号子声在海天之间回荡,带着渔民们最朴素的祈愿。孟礼欢跟着众人一起弯腰行礼,心里也充满了对大海的敬畏和对新一年的憧憬。
仪式结束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互相道着“开门红”、“满载而归”的吉利话。孟礼欢看着湛蓝的海面,感受着比冬日柔和了许多的海风,心里那股出海的渴望再也按捺不住。
“兵子,栓柱哥,刘叔!检查家伙事儿,咱今天不出远海,就近转转,试试水,讨个彩头!”孟礼欢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憋了一冬天,他急需回到那片熟悉的战场,去感受波涛,去追寻鱼群。
“好嘞!”
“就等欢哥你这句话呢!”
众人早已摩拳擦掌,立刻行动起来。解缆绳,升帆(试探性地,主要还是靠机器),发动柴油机。久违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带着一股令人兴奋的力量感。
“海龙号”破开平静的海面,缓缓驶离码头。岸上,王秀娥、韩晶晶抱着孩子,和众多渔民家眷一起,目送着船只远去,目光里充满了期盼和牵挂。
海水是冰冷的深蓝色,但空气中已经没有了凛冽的寒意。船头犁开波浪,溅起白色的水花,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孟礼欢站在船头,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浑身每一个细胞都舒展开来,这才是他该待的地方!
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沿着海岸线缓缓航行,观察着海鸟的动向,测试着船上仪器经过一冬休整后的状态。收获并不大,只网到些零星的小杂鱼,但没人在意,重要的是出来了,感受着大海的脉搏。
中午时分,船航行到一处远离航道、礁石遍布的海域。这里水深流急,平时少有渔船过来。孟礼欢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一片鸟群,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船侧不远处的海面上,冒出一个熟悉的、圆滚滚、带有漂亮斑纹的脑袋。
是那只玳瑁!它又出现了!
那玳瑁似乎也认出了孟礼欢,并不害怕,反而朝着船游近了些,昂着头,发出几声轻微的“嗬嗬”声,然后转身,朝着东南方向游去,游一段,还回头看看船,仿佛在示意他们跟上。
“欢哥!快看!那老龟又来了!”孟礼兵也发现了,兴奋地喊道。
船上众人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神奇的一幕。这玳瑁每次出现,似乎都能带来好运。
孟礼欢心中一动,不再犹豫:“跟上它!慢点开,保持距离!”
“海龙号”调整方向,远远地跟着那只在海浪中若隐若现的玳瑁。那玳瑁游得并不快,但方向很明确,一直朝着东南方。
大约行驶了半个多时辰,前方出现了一座不大的荒岛。这岛子位置偏僻,远离主航线,岛上岩石嶙峋,植被稀疏,看起来毫不起眼。那玳瑁绕着岛游了小半圈,在一个背风的湾口处停了下来,回头朝着船的方向再次叫了两声,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消失不见了。
“它啥意思?让咱来这岛?”栓柱疑惑地问。
“这岛子没听说有啥特别的啊?”老刘也皱着眉打量。
孟礼欢却心跳加速。他想起前世似乎隐约听过一点传闻,说这片海域有个无名小岛,周围水产资源极好,但因为暗礁多、位置偏,去的船少,没想到今天被玳瑁引到了这里。
“下锚!兵子,放小舢板,咱上去看看!”孟礼欢当机立断。
小舢板放下,孟礼欢带着孟礼兵和栓柱,小心地划向那片湾口。海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到水下茂密的海藻林和形态各异的礁石。
刚靠近礁石区,孟礼欢的眼就直了!
只见那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吸附着一个个碗口大小、甚至更大的黑褐色鲍鱼!个头之大、数量之多,远超他冬天淘海的那片地方!而且看那厚实的外壳和边缘吸附的力度,都是年份十足的老鲍鱼!
“我滴个娘诶…”栓柱看得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
孟礼兵也激动得差点把桨扔了:“欢哥!这…这鲍鱼窝啊!”
不仅如此,孟礼欢拿起水下镜(一种简单的玻璃镜片,可观察水下)往下看,心脏更是砰砰狂跳!海藻丛中,礁石缝隙里,随处可见缓慢爬行的海参!而且是品相极好的刺参,肉刺饱满,颜色黝黑发亮!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他甚至看到几只硕大的、色彩斑斓的中华锦绣龙虾(大黄龙)在礁石间慢悠悠地踱步,挥舞着粗壮的触须!
“快!回大船!拿网兜!拿钩子!快!”孟礼欢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了。
三人飞快地划回大船,语无伦次地把情况一说,整个船都沸腾了!谁也顾不上吃饭了,立刻行动起来!
孟礼欢亲自带队,换上水衩,拿着特制的鲍鱼铲和海参钩,再次登上小舢板,靠近礁石区。虽然已是春天,但海水依然冰冷刺骨,可此刻谁也感觉不到冷了,只有沸腾的热血!
孟礼欢看准一个最大的鲍鱼,铲子沿着礁石缝隙精准插入,手腕一抖,巧劲一别,那足有碗口大的鲍鱼就被撬了下来,沉甸甸、肉乎乎的手感让他心花怒放!扔进网兜,又扑向下一个…
那边,孟礼兵和栓柱则专注地捕捞海参。用特制的长柄钩子轻轻一拨,那肥硕的刺参就脱离了附着点,小心地捞起来,一个个乌黑发亮,像是巨大的黑宝石。
老刘和大壮则在稍深一点的水域,用抄网试图捕捉那些警惕的大龙虾,虽然不容易,但也有所收获。
小舢板来回运送了几次,带来的几个大网兜很快就装满了硕大的鲍鱼和肥美的海参,还有几只拼命挣扎的大龙虾。
这简直不是捕捞,简直就是捡宝!这片人迹罕至的富饶海域,像是大自然珍藏的宝库,今天终于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直到夕阳西下,带来的容器全都装满了,众人才恋恋不舍地停手。看着船舱里那堆成小山的顶级海珍,所有人都咧着嘴傻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龙抬头!真是龙抬头啊!龙王爷给咱送大礼了!”老刘激动地抹着眼角。
“是那玳瑁!是它给咱引的路!”孟礼兵对那只神奇的海龟充满了感激。
孟礼欢站在船头,回望那座渐渐隐入暮色的无名荒岛,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感激。他知道,这片新发现的宝地,将为他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富。而那只通人性的玳瑁,无疑是他的福星。
“海龙号”满载着前所未有的珍贵收获,披着夕阳的金辉,朝着家的方向驶去。柴油机轰鸣着,仿佛也带着欢快的节奏。
孟礼欢知道,新一年的渔业征程,迎来了一个无比辉煌的开端!而他的梦想,那艘更大的铁壳船,似乎也因为这巨大的收获,而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大海的馈赠,永远超乎想象
喜欢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