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门诊的晨光刚漫过门槛,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碎。林辰正给晒干的枸杞装袋,抬头就见个头发花白的阿姨扶着门框喘气,脸色潮红,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病历本。
“林医生,您快救救我这老骨头!” 阿姨往椅子上一瘫,撸起袖子,手腕关节肿得老高,“我叫刘桂芬,更年期闹了快两年,夜里盗汗失眠,关节疼得不敢动,脾气还爆得很,跟儿媳吵得快分家了!”
林辰指尖搭在她脉搏上,玉佩贴着手腕轻轻发烫 —— 脉象弦细,阴虚火旺,正是 “医心录” 里 “阴虚肝郁、阴阳失衡” 的症状,和她的更年期综合征刚好对上。
“刘阿姨,您是不是总口干、爱着急?” 林辰递过温水,“关节疼是不是阴雨天更厉害?”
“可不是嘛!” 刘桂芬一拍大腿,“夜里渴得能喝一壶水,一点小事就炸毛,儿媳煮个粥放多了糖,我都能吵半小时。关节疼得夜里翻身都费劲,西医说我是骨质疏松,中医说我是虚火上升,药吃了一筐,啥用没有!”
话音刚落,门诊外驶来辆黑色轿车,王医生陪着个穿中山装的老者走进来。老者胸前别着 “省中医研究院” 的徽章,手里拄着拐杖,眼神锐利得像手术刀,扫过林辰的玉佩和桌上的药材。
“林医生,这位是周老,咱们省中医界的泰斗,专攻内分泌调理。” 王医生低声介绍,“周老听说你用古方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特意来交流交流。”
周老没客气,径直走到刘桂芬身边,捏了捏她的关节,又翻看病历本,眉头拧成疙瘩:“更年期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退行性关节炎,这是老年病里的硬骨头。”
他转头看向林辰,语气带着审视:“你用那些没经过药理验证的古方,再加上这玉佩瞎按摩,就能治好?简直是天方夜谭!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是靠‘玄学’就能治病的。”
刘桂芬的脸瞬间垮了:“周老,您是说…… 我这病没法治了?”
“也不是没法治,” 周老语气生硬,“得用规范的激素替代疗法,配合钙剂和抗骨质疏松药,再做专业康复训练。跟着他瞎折腾,耽误了病情,最后关节变形都有可能!”
林辰没急着反驳,笑着问:“周老,您治过的更年期患者,能彻底缓解症状、不复发的有多少?”
“不足三成。” 周老坦然承认,“但这是目前最科学的方案,总比你那套‘接地气’的偏方强。”
“那不如打个赌?” 林辰眼神坚定,“我用‘医心录’的古方配合玉佩按摩,一周为限。如果刘阿姨的症状没改善,我随您处置;如果好了,您就帮我们把古方纳入更年期调理的临床研究。”
“你倒敢赌!” 周老冷笑一声,“行,我跟你赌!要是一周后她还失眠关节疼,你这公益门诊就得按规矩来,不准再用这些不规范的疗法!”
王医生在旁边悄悄拽林辰:“周老研究内分泌几十年,你别冲动……”
“放心,我心里有数。” 林辰拍了拍他的手,转头对刘桂芬说,“阿姨,你信我一次,这一周按我说的做,保证让你睡得香、关节不疼,还能跟儿媳好好说话。”
刘桂芬看着林辰诚恳的眼神,又摸了摸肿起来的关节,咬咬牙:“林医生,我信你!反正我这病也折腾够了,死马当活马医!”
送走周老和王医生,林辰立刻写下药方:“‘医心录’里的‘滋阴疏肝方’,加女贞子、旱莲草滋阴,柴胡、香附疏肝,再配杜仲、牛膝强筋健骨,把阴阳调顺了,症状自然就没了。”
他拿起玉佩,贴在刘桂芬的太溪穴上:“这玉佩能调和阴阳,我每天给你按摩太溪、太冲、阳陵泉三个穴位,帮你滋阴降火、疏通经络。另外,你别总跟儿媳置气,我让苏晓冉给你带点毛线,你学学织围巾,转移下注意力,心情顺了,阴阳也容易平衡。”
“织围巾?” 刘桂芬愣了愣,“我这辈子就会纳鞋底,织东西哪行啊?”
“简单得很,就织平针,苏晓冉教你,不出三天就能上手。” 林辰笑着说,“你给小孙子织条围巾,儿媳看了也高兴,家里气氛好了,你这病好得也快。”
苏晓冉送午饭过来,听说这事,下午就拎了袋彩色毛线和织针:“刘阿姨,我教你!先起针,一针上一针下,慢慢织,就当打发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门诊角落里多了个织围巾的身影。刘桂芬每天早上来喝药、做按摩,下午就坐着织毛线,手指虽然有些僵硬,但越织越熟练,脸上的潮红渐渐褪去,吵架的次数也少了。
林辰每天用玉佩给她按摩穴位,玉面贴在皮肤上,温润的暖意顺着经络蔓延,刘桂芬总说 “浑身暖暖的,关节不酸了,心里也不燥了”。
第三天,刘桂芬一早来就笑着说:“林医生!我昨晚居然没盗汗,睡了六个小时!关节也不怎么疼了,今早还帮儿媳煮了粥呢!”
林辰凑过去一看,她手腕的肿胀消了不少,脸色也红润了些,不再是之前的潮红。
第五天,刘桂芬织的围巾有了雏形,彩色的毛线织得整整齐齐。她活动着关节,灵活自如:“现在弯腰、抬手都不疼了,跟儿媳说话也有耐心了,她还说我最近变温柔了!”
第七天一早,周老和王医生准时赶来,刚进门就看见刘桂芬坐在院子里织围巾,脸上带着笑,手里的毛线针翻飞,完全没有之前的憔悴模样。
“这…… 这怎么可能?” 周老快步走过去,捏了捏她的关节,又搭了搭脉搏,眼神里满是震惊,“肿胀消了,脉象也平和了,你没偷偷用我推荐的激素药?”
“没有!” 刘桂芬笑着摇头,举起织了一半的围巾,“我这几天就喝林医生的汤药,做玉佩按摩,还织围巾呢!现在睡得香、关节不疼,脾气也顺了,昨天还跟儿媳逛了菜市场,买了她爱吃的排骨!”
她拉过旁边的儿媳,儿媳笑着说:“周老,真得谢谢林医生!我妈之前跟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现在居然能心平气和跟我说话,还帮我带孩子、做家务,家里终于清静了!”
周老拿起林辰写的药方,又看了看他手腕上的玉佩,沉默了足足半分钟,突然对着林辰深深鞠了一躬:“林医生,我服了。”
“周老您太客气了。” 林辰赶紧扶住他。
“我研究内分泌几十年,总觉得只有激素、钙剂才靠谱,” 周老语气诚恳,“却忘了更年期的核心是‘阴阳失衡、情志郁结’。你用古方滋阴疏肝,用玉佩调和阴阳,还用织围巾疏导情绪,既治了身,又治了心,这才是真正的中医智慧。”
他眼神热切:“我回去后,就组织研究院的团队,跟你合作推广‘滋阴疏肝方’和玉佩辅助疗法!现在更年期女性这么多,这方法能帮到太多人了!”
“求之不得!” 林辰笑着点头,“只要能帮到患者,我一定全力配合。”
消息传开,省中医研究院很快派了团队来门诊对接,“滋阴疏肝方” 的临床试验迅速启动。张大爷带着邻里们送来新的锦旗,上面写着 “玉调阴阳,仁心济世”,和之前的锦旗并排挂在墙上,格外醒目。
苏晓冉给门诊添置了不少毛线和织针,患者候诊时就一起织围巾、聊家常,有的织给孩子,有的织给老伴,原本冷清的候诊区变得暖意融融。有阿姨打趣说:“来林医生这儿看病,不仅能治病,还能学手艺,真是一举两得!”
这天下午,刘桂芬带着织好的围巾来门诊道谢,围巾上绣着个小小的太阳花,配色鲜亮。
“林医生,苏姑娘,谢谢你们!” 刘桂芬把围巾递给苏晓冉,“这是我特意给你织的,虽然手艺不好,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小孙子戴上我织的围巾,高兴得直蹦!”
苏晓冉接过围巾,围在脖子上,暖暖的:“真好看!谢谢您,刘阿姨!”
林辰看着母子和睦的画面,又看了看院子里忙着织毛线的患者,摸了摸手腕上的玉佩 —— 温润的玉质里,仿佛流转着千年的阴阳调和之道,也映照着眼前的人间温情。
王医生拿着刚整理好的 “医心录” 更年期调理专辑走进来:“林辰,这是咱们整理的古方合集,已经印了两百本,下周就能在全省基层医院发放了!”
“太好了!” 林辰接过专辑,封面印着太极玉佩和阴阳鱼的图案,“以后咱们还要整理更多病症的古方,让奶奶的医道帮助更多人。”
苏晓冉递过来一杯热茶:“赵会长刚才打电话,说传承基地的挂牌仪式定在下个月八号,省中医协会、市医院的领导都会来参加呢!”
林辰心里一暖,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奶奶临终前的嘱托,想起玉佩危机时的惊心动魄,想起那些质疑和嘲讽,再看看眼前的一切 —— 患者的笑容、邻里的支持、各大医院的合作,还有身边一直陪伴的苏晓冉,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沉甸甸的回报。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门诊的玻璃门,洒在玉佩上,泛着柔和的阴阳光晕。林辰和苏晓冉并肩站在门口,看着院子里其乐融融的患者,脸上满是欣慰。
“你说,等传承基地挂牌了,会不会有更多年轻人来学古方和祝由术?” 苏晓冉轻声问,围巾上的太阳花在风里轻轻晃动。
“肯定会的。” 林辰握紧她的手,“但我希望他们记住,不管是古方、祝由术,还是玉佩的力量,核心都是仁心。没有仁心,再好的医术也只是冰冷的技巧。”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巧的玉佩挂坠,上面刻着阴阳鱼图案:“这是给你的第三件礼物,跟之前的太阳吊坠、太阳花挂坠凑成‘仁心三件套’。以后,咱们一起把这份阴阳调和的智慧、这份不变的仁心,传给更多人。”
苏晓冉接过挂坠,紧紧攥在手里,眼眶泛红:“我会陪着你,把公益门诊开遍更多地方,让古方的温暖、玉佩的善意,照亮更多人的晚年。”
晚风拂过,院子里的笑声、织针的 “哒哒” 声、药材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门诊墙上的锦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倩倩的画、小李的吉他、患者们织的围巾,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 “治愈” 与 “传承” 的故事。
林辰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薪火相传的开始。太极玉佩承载的,不仅是千年中医的阴阳智慧,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仁心;“医心录” 记录的,不仅是古方秘术,更是医者 “治身先治心” 的担当。
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质疑,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有苏晓冉的陪伴,有医患的信任,有古方的智慧,更有一颗永远坚守的仁心。
他会带着这份初心,在医道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玉调阴阳,让仁心传薪,让每一个被更年期、慢性病困扰的人,都能感受到传统医术的温度,都能重拾健康与家庭和睦。这,就是太极玉佩传承千年的终极意义,也是他作为医者,一生不渝的追求。
《太极医道传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太极医道传承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太极医道传承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