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泉南镇上有头有脸的乡绅周老夫人做寿,广发请柬。苏记饮子铺如今名声在外,苏婉也收到了一份帖子。这倒是个意外之喜,周家是本地望族,能参加这等宴会,无疑是拓宽人脉的好机会。
寿宴这日,周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苏婉带着娟子,备了一份用甜叶菊和几种干花精心调配的“福寿康宁”茶包作为贺礼,既别致又不算太扎眼。
宴席设在周家花园的水榭中,女眷们珠环翠绕,笑语嫣然。苏婉年纪小,衣着也算不上华贵,坐在一群夫人小姐中间,起初并不起眼。直到有人提起近日镇上的流言,一位与钱家沾亲带故的夫人便语带讥讽地说道:“如今这世道,真是什么都敢往嘴里送,些个来历不明的东西,也敢制成饮子售卖,也不怕吃坏了人。”
席间气氛微微一凝。不少目光投向苏婉。
苏婉放下手中的瓷勺,抬起眼,脸上并无愠色,反而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天真笑意:“这位夫人说的是。这饮食一道,最是马虎不得。便如这席上的樱桃毕罗,用的是今春最新鲜的樱桃,糖渍的火候需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太甜腻,少一分则酸涩,面皮更要揉得筋道,蒸出来才能晶莹剔透,馅料若有一丝不清净,便坏了整盘点心的风味。”她说着,用银箸轻轻点了一下自己面前那只做得如同真樱桃般玲珑可爱的点心,“像周老夫人府上这般用料讲究、制作精良的,自然令人放心。苏记小本经营,不敢与府上相比,唯在‘干净’二字上,从不敢懈怠。铺子里所用的每一样材料,来源皆可追溯,便是制饮子的水,也是每日从城外清泉山运来的活水。”
她一番话,既赞了周家的宴席,又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苏记的用料严谨,还将话题从“来历不明”引到了“用料讲究”上。那位发难的夫人一时语塞,脸色有些难看。
周老夫人听得点头,她对苏婉这沉稳又不失伶俐的丫头本就有些好感,便笑着打圆场:“苏丫头年纪不大,倒是懂得不少。老身也常喝你铺子里那甜叶菊茶,清甜不腻,甚合我意。”她转而看向众人,“这饮食之事,正如苏丫头所言,干净、用心最是要紧。”
经此一事,席间众人对苏婉不由得高看了几分。宴会后半程,竟有几位夫人主动与苏婉搭话,问起那甜叶菊茶和糖渍果子的做法,苏婉皆一一耐心解答,言语风趣,又不过分炫耀,引得几位夫人笑声不断。
宴会散时,周老夫人特意留苏婉说了几句话,还赏了她一对小巧的银镯子。回程的马车上,娟子兴奋得脸颊泛红:“姑娘,您今天可真厉害!三言两语就把那找事的夫人堵得没话说,还得了周老夫人青眼!”
苏婉摩挲着腕上那对分量不轻的银镯,目光却投向车窗外熙攘的街道。周府的宴会,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这小镇平静水面下的暗流,也让她更清晰地意识到,想要站稳脚跟,光靠产品好还不够,还需织就一张属于自己的关系网。而那个隐藏在流言背后的五味斋,恐怕还会有下一步动作。她得尽快让咖啡豆走出暖棚,成为真正能立足的资本。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一品豆妃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