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州百姓的血书在朝堂引起的波澜尚未平息,宗泽便捧着一份奏折,再次站在了殿中。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花白的须发上,却掩不住那双眼睛里的锐利。
“陛下,保州一战,赵宸所率辅兵营以五百之众击溃金兵两千,足见其练兵之能。”宗泽的声音掷地有声,“如今金兵虎视眈眈,边关处处告急,正是用人之际。臣恳请陛下扩编辅兵营,让赵宸将军组建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劲旅!”
徽宗摩挲着龙椅扶手,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扩编军队意味着增加军饷、粮草,国库本就吃紧,而且赵宸年纪轻轻便屡立奇功,难免让他心生忌惮。
兵部尚书见状,立刻出列反驳:“陛下,不可!辅兵营不过是临时组建的偏师,骤然扩编至数千人,恐难掌控。再说军饷粮草皆需筹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他是高俅一党,自然不愿看到赵宸势力壮大。
“从长计议?”宗泽冷笑一声,“等金兵打到汴京城下,再议吗?赵宸将军的辅兵营军纪严明,战力强悍,正是我大宋急需的锐士!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赵宸绝无二心!”
殿内顿时陷入争论,支持扩编与反对扩编的官员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赵宸站在武将列中,神色平静,心中却暗自攥紧了拳头。他知道,这不仅是争取一支军队的编制,更是为那些在保州浴血奋战的弟兄们争取应有的地位。
就在这时,李若水出列道:“陛下,臣有一策。可将辅兵营扩编为‘靖安营’,兵力暂定为五千,军饷粮草由地方与中央共同承担。赵宸将军需每季度呈报训练成果,兵部随时核查。如此既不增加国库过多负担,又能让靖安营发挥战力,两全其美。”
徽宗闻言,点了点头。李若水的提议既满足了扩编的需求,又设置了制约,正合他的心意。他看向赵宸,沉声道:“赵宸,你可愿担此重任?”
赵宸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臣愿往!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百姓所望!”他的声音响亮而坚定,回荡在大殿之中。
“准奏。”徽宗朗声道,“即日起,辅兵营扩编为靖安营,赵宸任统领,赐军旗一面,准予在河北、山东等地招募士兵。”
“谢陛下!”赵宸叩首谢恩,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从五百到五千,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责任的加重。他知道,自己终于有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一支能够守护家国的力量。
退朝后,宗泽拍着赵宸的肩膀,欣慰地笑道:“好小子,总算有了像样的家底。记住,兵不在多而在精,一定要把靖安营打造成一支让金兵闻风丧胆的铁军!”
赵宸重重点头:“请宗大人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回到营中,赵宸立刻召集所有将领,宣布了扩编的消息。辅兵营的士兵们顿时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太好了!我们终于不是临时的偏师了!”
“靖安营!以后我们就是靖安营的人了!”
“跟着赵将军,一定能打更多的胜仗!”
看着士兵们兴奋的样子,赵宸的心中充满了斗志。他拔出佩刀,指向北方:“弟兄们,从今天起,我们就是靖安营的人!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保家卫国,把金兵赶出去!”
“保家卫国!把金兵赶出去!”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宸开始紧锣密鼓地招募士兵、训练军队。他亲自制定训练计划,从体能训练到战术演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他还请来了宗泽推荐的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让他们担任教官,传授实战经验。
靖安营的营地很快热闹起来,来自各地的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其中有农民、有工匠、有书生,甚至还有一些曾经的盗匪,他们都怀着同一个梦想——保卫自己的家园。
赵宸对每一个报名者都亲自考核,不仅要看体能和武艺,更要看品性和意志。他常对士兵们说:“我们是靖安营,是守护安宁的军队,绝不能做欺压百姓、烧杀抢掠之事。”
在赵宸的严格训练和悉心教导下,靖安营的士兵们进步神速,很快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军纪严明,作战勇猛,成为了大宋军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赵宸站在训练场上,看着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高昂的士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扩编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他们。但他有信心,只要靖安营上下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
喜欢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