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林锡光爱上了,空闲时间下农村走走看看的坏毛病。当然这是商铭的看法。
毕竟这是个乱世,安保说不定会出啥问题,这个时代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热血的刺客从来不缺,站在后世角度看,有可能会认为他们被蛊惑了,但是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了?他们愿意为了理想付出一腔孤勇。当然拿钱办事的也不少。
不过林锡光,常敬之这些人最近几年在百姓中名声很好,因为自从他们上台之后,是真的会担心他们会不会饿死,而不是苦一苦百姓骂则我来担。也许后世有人把他们比作乌合之众,但是非曲直他们还是看的见得。
林锡光要去的后世定西附近的村子。他是跟着货郎后面的进村的,由于是农忙时节,这个点的大人都在地里劳作,留在家里要么是老不中用要么是小不中用。
在村里的狗叫之前,随着货郎敲响随声带的拨浪鼓,一些小的孩子趴在自家用黄土夯的园子矮墙上,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一些跑回去去叫自己的家的老人。
货郎的货物,其实一点都不丰富,五人能担多少东西了,林锡光早就仔细看过,挑子里只有一些布匹,盐,火柴针线,麦芽糖这些零碎而已。
通过询问那布匹还是这里的一户人家要嫁女儿了,特意预定给女儿做嫁妆的。
看着不敢围上来的小孩子,林锡光内心很骄傲,他以为他在民国十一年就要求各地政府推行的防止人口失踪教育起作用了。其实是这帮小孩子看着往日的熟人后面跟着几个穿着很好的陌生人才不敢上前的。但是他偏偏不知道。
于是他老怀大慰之后,豪横的让随从在货郎那里买了两大捧麦芽糖,把聚在院子里玩的小孩子叫出来,一一给他们发糖,这些头发黄黄的丫头和男仔被糖的甜蜜打败了心底的害怕,乖乖围上来吃糖。
林锡光看着,这群大一点四五岁,小一点两三岁的孩子,浑身都是土,穿的衣服要么被缝补的密密麻麻,要么明显看着大了好几号,要么只有上衣没有下衣。每一个都是瘦瘦的,脸上都挂满讨好的笑容。不过这笑脸怎么和自己的小闺女的笑脸一样越看越好看。
林锡光心里还是有点低落,他感觉他做了好多事,但是现状依然这么严峻。这都是他走过的第二十个村子了。
林锡光也不嫌弃,抱起这个孩子给他擦擦鼻涕,给那个楷楷眼屎,顺便还帮他们捉捉虱子。
随行的的随从早就见惯了。也有样学样跟孩子玩,除了商铭派来的那个,他只是眼神羡慕的看着。
这个村子很小,大概只有十五六户人家,为了安全等因素,从祖辈就把房子建在一起了,他们大概都是一个宗族的吧。
林锡光等人进村没有在孩子堆里还没有停留多久,就被留守在村里的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家,迎到自己家里了。林锡光和眼含不舍的孩子们打了招呼后就跟在货郎们后面走向这户人家了。
对于这些自然村落而言,平常来的货郎都是认识的熟人,每个货郎都有自己的固定地盘的。
而林锡光这些人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一看就是非富即贵。因此老人家对林锡光等人很客气。
不过林锡光等人接下来的举动有点不客气,林锡光等人被迎进土砖箍的窑洞之后,所有人再三推让之后让老人和林锡光在这间屋子里仅有的两把椅子上。
林锡光在坐定之后,用余光打量了一下主人家最好屋子的陈设。屋里左边是土炕,炕上铺着两张新旧不一的羊毛毡,被子只有一床,被整整齐齐爹放在角落,右边除了一桌两椅子外加一木柜一水缸之外空无余物。
原本老人要去另一间他儿子儿媳的房间去拿条凳,不过众人都说,炕沿就很好了,他只要作罢。
货郎要交易基本上要等到,村里壮劳力下田了才能进行,所以众人都不着急,林锡光就和老人家拉起家常,林锡光好歹在这里呆了十几年了,方言啥的都听的懂。
看着林锡光坐下聊天之后,随从借着方便一下的理由转身走出了院落,他们是要去看看村里的水井,磨坊,牲畜这些去了。
林锡光再聊了一会儿之后,趁着老人家和货郎们聊天,便不要脸的窜到,人家厨房杂物间,包括老人家儿子的房间。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结果也很沉重,储备粮少的可怜,衣物很缺少,家具、农具这些也很稀少,养的家畜只有几只母鸡,猪的话估计养不起吧。
林锡光看完之后,不动声色的又回到了堂屋。刚才他们聊的都是村子里没有的见闻,这会儿聊到了切实的生活方面了。
当林锡光听到,老人家在讲在分地之后,家里添了一些农具,税收相对于以前很低,现在不怎么担心饿死了。还说政府现在的劳役都是出钱的,他的生活在这三四年好过多了,上一个月他儿子去修水渠还拿回来半袋玉米。
等老人家和其他人说完这个话题。
林锡光适时插话“老人家,你对让家里八到十四岁的孩子强制上学有啥看法”。
老人家说道“我不知道,读那些书,有啥用,但是只要是林省长和常督军的政策我都支持。以前的那些官不拿我们当人看,但自从这两位上台后,给我们分地,给我们打井,给我们分牲口,他们说上学好,那就上学。”老人家顿了顿梗了梗脖子“至于家里少了几个劳力,那怎么了?以往没孩子的时候就不活了吗?”
林锡光又问道“老人家村里还有人家给女娃缠小脚吗?”老人家怔了一下“现在可不敢了,谁家女娃是小脚出门都会被嘲笑的,天足的娃娃干活多利索。以前那就是造孽啊”。
“老人家,你们乡的领导怎么样,会下来走走吗?去年你家收了什么税?有多少啊?”
“都是好样的,老汉活了七十多年,第一次见这样的官……至于税收他们都是按照那个什么栏上的律法收的。”
“哎呀,时间有点晚了,老汉要去做饭了,不然我儿子、儿媳回来没饭吃。你们也的吃点。”老人家急急忙忙去厨房熬稀饭去了。请客吃饭,这是老人家能拿出来的最大诚意了。
这个时候林锡光的随从也都进来了。
等到中午,地里的人陆陆续续都回来了。他们都没有来的急吃饭,就赶来和货郎交易。林锡光喝完一碗稀饭之后,看着村民和货郎交易。
那个要出嫁的姑娘也过来了,看着十五六岁,皮肤黝黑,骨架比较大,脸有点瘦削,看起来很能干。随着周围人的起哄,那姑娘羞红了脸,看着很可爱。
在起哄声中林锡光得知,在前段时间修水渠时,由于离家不远,这姑娘给他爹去送水,被邻村修水渠的小伙看上了。一来二去这两人都看对眼了,双方父母也都同意了,这桩婚事就成了。
于是林锡光顺便送给那个要出嫁的闺女,几捆针线,一把剪刀权当贺礼了。
女孩的父母连连感谢。
林锡光临走在身上悄悄摸出一块大洋,趁众人不注意时,压在毛毡下,便又跟着货郎们出村了。
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而林锡光的汽车早就在附近的兵站里停着了,从这里走到兵站还要十里路了。
在路上和货郎分开之后,随从顺便汇报了自己在村里的见闻。
“省长,村里四口井都好,有盖子,村民说定期会淘井。大牲口有五头,三头牛,两匹骡子,都是公有的,轮流用。羊有三十多只,也是村里共养的。村里的适龄孩子都在隔壁村的学堂上学,无论男女都去了。”
“嗯,这个乡长很不错,他是从外面来的那批孩子吧!以后有机会给他加加担子。”林锡光应道。
喜欢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