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李铁柱几乎没合眼。炕席底下那筐鸡蛋,像是一筐随时会炸响的雷,压得他喘不过气。
一百四十三个,每一个都对应着一张村民将信将疑、或冷漠或担忧的脸。
他反复计算着明天的流程,设想着可能出现的任何纰漏,直到窗纸泛白,才迷迷糊糊打了个盹。
天还墨黑,他就一个激灵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鸡蛋一个个用软草纸隔开,装进两个结实的竹筐里,用厚棉被捂得严严实实,捆在自行车后座上。
母亲也早早起来,默默给他热了碗糊糊,眼神里的担忧几乎要溢出来。
“…柱儿…真…真能行吗?少了好几个…人家会不会…”
“娘,放心,俺有数。”李铁柱三口两口扒完糊糊,语气镇定,手心却全是汗。
他推起沉重的自行车(借的),深吸一口凛冽的寒气,“俺走了!”
清晨的土路冻得梆硬,自行车颠簸得厉害。李铁柱骑得小心翼翼,生怕颠破一个鸡蛋。心里一遍遍 rehears(排练)着见到王科长和刘师傅该说的话。
赶到纺织厂食堂后门时,还差十分钟七点。他停好车,不断跺着脚取暖,眼睛死死盯着那条通往厂区的小路。
七点整,一个系着白围裙、戴着套袖、胖乎乎的老师傅打着哈欠走了过来,看到等在外面的李铁柱和自行车后的筐子,愣了一下:“…你就是王科长说的…那个送蛋的?”
“是俺是俺!刘师傅您好!”李铁柱赶紧上前,态度恭敬又不过分卑微,“鸡蛋俺送来了,您验验货?”
刘师傅嗯了一声,掀开棉被,随手拿起几个鸡蛋,对着光亮照了照,又掂了掂分量,脸上没什么表情:“…嗯,个头还行,还算新鲜。多少个啊?”
李铁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实话实说:“刘师傅…实在对不住…本来答应王科长送一百五十个…但俺头一次收这么多…紧赶慢赶…只收到一百四十三个…差…差七个…您看…”
他紧张地看着刘师傅,准备迎接斥责甚至退货。
刘师傅倒是没太大反应,只是啧了一声:“少了啊?行吧,一百四十三就一百四十三吧,头一回,也算不容易。下次可得准数啊!”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和钢笔,“喏,签个字。一共一百四十三个,三分八一个…我算算…”
他正在那掰着手指头算账,身后传来了王科长的声音:“老刘,蛋送来了?怎么样?”
王科长夹着公文包走了过来,目光扫过李铁柱和那两个筐子。
李铁柱刚放下去的心又提了下来,赶紧把情况又说了一遍:“…王科长,差七个…是俺的工作没做好…下次一定足数!”
王科长看了看刘师傅,刘师傅点点头:“科长,蛋我看过了,没啥问题,个头挺匀实。”
王科长这才把目光转向李铁柱,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道:“小同志,诚信是第一位的。说一百五,就是一百五。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哎!哎!一定!谢谢王科长!谢谢刘师傅!”李铁柱连忙保证,后背惊出一层冷汗。
刘师傅这会儿也算好了账:“一百四十三个,三分八一个…五块四毛三分四!零头抹了,给你五块四毛三!”他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一小沓毛票和几张块票,仔细数了五块四毛三分钱,递给李铁柱。
钱!
李铁柱强忍着激动,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那摞钱。纸币还带着刘师傅的体温,沉甸甸地压在他手上。五块四毛三!这是他单笔拿到过的最大数额的现金!
“数数,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啊。”刘师傅惯例性地说了句。
“不用数!不用数!俺信得过您!信得过厂里!”李铁柱连忙说,小心翼翼地将钱揣进最里面的衣袋,还用手按了按。
“明天还是这个点,一百五十个,记住了?”王科长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句。
“记住了!保证完成任务!”李铁柱挺直腰板回答。
看着王科长和刘师傅进了厂区后门,李铁柱还站在原地,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
清晨的阳光照在他脸上,冰冷空气吸入肺中,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畅快!
成功了!第一单!虽然有点小瑕疵,但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他推起自行车,感觉脚步轻快得快要飞起来。那五块多钱的货款,贴着他的胸膛,滚烫滚烫,那是信任,是希望,是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骑着车,先直奔靠山屯大壮家。
大壮也是一夜没睡好,顶着两个黑眼圈在院门口张望,看到他来,急切地迎上来:“铁柱兄弟!咋样?厂里收了吗?”
“收了!”李铁柱笑着,从怀里掏出钱,“这是货款!你的那份,俺现在就算给你!”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本子,上面记着大壮昨天收蛋的数目和人家:“你昨天一共帮俺收了六十八个蛋,按咱说好的四分一个结算,这是…两块七毛二!你点点!”
他把钱数给大壮。大壮捏着那厚厚一沓毛票,手抖得比李铁柱还厉害,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嘴咧到了耳根子:“…真…真给了?!这么多?!俺的娘诶…铁柱兄弟!你真是俺的贵人!”
“是咱兄弟一起干出来的!”李铁柱拍拍他的肩膀,“赶紧的,把赊账的乡亲们的钱都还上!一分不许少!跟人家说,俺李铁柱说话算话!”
“哎!哎!俺这就去!这就去!”大壮激动得语无伦次,揣着钱,几乎是跑着出了门。
李铁柱又骑上车,回到河西村。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昨天赊给他鸡蛋的几户人家。
他先敲响了张奶奶的门。
张奶奶颤巍巍地打开门,看到是他,昏花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期待,又有些不敢置信:“…铁柱啊…这么早…钱…”
“奶奶!”
李铁柱大声地、带着笑意说道,“俺来还您钱!昨天赊您五个蛋,三分五一个,一块七毛五!您数数!”他将早就准备好的钱,塞到老人手里。
张奶奶捏着那带着体温的钱,反复摩挲着,嘴唇哆嗦着,半天才喃喃道:“…好孩子…真是好孩子…说话真算数…”
接着是那家沉默的邻居。李铁柱同样准时还上了钱。
最后,他故意推着自行车,从昨天拒绝了他的王大娘和赵婶家门口经过。
王大娘正在院里喂鸡,看到李铁柱,眼神有些复杂。李铁柱停下车,笑着打招呼:“大娘,喂鸡呢?”
“…哎…铁柱啊…你那蛋…真卖出去了?”王大娘忍不住问。
“卖出去了!”李铁柱声音响亮,特意拍了拍鼓囊囊的衣兜,“厂里结的现钱!一分不差!可惜啊,昨天就差几个没凑够数,不然还能多赚点!”
王大娘脸上顿时露出懊悔的神色,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终却只是讪讪地笑了笑。
赵婶也闻声从屋里探出头,脸色不太自然。
李铁柱没再多说,推着车走了。他知道,行动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
不到中午,李铁柱“说话算话”
“真跟厂里做上买卖了”
“当天就还钱”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小小的河西村和靠山屯。
那些昨天拒绝了他的村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又是后悔,又是羡慕。
而那些信任了他、拿到了现钱的村民,则成了他最好的活广告。
李铁柱回到家,将剩下的钱交给母亲。李母看着那实实在在的块票,听着儿子讲述还钱的经过,眼泪又流了下来,但这一次,是喜悦和扬眉吐气的泪。
“…好…好…咱家柱儿…说话算数…是好样的…”
信誉,就像一颗珍贵的种子,在这一天,被李铁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小心翼翼地种了下去。
虽然微小,却已破土而出。 未来的路,似乎因为这份沉甸甸的信誉,而变得宽敞了些许。
喜欢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