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学议事:三策连环稳战时
开武四年三月,料峭春寒尚未褪尽,燕京政学明伦堂内却气氛热烈。三十余名核心学员围聚沙盘,案上摊开的中原士族谱系、江南商贾财册与黄河流民舆图,将局势脉络勾勒得清晰可见。苏廉以竹尺轻点汴梁周边的世家大族聚居区,竹节叩击沙盘发出脆响:“赵光义能在汴梁负隅顽抗,全赖崔、卢、李、郑四大士族输血。这些门阀害怕燕朝均税法革除其特权,才会不惜代价维系赵氏残喘。若许以‘投降者田产尽保,既往不咎’,必能动摇其心志。”
“此举恐与均税法相悖?” 有学员蹙眉质疑。耶律文却抚掌反驳,身为契丹皇族后裔,他对权力博弈深有洞见:“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分化赵氏羽翼,待天下一统再徐图均税,总好过让士族与赵光义困兽犹斗,迟滞伐宋进程。”
经过整日激辩,“士族招降策” 终成定案:凡在宋军城破前归附的中原士族,可保留七成田产并免三年赋税;主动献粮献兵者,不仅能获封燕朝勋阶,子弟更可入政学深造。苏廉执笔撰写的《招降檄文》,字里行间既有怀柔之意,又暗藏雷霆之威:“赵氏气数将尽,燕朝一统乃天命所归;士族若冥顽不灵,城破之日田产充公,届时悔之晚矣。”
“伐宋国债策” 的商议更显精妙。针对江南富商因忌惮战事风险而囤积金银的心理,政学学员周默提出以盐引为抵押的方案:“燕朝盐铁官营,盐引既可兑换食盐,又能以 1:1.2 的比例兑换金钞,稳赚不赔。再许以子弟入学名额,定能打动这些商贾。” 此策一出,众人纷纷击节赞叹 —— 毕竟在乱世之中,盐引这种硬通货远比空泛的承诺更有说服力。
三日后《伐宋国债诏》颁布,江南商界应声而动。苏州盐商王氏豪掷十万两白银认购国债,只为换取子弟入政学的机会;杭州布商张氏捐粮五万石,换得 “从九品” 勋阶。短短半月,国债募集白银百万两、粮草三十万石,不仅充实了军需,更将江南富商与燕朝的利益紧紧绑定。
“流民治河策” 堪称妙手。黄河沿岸十万流民衣食无着,既是社会隐患,也是潜在劳动力。政学提出设立 “治河营”,流民每日修堤可获两斤米、半斤面,家眷能入临时粥棚,战后还可优先分得良田。此策既解决了流民安置问题,又加固了黄河堤坝,确保漕运畅通,为前线军需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
陈恪得知三策后,迅速调配资源:“治河营归转运司管辖,粮草从濮阳仓调拨;国债所得尽数投入军器生产。” 政学与后勤系统高效联动,中原士族暗通款曲,江南富商踊跃输资,黄河流民安心劳作,伐宋的大后方自此稳如磐石。
二、军学演阵:两步破宋定方略
与此同时,燕京军学沙盘室内,杨业、潘美、曹元显等将领正围绕巨大的中原沙盘推演伐宋战术。汴梁被红笔醒目圈出,洛阳、陈留、濮阳等战略要地插满黑白棋子,宛如一幅浓缩的战争画卷。
“汴梁城高池深,十万精兵驻守,强攻必然伤亡惨重。” 潘美指着沙盘分析道,“不如先取洛阳。此地乃汴梁左臂,掌控河南粮道,又是士族盘踞之地。拿下洛阳,既能切断汴梁粮草,又可震慑士族,使其不敢再助赵氏。”
杨业深以为然,将白棋郑重置于洛阳:“洛阳仅有三万宋军,且多为老弱。我军派丙字军三万、丁字军两万,辅以五千辆载满轰天雷的战车,五日之内必能破城。” 他还提出 “围三缺一” 之计:“只围东、西、北三门,放南门生路。败逃宋军定会将燕军火器威力传至汴梁,动摇敌军军心。”
首步取洛阳的计划顺利通过,第二步攻汴梁却引发争论。有人主张围困消耗,有人提议夜袭城门,曹元显却另有奇谋:“汴梁虽多老弱,但三十万守军困守日久,围困耗时太长;夜袭也难防敌军戒备。不如用改良后的铁罐轰天雷轰塌城墙。两百丈外可炸塌三丈土墙,只要加大投射数量,定能撕开缺口。”
他当场命人抬出汴梁城墙模型演示,十具轰天雷齐发,模型轰然倒塌,缺口足以容纳两队士兵同时冲锋。“攻打洛阳时,正好测试轰天雷威力,调整投射参数。” 曹元显补充道,“同时派戊字军驻守陈留,阻断山东援军;己字军巡弋黄河,封锁宋军水师。”
柴熙诲深思熟虑后拍板:“就依‘先取洛阳,再炸汴梁’两步执行!杨业任西路军主帅,率丙、丁二军主攻洛阳;潘美为东路军主帅,率己、庚二军扼守黄河、截断粮道;曹元显统领中军,率天策亲军及甲、乙二军,待洛阳得手后直取汴梁!”
军学随即制定精密作战计划:四月初一,东路军自濮阳进发;十五日前攻克洛阳,休整五日;二十日中军自洛阳挥师汴梁,西路军全程保障粮道与侧翼安全。将领们领命回营,神机军迅速集结,连发火弩、轰天雷等火器也开始源源不断运往一线。
三、各方反应:赵氏慌乱士族摇
消息传至汴梁,赵光义怒摔玉盏,质问赵普:“你不是说士族忠心可恃?不是说汴梁固若金汤?如今如何是好!” 赵普强作镇定:“当务之急是加固洛阳防线,许士族永免赋税以安其心。” 可他心知肚明,汴梁粮草将尽,连宫廷用度都在缩减,所谓 “永免赋税” 不过是画饼充饥。
事实印证了他的担忧。崔氏家主拒见宋使,只托管家传话:“若燕军能保我田产,崔氏愿守中立。” 其他士族纷纷效仿,再无往日献粮助战的热忱。
黄河岸边的治河营里,流民王二柱捧着热粥,望着燕军操练的身影感慨:“三个月前我还在汴梁城外挨饿,如今不仅能吃饱饭,还能给家人挣块田地。燕军要是打过来,俺就跟着修堤,再也不想饿肚子了。” 这番话道出了万千流民的心声。
燕京政学内,苏廉整理着士族密信,耶律文核算国债账目。“洛阳一破,招降策必将威力倍增。” 苏廉笑道,“届时汴梁士族定会争相献城,赵光义必成孤家寡人。” 耶律文点头:“军学开疆拓土,政学治国安邦,此乃帝国双璧之道。”
军学沙盘室里,杨业仔细检查东路军火器配置:“每队配备五十具车载轰天雷、两百支连发火弩,足以横扫洛阳宋军。” 潘美则在部署黄河防线:“战船皆已装备轰天雷,宋军水师胆敢来犯,定叫他们葬身河底。”
柴熙诲登上紫宸殿了望塔,眺望南方。他想起陈琅 “天下一统乃大势所趋” 的论断,想起陈恪日夜操劳的后勤调度,想起政学军学的默契配合,心中豪情万丈:“一统天下,就在今朝!”
四月初一,濮阳城下,杨业挥动令旗:“攻克洛阳,直捣汴梁,定鼎天下!” 三万神机军齐声呐喊,声震河岳。连发火弩在朝阳下寒光闪烁,轰天雷的铁罐泛着冷冽光泽,这支装备精良、后勤无忧、后防稳固的大军,正踏着铿锵步伐,向着统一大业昂首进发。
喜欢大周皇商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周皇商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