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天刚蒙蒙亮,漕渠北段的闸门就传来 “吱呀” 声。张老汉扛着锄头走来,手里攥着护渠队的轮值表,先弯腰摸了摸闸门木轴 —— 昨日涂的桐油还润着,没有一丝卡顿。他掏出哨子别在腰间,按章程绕着闸门走了一圈,见水位平稳,才在轮值表上画了个 “安” 字。
“张爷爷!” 赵江月的声音从渠边传来,孩子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记漕渠笔记的本子和半块枣泥糕,“我跟爹爹来查南段的麦苗,顺路给你带了常嬷嬷做的糕!”
张老汉接过枣泥糕,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甜香漫开:“好吃!江月有心了。你娘当年也常给守闸门的人送吃食,说‘守渠人辛苦,得吃口热的’,跟你现在一模一样。”
赵江月眼睛一亮,立刻翻开小本子:“我要把这个记下来!娘的事,我都想记住。” 他笔尖飞快划过纸页,写下 “娘常给守渠人送吃食”,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糕点图案。
赵正跟在后面,手里拿着老梅整理的漕渠密道清淤清单,对张老汉道:“今日让护渠队南段的人多留意麦苗,昨晚下了场小雨,看看排水沟通不通畅。”
“放心吧赵大人!” 张老汉拍着胸脯,“俺已经让人去看了,排水沟没堵,麦子长得精神着呢!”
两人往南段走时,柳萱正蹲在田埂上,跟护渠队的百姓核对新麦种的长势。她手里拿着穗子,比对账本上的记录:“这西域麦种比咱们本地的长得快,再过半个月就能分蘖,到时候得再松松土。”
“柳娘子,这都是托你和赵大人的福!” 百姓笑着说,“还有蓁蓁姑娘,若不是她当年护着漕渠,咱们哪有这么好的地种粮。”
柳萱抬头,望着不远处的祠坛,轻声道:“姐姐当年盼的就是百姓有粮吃、有安稳日子过,现在总算实现了。”
赵江月跑过来,举着小本子给柳萱看:“柳姨姨,我记了娘给守渠人送吃食的事!老梅爷爷还说,等会儿教我认高公公手记里的密道图纸呢。”
“好啊。” 柳萱帮孩子把本子理好,“认图纸时仔细些,你娘当年帮高公公看图纸,也看得格外认真。”
临近正午,老梅在祠坛主殿等着赵江月。供桌上的高力士手记摊开着,翻到画着密道图纸的一页。“你看,这是甲三暗渠的图纸,咱们之前清淤的地方就在这儿。” 老梅指着图纸上的红点,“你娘当年在这儿做了个标记,说‘此处易积碎石,需常清’,跟咱们现在做的一样。”
赵江月凑过去,手指轻轻点在红点上:“娘真厉害!我也要在我的本子上画这个标记,以后提醒大家常清碎石。”
萨琳娜这时来祠坛祭拜,手里捧着西域的葡萄干,放在供桌两侧:“这是商队新到的葡萄干,给蓁蓁姑娘和高公供上,也让他们尝尝西域的味道。” 她转头对赶来的赵正说,“商栈今日来了好多百姓,都说要借着漕渠的便利,跟西域做些小买卖,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赵正点头,目光落在供桌上的丈量尺 —— 那是柳蓁蓁当年用过的,尺身上的刻痕还清晰可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对蓁蓁和高公最好的告慰。”
夕阳西下时,护渠队的人陆续收工。赵江月牵着赵正和柳萱的手,往祠坛旁的碑走去。他从布包里掏出小本子,对着碑轻声说:“娘,今日我认了密道图纸,还记了您给守渠人送吃食的事。张爷爷说我跟您一样心细,我以后会更努力护好漕渠的。”
柳萱蹲下身,帮孩子把落在碑前的野迎春扶好:“姐姐听到了,她肯定为你骄傲。”
赵正望着碑上的 “柳蓁蓁” 三个字,又看向漕渠上往来的漕船、田埂里的麦苗、祠坛前的百姓,轻声道:“蓁蓁,你看,漕渠安稳,百姓安乐,咱们会一直守着这一切,守着江月,守着你盼的太平。”
(第一百五十二章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