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脉相承
夜色如墨,将洛阳城白日里的喧嚣与焦灼尽数吞没。漕运司衙署后院临时辟出的静室内,只余一盏孤灯,映照着赵五疲惫而紧绷的侧脸,以及对面柳萱那沉静如水的面容。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艾草焚烧后的余味,以及从柳萱药箱中散出的、一种清苦微辛的草药香气,与她身上那极淡的、似有若无的雏菊冷香交织,奇异地将方才疫情现场的紧张躁动缓缓压了下去。
常嬷嬷已被屏退,门外有赵五的亲信把守。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以及桌案上那盏摇曳的灯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仿佛暗处蛰伏的鬼魅。
赵五的目光落在柳萱随身带来的那个半旧的藤编药箱上。箱盖开启,里面并非全是药材,一角整整齐齐叠放着一件浆洗得发白的青灰色道袍,袍角绣着一丛极精致的、用浅青色丝线勾勒的萱草花。道袍旁,是一个略小的布包。
柳萱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并未言语,只默默将那个小布包取出,置于灯下,指尖轻缓地解开系带。
布包摊开,里面的物件映入眼帘。赵五的呼吸骤然一窒。
最上面是一封泛黄的信笺,折叠处已磨损得厉害,墨迹是略显稚嫩却工整的楷书,开头便是“蓁蓁吾姊如晤…”下面压着半块雕刻着缠枝莲纹的羊脂玉佩,断口陈旧,纹路与他怀中那枚蓁蓁终日佩戴、最终随她长眠的另一半,严丝合缝!玉佩旁,还有一个小小的、用红线紧紧缠裹的布囊,依稀能看出里面是一缕用红绳系好的胎发。
柳萱的指尖轻轻拂过那封信,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穿透岁月尘埃的冰凉:“七岁那年,陕州兵乱,与家人失散。慌乱中,包裹被扯破,仅抢回这几样东西。后来被云游的清虚师太所救,带入终南山玉真观旁的一处小庵堂寄身。师太通医理,我便随她习字、学医,直至去岁师太仙去。听闻东都洛阳有疫,故而下山,想以此微末之技,略尽绵薄,亦想…或许能打听到些许家父家姊的消息。”
她抬起眼,目光清凌凌地看向赵五,那眸子里映着灯火,却深不见底,无悲无喜:“白日见大人,观大人神色有异,似从妾身容貌忆及故人。又听闻…大人曾任冯翊县尉,与家父…似有旧谊。故而冒昧,取出此物。大人…可识得此玉?”
赵五的手微微颤抖,他从怀中贴身处,缓缓取出一个同样质地的锦囊,倒出那半枚玉佩。两半玉佩在灯下轻轻合拢,缠枝莲纹路完美衔接,仿佛从未分离。
无需再多言。信物、容貌、身世、甚至那眉宇间与蓁蓁依稀相似的神韵…一切都有了答案。
巨大的酸楚与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攫住了赵五的心脏,堵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看着眼前这张与爱妻酷似却更为清减淡漠的脸庞,想到她幼年失怙、长于清寂山野、与青灯古卷为伴的经历,再想到蓁蓁生前偶尔提及失散幼妹时那难以掩饰的哀伤与遗憾…
“萱…萱姑娘…”他开口,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哽咽,“我…我是赵五。你的…姐夫。”
“姐夫”二字出口,仿佛有千钧之重,砸在寂静的室内,也砸在两人之间骤然缩短又骤然拉远的距离上。
柳萱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什么剧烈的情绪波动,只是那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如同被风吹动的蝶翼。她沉默了片刻,才轻轻应了一声:“嗯。”
没有痛哭失声,没有激动追问,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惊诧狂喜。只有这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出情绪的“嗯”。
这过分的平静,反而让赵五心头那股酸楚更甚,几乎化为实质的疼痛。他宁愿她哭,她问,她怨,也好过这般仿佛早已将红尘悲喜隔绝在外的沉寂。
“蓁蓁她…”赵五艰难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砂纸上磨过,“…她生前,无一日不惦念你。她总说,若能找到你,定要好好补偿你,看你穿最漂亮的衣裙,戴最好看的珠花…”
柳萱的目光低垂,落在合二为一的玉佩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粗糙的断口,良久,才轻声道:“阿姊…她…走得可安然?”
赵五闭上眼,睢阳血战、烈焰焚城、妻子临终前苍白却坚定的面容…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脑中翻涌,最终只化作沉重的一声:“…为护我与孩儿,她…走得很英勇。”
静,死一般的寂静在室内蔓延。灯花哔剥一声爆响,惊得人心头一跳。
柳萱的肩膀几不可察地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又归于平静。她抬起头,脸上依旧没有泪痕,只是那双清冷的眸子似乎比刚才更幽深了些,仿佛将所有的惊涛骇浪都压在了最深的水底。
“如此…便好。”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阿姊性子刚烈,必不愿苟且偷生。能护住想护之人,于她而言,便是最好归宿。”
她的话理智得近乎冷酷,却又精准地戳中了蓁蓁的性情,让赵五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他原本准备好的诸多安慰之词,在她这般反应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萱姑娘,”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如今既找到你,我…我定会替蓁蓁好生照顾你。你可愿随我回府?”
柳萱却缓缓摇了摇头:“大人好意,妾心领了。然妾乃方外之人,虽未正式出家,却早已习惯山野清静。此番下山,只为行医济世,疫情未除,妾不会离开流民安置之所。至于…小郎君,”她顿了顿,“待疫病平息,若有机缘,再见不迟。”
她的拒绝干脆利落,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疏离。赵五怔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与焦急。她是不愿接受他的照顾?还是…不信他?亦或是,她清修日久,早已断了尘缘之念?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卫压低声音的禀报:“大人,元载大人遣人送来帖子,言说明日欲在行辕设宴,为今日‘擒获投毒真凶、稳定洛阳民心’庆功,请您务必赏光。另…帖子中也提及,闻听有位柳姓神医妙手仁心,亦想一并请去,以示褒奖。”
赵五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元载的动作好快!庆功是假,试探是真!他竟连柳萱的姓氏都打听到了?还要一并请去?他想做什么?!
柳萱闻言,秀眉微蹙,看向赵五:“元载?便是白日那位御史中丞?”
“正是此人。”赵五语气凝重,“此人…心思深沉,手段狠辣,绝非善类。他此番邀请,恐非好意。萱娘,你万万不可前去。”
柳萱沉吟片刻,却道:“他既已知我存在,避而不见,反惹猜疑。何况,他名义上是为庆功褒奖,若断然拒绝,恐为大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
“无妨。”柳萱打断他,眼神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锐利的光,“妾虽山野之人,却也并非不谙世事。道观之中,亦非全然清净。他想见,便见。正好,妾也想看看,这位‘擒获真凶’的御史中丞,究竟是何等人物。”
她的语气淡然,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冷静与胆识。赵五看着她,仿佛透过那清冷的外表,看到了其下蕴藏的、与蓁蓁一脉相承的坚韧与智慧。
他忽然意识到,这位失散多年的小姨,绝非他想象中那般柔弱可欺,需要他全力庇护。她是一株生长在峭壁石缝间的萱草,历经风霜,自有其生存之道。
“既如此…”赵五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决断,“明日,我陪你同去。”
灯影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忽明忽暗。窗外,夜风掠过枯枝,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萱草已现,然风霜并未止歇。元载的宴席,或许正是下一场风暴的开端。
(第九十三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