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红袖添香
暮春三月,曲江池畔柳絮如雪,赵五手持都水监的勘验文书,立于新竣工的汴渠闸口前。
漕船如织,帆影蔽日,身后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身着胡服、面蒙轻纱的女子纵马而至,勒缰时露出一双琉璃般的异色瞳孔:“可是赵监丞?小女慕容芷,陇西慕容氏,有要事相求。”
汴渠疏浚工程告一段落,新闸口顺利通过验收,漕运效率显着提升,赵五在都水监的地位日益稳固。皇帝对其务实干练的作风颇为赏识,特许其“遇漕务要事,可直呈条陈”。这一日,赵五正在曲江池畔勘查一处拟建的新码头选址,思绪却不由得飘向远方——柳蓁蓁近日随母赴洛阳省亲,离别虽短,却让他平生几分牵挂。
正当他凝神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湖畔的宁静。只见一名女子纵马而至,身手矫健,至近前利落勒缰。她身着改良过的窄袖胡服,青丝高绾,以一根简单的木簪固定,面上覆着一层轻纱,仅露出一双清澈而略带异域风情的眼眸。
“可是赵监丞?”女子声音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小女慕容芷,陇西慕容氏之后。家兄慕容朗,现任陇右道肃州酒泉县令。今有要事,冒昧打扰,万望监丞援手!”
赵五心中微诧。陇西慕容氏,乃是北魏胡汉融合以来的关陇世家一支,虽非顶级门阀,但在军旅、边务方面颇有根基。此女能直呼其职,找到这僻静处,显然非等闲之辈。他拱手还礼:“正是赵某。慕容姑娘何事如此急切?但说无妨。”
慕容芷下马,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信纸边缘已有些磨损:“家兄月前递来急信,言及肃州境内,党河下游一段灌溉古渠年久失修,近年又逢干旱,沿线屯田军民饮水艰难,春耕恐误。州府钱粮拮据,上报工部请款,至今杳无音信。家兄素闻赵监丞精于水利,且得圣上信重,故特命小妹星夜兼程入京,恳请监丞在工部或陛下面前,为肃州水利美言一二,促成拨款!”
(唐代陇右道涵盖今甘肃、新疆部分地区,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其水利建设关乎边防稳固与商路畅通。)
赵五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信中所述党河古渠情况危急,确系民生要务。他沉吟片刻,问道:“慕容姑娘,此事关乎边陲安定,赵某自当尽力。然工部程序繁冗,非一日之功。不知慕容县令可有更详尽的渠图、预算及工役方案?”
慕容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监丞果然务实。渠图与初步方略,小妹已随身带来。”她从马鞍旁的革囊中取出一卷图纸,铺于旁边石上。图纸绘制精细,对古渠走向、损毁位置、需修缮的闸坝、预估土方量等,皆有清晰标注。
赵五仔细观看,发现其规划虽略显古朴,但根基扎实,显是深入了解当地情况之作。他结合自己前世所知的工程管理经验,指出几处可优化之处,如采用分段施工、以工代赈招募流民、利用当地材料降低成本等。慕容芷听得极为专注,不时发问,思维敏捷,对边地民情、物产极为熟稔,显是常随父兄历练所致。
一番交谈,赵五对此女胆识与见识颇为心折,答应即刻修书一封,连同慕容朗的文书及自己的建议,通过柳别驾的门路,直送工部水部司一位与柳家交好的郎中处,并抄送副本至李泌处,望其能在适当时机向皇帝提及此事。
此事虽为插曲,却让赵五结识了慕容芷这位兼具胡汉之风、爽朗果决的将门之女。此后数日,慕容芷为等候消息,暂留长安,偶遇都水监公务上的疑难,她竟也能从边地实务角度提出些许别具匠心的建议,令赵五颇受启发。两人之间,渐生一种超越寻常男女的知己之情。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段缘分亦悄然而至。这日,赵五受邀参加一位致仕翰林在家中举办的赏花诗会。此类雅集,乃长安文人士子交流唱和、展示才学的重要场合。赵五虽不长于诗词,但其漕运新策的名声已传遍士林,加之气质沉静,倒也引人注目。
诗会间隙,他在主人家藏书楼翻阅一册《水经注》孤本时,偶遇一位身着月白襦裙、气质娴雅的少女,正对着一幅《禹贡九州山川图》凝神细思。少女见赵五驻足,莞尔一笑,主动攀谈:“阁下可是近日士林盛传的赵监丞?小女苏琬,家父乃国子监司业苏瞻。久闻监丞精于河渠之务,适才见此古图,心有所惑,不知监丞可否指教?”
赵五见其谈吐不俗,且是清流官宦之家的才女,便客气回应。苏琬所问,乃是关于《禹贡》中“导河积石”与后世黄河河道变迁的关联,问题颇具深度。赵五虽非专攻经学,但结合水利实践与地理知识,倒也侃侃而谈,提出了些新鲜见解,认为“古今河道虽异,然治水之理相通,在于顺其性而导之”。
苏琬听得美目流转,深以为然。她自幼饱读诗书,尤爱地理方志,于水利一事亦有涉猎,只是困于闺阁,难得实务印证。赵五的见解,为她打开了新的视野。两人从《禹贡》谈到当下漕运,又从水利谈到史籍,言谈甚欢。苏琬学识渊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更兼心思细腻,常能发现赵五忽略的细节。赵五亦觉此女慧质兰心,堪称良师益友,对其颇为敬重。此后,苏琬常借兄长之名,递送一些她搜集到的前代水利文献的抄本或心得至都水监,对赵五工作助益良多。这份以文会友、惺惺相惜的情谊,在诗书往来中悄然滋长。
漕务之余,赵五亦需应酬。一日,他陪同一位户部官员前往西市查验一批新到的波斯玻璃器税费。在一位粟特富商的宅邸中,邂逅了商人之女萨琳娜。萨琳娜母亲是波斯舞姬,她继承了母亲的绝世容颜与能歌善舞的天赋,一双碧眼顾盼生辉,性格热情奔放。
宴饮间,主人邀萨琳娜献舞助兴。只见她赤足踏上地毯,随着胡旋舞的急管繁弦翩然起舞,身姿曼妙,裙裾飞扬,如一朵盛开的异域之花,满座皆惊。舞毕,萨琳娜落落大方地与宾客交谈,其言语直率,思维跳脱,对大唐风物充满好奇。
当得知赵五主管漕运,她竟问出一个令人瞠目的问题:“监丞大人,我听说大运河能通巨舟,那能否一直坐船到我的故乡波斯呢?” 问题天真,却触及了唐代对外水陆交通的极限。赵五耐心解释,说明漕运主要服务于帝国内部物资调配,远航波斯需依靠海上丝绸之路,并简要介绍了当时的海船技术与航线。萨琳娜听得入神,对赵五的“博学”钦佩不已。
此后,赵五因公务又与此粟特商人家族有数面之缘。萨琳娜总是最活跃的一个,她会热情地介绍西域特产,请教长安风俗,甚至玩笑般地要赵五教她写汉字。她的出现,如同一缕明媚的阳光,为赵五略显沉重枯燥的官场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鲜活气息。面对这份大胆直白的异域风情,赵五虽以礼相待,心中亦难免泛起微澜。
然而,花开数朵,各表一枝。与这几位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知己的交往,虽给赵五的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却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慕容芷之事,赵五鼎力相助,工部最终特批了一笔款项用于肃州渠工,慕容朗来信感激不尽。慕容芷完成使命,即将返回陇西,临行前,赠予赵五一柄精巧的西域匕首**为念,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赵监丞,山高水长,望有缘再会。”
苏琬的才学与静好,令赵五心折,两人诗文唱和,默契日深。但苏家乃清流门第,家规严谨,苏琬深知与赵五交往需恪守礼法,虽心生仰慕,却始终发乎情,止乎礼,最多只在诗文中含蓄地寄托些许情思。
萨琳娜的热情则更为外露,她不顾世俗眼光,几次主动邀约赵五参观市集,甚至托人送来波斯香料和亲手制作的胡饼。其父似乎也有意借此与这位朝廷新贵结交,让赵五颇感压力。
最令赵五心中牵挂的,仍是远在洛阳的柳蓁蓁。他定期去信,告知京城动态与漕务进展,字里行间,思念之情溢于纸上。柳蓁蓁的回信则一如既往的沉稳睿智,除了关切他的饮食起居,更提醒他“京城繁华,人心复杂,望郎君处事周详,勿授人以柄”,并隐约提及洛阳官场似有暗流涌动,与漕运旧利益团体或有牵连。
这一日,赵五同时收到了柳蓁蓁报平安的家书、慕容芷告别的口信、苏琬探讨《水经注》疑难的新诗笺,以及萨琳娜邀请观赏西域幻术的请帖。他独坐灯下,抚摸着柳蓁蓁信笺上熟悉的字迹,心中百感交集。这些女子,或侠义爽朗,或才情高洁,或热情似火,皆是他生命中意外的馈赠。然而,他深知,自己的根与未来,早已与那位聪慧坚韧、与他共历风雨的柳家千金紧密相连。
红袖添香,虽可解宦途寂寥;但初心不改,方是立身之本。 赵五收起纷繁的思绪,重新铺开图纸,将精力投入到他真正的使命——绘制帝国水网的宏伟蓝图之上。而所有的情感纠葛,都将是这条漫漫长路上,一道道需要他用心去度过的风景。
(第三十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