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十一月(公元190年11月)
洛阳城外,官道两旁,曾经的沃野千里,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
经历了无尽的战乱和董卓进京的乱政和劫掠。
田地彻底荒芜,杂草长得比人还高,深褐色的泥土上,偶尔能看到发黑的血迹和散落的白骨。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一根枯树枝,呆呆地望着自家的田埂。
那里,曾经是他和儿子挥洒汗水的地方。
而现在,儿子死在了西凉兵的屠刀下,不是当兵死的,而是被西凉军冒功杀良而死。
儿媳不知所踪,只留下一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小孙子,躲在他身后,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
老者的声音干涩沙哑,充满了绝望。
董卓虽退,但留下的,是一个被彻底掏空、流尽了血的河南尹。
没有了董卓军的劫掠,却迎来了更可怕的饥饿与死亡。
家家户户裸露身子在外,饿殍遍野,几近易子而食。
这便是洛阳周边最真实的写照。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时,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从东方传来。
大地在轻微颤动。
幸存的百姓们惊恐地抬起头,以为又是哪路兵马要来作乱。
他们下意识地抱紧孩子,躲进残破的屋角,眼中满是恐惧。
然而,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并非凶神恶恶的骑兵。
而是一支望不到尽头的车队。
无数辆大车,满载着高高堆起的麻袋,由健壮的挽马和民夫拉动,在官道上排成一条长龙。
车队的两侧,是队列整齐、军容肃穆的士兵。
他们身着刘景军的制式铠甲,手持长矛,目不斜视,身上没有一丝匪气,只有百战精兵的沉稳与锐利。
“是……是大将军的兵!”
有人认出了旗帜,颤抖着喊了出来。
车队在第一个村落前停下。
一名军官翻身下马,对着瑟瑟发抖的村民们朗声喊道:
“奉大将军刘景令!”
“自冀州调拨粮草百万石,救济河内、河南尹两郡百姓!”
“所有人,排好队,每户皆可领粮!”
话音落下,士兵们干脆利落地解开麻袋。
金黄的粟米、饱满的麦粒,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瞬间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浓郁的粮食香气,瞬间钻入每一个饥民的鼻腔。
整个世界,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粮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见过这么多粮食了。
“粮……粮食……”
一个妇人喃喃自语,随即,她猛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这哭声像一个信号。
下一刻,震天的欢呼与哭嚎声混杂在一起,冲破了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空的死气。
“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大将军万岁!大将军是活菩萨啊!”
百姓们疯了一样涌上前去,却被士兵们用身体组成的防线温和而坚定地拦住。
“不要挤!大家不要挤!”
“排好队,人人有份!老人孩子优先!”
军官们大声维持着秩序。
他们的声音洪亮,却不凶恶。
他们的动作有力,却不粗暴。
这与之前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西凉兵、乱兵,简直是天壤之别。
百姓们渐渐冷静下来,在士兵的引导下,自觉地排起了长队。
当第一斗温热的粟米倒进怀里时,那名老者浑浊的双眼,终于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他抱着粮食,跪在地上,朝着洛阳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除了粮食,车队上还运来了更多让百姓们看不懂的东西。
一车车码放整齐的黑色煤块,上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
“此乃蜂窝煤,大将军体恤各位乡亲临近冬日无柴取暖,特从常山调运而来。此物耐烧无烟,极其耐用。”
军官耐心地向众人解释。
还有堆积如山的包裹。
打开来,里面是厚实崭新的棉衣、棉被。
“每人一件棉衣,每户一床棉被!保证无人受冻!”
更有无数标注着“神种”字样的麻袋。
“此乃大将军寻来的高产神种,有麦种、粟种、豆种!待来年开春,分发给各位耕种,一亩更比三亩强!”
粮食、燃料、衣物、种子……
刘景的救援,不是简单的施舍,而是一整套从生存到生产的全方位救助计划。
当夜,河南尹的每一个村落,都升起了久违的炊烟。
温暖的蜂窝煤炉子在残破的屋里散发着热量。
孩子们穿着崭新的棉衣,小脸红扑扑的。
大人们喝着滚烫的米粥,虽然依旧清汤寡水,但那份踏实与希望,却胜过任何山珍海味。
刘景站在洛阳的城楼上,眺望着城外那星星点点的火光。
每一处光亮,都代表着一个家庭正在被拯救。
他内心深处,一股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意义。
不仅仅是争霸天下,更是要让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让这些在乱世中如同蝼蚁般挣扎的百姓,能活得像个人。
历史上,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胁百万军民西迁长安,导致司隶千里无人烟,河南尹、河内更是沦为人间地狱,十不存一。
而现在,自己不仅保住了洛阳,更重要的是,保住了这里的人口。
超过一百五十万的人口!
这些人,只要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给他们土地,给他们安稳。
他们爆发出的力量,将是无可估量的。
这,才是自己最坚实的根基,是任何世家豪族都无法比拟的底牌。
“传我将令!”
刘景转过身,声音沉稳而坚定。
“自明日起,于河内、河南尹两郡,推行新政!”
第二天,一纸由大将军府颁布的公告,贴满了所有郡县乡亭。
“奉大将军令:”
“一,两郡之内,所有田亩,免除一年赋税、田租!并且按照左冀州模式实施均田新政。”
“二,以工代赈!凡无地无业者,皆可到官府报名,参与修路、筑渠、开垦荒地!每日管三餐,另发工钱!”
消息一出,整个两郡彻底沸腾了。
免税!
还给活干,给饭吃,给钱拿!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大将军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走走走!去报名!给大将军干活,浑身都是劲儿!”
原本死气沉沉的乡野,瞬间被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成千上万的流民,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大军。
在刘景军的组织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驰道开始延伸,一座座淤塞的水渠被重新疏通。
大片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等待着来年春播。
与此同时,另一支特殊的队伍,也开进了各个村落。
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长袍,背着药箱,为首的,正是神医华佗。
“大将军有令,医曹所属,于各乡设立临时的免费医馆!”
“整整实行半年时间,所有百姓,无论伤病,皆可免费就诊!免费领药!”
华佗的弟子们在村口搭起帐篷,支起桌子,开始为百姓们诊治。
他们用清澈的酒精为伤口消毒,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他们熬制防疫的汤药,分发给每一个人,教导大家要用蜂窝煤烧开水、勤洗手。
战乱之后,最可怕的不是饥荒,而是瘟疫。
刘景深知这一点。
华佗和他带领的这支医疗队,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瘟疫的阴影,死死地挡在了两郡之外。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