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时间·第1612日。
黎明前的火星,静得出奇。
天空泛着一抹深红,星光稀薄,
薄雾如梦,笼罩在地平线的尽头。
而在那雾层之上,
一场关乎星球命运的实验——正在进行。
曙光城上空,三十七枚银白色的轨道卫星缓缓排开阵列。
它们的外壳闪着淡蓝的冷光,
表面环绕着微弱的电弧——
那是超导线圈在通电时释放的量子磁流。
伍思辰站在地面指挥中心,
注视着那片即将被点亮的轨道带。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稳,
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庄严:
“启动——磁场补偿系统原型。”
一声令下,
三十七枚超导卫星的环形结构同时点亮。
电流沿着超导环流动,
离子喷流同步开启,
带动磁通量在轨道层内形成闭环。
瞬间,一道看不见的能量场蔓延开来。
红色的天空中闪过一丝淡蓝的弧光,
磁力线在轨道上空交织成微弱的波纹。
那是一层人造磁盾。
它不厚,也不完美。
但它的存在——
让火星的大气层第一次被“握”在了手中。
科研中心的数据开始狂飙。
等离子仪表读数稳定上升,
高能粒子入射率下降17%,
辐射值——下降到安全线以内。
科研官几乎喊了出来:
“主任!磁场补偿成功!辐射屏障形成!”
全场沸腾。
欢呼声在控制中心爆炸,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火星,终于有了“天空的保护伞”。
伍思辰仍然注视着屏幕,
看着那组逐渐趋于平稳的磁通曲线。
他低声说道:
“我们……给这颗星球,
补上了它遗失的心跳。”
火星曾经有过磁场。
但在四十亿年前,那颗星球的核心冷却,
液态金属凝固,磁流消失,
大气被太阳风撕裂,海洋蒸发,生命湮灭。
而今天,
人类用超导与离子风,
重新让磁场回到天空。
轨道镜阵反射的光在磁盾上闪烁出微弱的弧形光带,
像极了一道人造极光。
科研官轻声道:
“主任,它……真的能护住我们吗?”
伍思辰淡淡一笑:
“只要磁线能抵挡太阳风,
水就能留下。
只要水留下,生命就不会走。”
地表实验同步展开。
液态水样被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高能辐射模拟仪连续运行72小时,
结果——无明显蒸发、无分解反应。
那意味着,
这层磁场屏障,
真的能让火星的水——
长久地存在。
“主任,生命孢子可以进行第二阶段释放。”
科研官汇报时,声音几乎带着颤抖。
伍思辰点头,
“可以开始了。
有了磁场,它们终于有了家。”
地球收到信号时,已经是深夜。
各大媒体头条齐齐变更。
《人类重建磁场:火星迎来自己的天空》
《大夏科研团队制造“人造磁盾”,成功抵御太阳风》
《地球第二颗有磁场的星球出现》
新闻主播的声音带着颤抖:
“这意味着火星的大气层将不会再被剥离,
意味着液态水、氧气、生命,
可以在这颗星球上——永久存在。”
伦敦的物理学家沉默良久,
喃喃道:
“他们在做上帝放弃的事。”
华盛顿会议室的气氛凝重。
总统盯着屏幕上的蓝色磁弧,
声音低沉:
“他们用磁场,重新圈起了一颗星球。”
大夏的网络彻底爆炸。
全民狂欢。
社交媒体上,
#火星磁场重启#
#人类给星球披上盔甲#
#伍思辰是造星者#
刷屏无数。
评论区一片热泪与欢呼。
“地球有天,火星有盾!”
“我们让风止步于红色天空!”
“这不是科学,这是信仰!”
一位年迈的航天老专家含泪说道:
“当磁场重新出现,
那不只是科学意义——
那是文明在替宇宙修复自己的伤口。”
火星的夜空下,
曙光城外的天穹泛起一道淡淡的光弧。
那是磁场与太阳风摩擦产生的能量辉光——
火星的第一场极光。
伍思辰站在观景平台上,
仰望那片渐变的天幕,
目光深邃如夜。
“火星的心,跳了。”
他轻声说道,
“它有了自己的天空,
自己的呼吸,
还有……自己的未来。”
风掠过他身侧,带着温润的气息。
那是磁场屏障下的空气流动,
安稳、柔和、带着新生的味道。
红色星球,
第一次——有了归属的安宁。
那一夜,
火星的上空出现了一道淡蓝色的弧光。
起初,天文学家以为那是太阳风与大气的反射现象,
可当光谱分析数据传回地球——
他们全都沉默了。
那不是自然现象。
那是——人造磁场。
伦敦时间凌晨两点,《bbc》突发新闻。
主播脸色苍白,手中报告微微颤抖。
“各位观众,请注意,
来自火星的最新观测数据已被确认。
大夏科研团队——
成功在火星轨道制造出局部磁屏障。”
画面切换,
那抹环绕火星的蓝色弧光在屏幕上缓缓旋转。
仿佛一层透明的护盾,
在红色星球与宇宙之间延展。
嘉宾席上,一位天体物理教授捂着额头,
声音近乎颤抖:
“这意味着他们做到了……
我们几十年来连理论都不敢写完的事。
他们在火星——重建磁场。”
演播室一片死寂。
主持人哑声问:
“教授,这在科学上……可能吗?”
老教授苦笑,
“如果在地球,是不可能的。
但他们在火星上——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巴黎,《费加罗报》头版通栏标题:
《他们给火星披上了盔甲》
副标题更像是一声叹息:
“四十亿年前,火星失去了磁场与海洋。
四十亿年后,
人类在东方,让它重新拥有天空。”
法国国家航天中心的会议室里,
所有人盯着卫星光谱数据。
磁通曲线稳定成环,
太阳风偏折角度上升至18度。
工程总监低声道:
“这不是屏障……这是护盾。”
有人喃喃接话:
“他们让太阳风——
绕开了整颗星球。”
柏林科学周的会场被人潮淹没。
本该举行的“欧洲气候项目展示”,
被临时改为“火星磁场会议”。
一位德国科学家站在讲台前,
表情麻木地指着幻灯片:
“这道弧光不是偶然,
它由三十七个轨道超导环构成,
每个环带有离子喷流调控系统。
它们在火星低轨形成封闭磁流,
能将高能粒子反射出轨道层外。”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我为国家献科技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