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的灯光很亮,照在脸上有些发烫。我站在台侧,手指捏着奖杯底座,掌心微微出汗。
江逾白坐在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西装领带整齐,坐姿笔直。他没有看别人,一直看着我。
半小时前,我们还在车里。他把车停在会场后门,没急着下车,只是转头问我:“紧张吗?”
我说不紧张是假的。这种场合,聚光灯打下来,台下几百双眼睛盯着,换谁都会心跳加快。
但他只是点点头,说:“你上去的时候,我会看着你。”
现在我站上了领奖台。主持人念完获奖名单,掌声响起,我接过奖杯,走向发言席。
致辞稿是提前准备好的。我低头看了一眼纸页,上面写着感谢团队、客户、评审的话。这些都是该说的,也必须说。
可当我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江逾白脸上的时候,喉咙突然有点堵。
我想起昨天晚上,他陪我在家试讲稿子。我说到一半卡住,烦躁地把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他捡起来展平,重新递给我,说:“不用背得一字不差,你想说什么就说。”
我还记得他说这话时的样子——眉眼平静,语气轻,但每个字都稳稳落进我心里。
于是此刻,我放下讲稿,对着话筒开口。
“谢谢大家。”我说,“这个奖属于整个团队,也属于一个我一直没正式感谢过的人。”
台下安静了些。镜头转向我,闪光灯开始频繁亮起。
我深吸一口气。
“我要感谢我的系统外挂。”
全场静了一瞬。
有人低声说话,后排传来几声轻笑。评委席上一位女士皱了眉,旁边的人交头接耳。
我知道这个词听起来奇怪。在一个严肃的国际奖项现场,说“系统外挂”,像是在开玩笑,甚至可能让人误会我在暗示什么技术手段或作弊工具。
但我没停下。
“很多人不知道,我其实不太会表达。以前遇到事,总是躲开,不想说话,也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小组作业被排挤,项目提案被打回,我都习惯了一个人扛。”
我的声音渐渐稳了下来。
“但从某一天开始,我发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比如,我敢主动跟人打招呼;敢在会议上提出想法;甚至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竟然能在一群人面前站着不动,说完一整段话。”
我顿了顿,看向江逾白。
他依旧坐着,没有动,但眼神变了。不再是那种克制的沉静,而是慢慢透出一点光。
“后来我才明白,不是我突然变勇敢了,而是有个人一直在背后推我。他让我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借支笔、问一句‘今天吃饭了吗’、在他路过时抬头看他一眼。”
台下的笑声消失了。
“这些事看起来很小,但我每做一次,心里就多一点力气。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我也能被人喜欢,也能好好说话,也能站在这里,拿奖。”
我停了一下。
“所以我说的‘系统外挂’,不是程序,也不是AI。他是真实存在的人。十年来,他记下了我所有没注意到的瞬间:我在图书馆趴着睡着的样子,课间咬笔头发呆的模样,还有一次……我站在樱花树下,自言自语说‘今天江逾白没来,有点无聊’。”
最后一个字落下,全场彻底安静。
就在这时,大屏幕忽然闪动。
画面出现,黑白影像,带着时间戳。
第一个镜头:大学图书馆角落,下午三点十七分。我趴在桌上睡觉,刘海垂下来遮住半张脸。一只手轻轻把书往旁边挪了挪,避免掉下去惊醒我。那只手戴着黑色表带的手表。
第二个镜头:教学楼走廊,阳光斜照。我站在饮水机前接水,袖口蹭到了水渍。一张纸巾递过来,我没抬头,顺手接过。镜头拉远,递纸的人是江逾白,他站在我身后半步,目光落在我手上。
第三个镜头:雨天,校门口。我没带伞,在屋檐下等车。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路边,车窗降下,露出他的脸。他不说一句话,只是把伞从车里拿出来,撑开递给我。我愣了一下才接住。
接着是一段录音片段播放。
背景音嘈杂,像是教室刚下课。我的声音很轻,带着点失落:“今天江逾白没来上课……感觉这节课特别长。”
画面切到监控视角——那天的教室后门,江逾白其实站在拐角处。他听见了这句话,低头看了眼手表,然后转身走开。但他没有离开教学楼,而是去了教师办公室,帮任课老师整理了一份下周要用的资料,只为了第二天能正常出现在课堂上。
影像继续播放。
有我发烧请假那天,他绕路去便利店买退烧贴,放在班主任桌上,留言写“请交给林溪”;
有我比赛失利,在操场边坐着发呆,他默默坐到旁边,把一瓶温水塞进我手里;
还有我毕业典礼那天,人群散去,我独自走在台阶上,回头望了一眼空荡荡的礼堂。镜头一转,礼堂二楼窗口,他一直站在那里,直到我走远。
一段段画面,像拼图一样,把我以为无人知晓的日子,全都连了起来。
台下开始有人小声抽泣。前排一位女评委抬手擦了眼角。
我站在台上,手握奖杯,视线模糊。
江逾白终于站起身。
他没有看镜头,也没有理会周围人的反应,只是朝我伸出手。
我没有迟疑,走下台阶,穿过人群之间的通道,走到他面前。
他的手很稳,握住我的手腕,把我拉近。
我们面对面站着,距离很近,近到我能看见他睫毛颤了一下。
全场寂静。
有人举起手机拍摄,有人站起来鼓掌,声音由零星变成一片。
但我听不清。
我只知道,他的手掌贴着我的,温度很高。
他开口了,声音不大,但清晰。
“你说的任务系统……是真的吧?”
我点头。
“每次完成,都会得分。”
“那你现在有多少分了?”
我看着他,忽然笑了。
“刚好够解锁全部记忆。”
他嘴角动了动,似要说什么。
这时,大屏幕最后一帧定格:十年前的樱花道上,少年模样的他站在树影里,手里拿着一本笔记,写下一行字。
镜头推进,字迹显现:
“目标人物:林溪。今日互动任务——目光接触三秒。失败。明日继续。”
喜欢告白指令请签收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告白指令请签收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