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刚漫进静心金坊,何静就把云染染的老银镯摆在工作台中央,旁边放着非遗老师寄来的珐琅料和掐丝小样。
刘知非拎着刚买的新鲜菜走进来,手里还攥着个油纸包——是朱雀特意让他带来的芝麻糖,说何静做细活费脑子,垫垫肚子。
“还在琢磨呢?”刘知非把菜放在角落,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看你这一下午没挪窝,眼都快贴到银镯上了。”
何静侧头蹭了蹭他的手,指尖还捏着根0.3mm的细银丝:“刚把缠枝纹的掐丝小样弯好,你看,比上次画的草图柔多了,一诺说的弧度果然对,这样填珐琅后,花瓣能更灵动。”
她拿起银片上的掐丝小样,对着光给刘知非看,银丝弯出的缠枝莲藤蔓转折处带着浅浅的卷,像风吹过的弧度。
刘知非凑过来看,点头说:“比之前规整的纹路有灵气多了,民国老首饰的韵味就是这点‘不刻意’。对了,我问了非遗老师,他说填珐琅时,第一层色要薄,烧完再补第二层,颜色才均匀,别贪多。”
“记着呢,”何静放下银丝,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刚给云姐发了掐丝小样的照片,她说明天过来确认,没问题就开始粘丝。对了,妈让你带的芝麻糖呢?确实有点饿了。”
刘知非笑着从兜里掏出油纸包,递给她:“妈说这是她今天刚炒的芝麻,自己熬的糖,比外面买的香。她还说,等你把银镯的珐琅烧好,让你带回去给她看看,说想重温下当年太奶奶那只镯子的样子。”
何静拆开油纸包,咬了口芝麻糖,甜香瞬间漫开:“还是妈做的好吃。说起太奶奶的镯子,我突然想起,当年妈教我錾刻时,总说‘老首饰的魂,在纹路里,也在匠人的耐心里’,现在才算真懂——这掐丝珐琅,比錾刻还磨人,一根银丝弯错一点,整个花纹就歪了。”
正说着,门帘被轻轻推开,朱雀拎着个保温桶走进来,身上还带着点晚风的凉意:“刚路过,就听见你们说话,进来坐会儿。”
“妈,你怎么来了?”何静赶紧起身,接过保温桶,“这么晚了还跑一趟。”
朱雀坐在小凳上,看着工作台上的老银镯和掐丝小样,眼里满是欣慰:“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给你们炖了点银耳羹,补补身子。你这掐丝做得不错,比我当年见的老镯子还细。”
“还是妈教得好,”何静笑着说,“当年你教我认银料、辨纹路,现在做老银修复,都用得上。对了,云姐这镯子要嵌两颗小米粒珍珠,你说嵌在藤蔓转折处,会不会比花心好看?”
朱雀拿起银镯,指尖拂过内侧的刻字:“嵌藤蔓上好!花心用金黄珐琅料填满,已经够亮了,珍珠嵌在藤蔓上,像露水珠,灵动。当年你太奶奶那只镯子,珍珠就嵌在藤蔓上,我还记得,阳光一照,珍珠闪着光,好看得很。”
刘知非给朱雀倒了杯温水:“妈,您还记得当年那只镯子的珐琅彩,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细节?比如颜色有没有渐变,纹路有没有断茬?”
“有渐变!”朱雀眼睛一亮,“花瓣边缘是浅红,中间是深红,像真花似的;叶子也是,边缘浅绿,中间深绿,有层次感。你填珐琅时,也可以试试,第一层薄涂浅色,第二层在中间加深色,烧出来就有渐变了。”
何静赶紧拿出纸笔,把细节记下来:“太好了!之前还愁颜色太单调,这样一来,花纹就立体多了。妈,还是您记性好,这些细节,云姐都没说呢。”
朱雀笑着摆手:“老了,就记这些老事儿清楚。你做这活,别着急,慢慢来,就像熬银耳羹,火候到了,味道才好。你爸刚才还问,你这镯子啥时候做好,他也想看看。”
“快了,”何静说,“云姐明天确认完,粘丝、填色、烧制,二十天差不多能好。等做好了,第一时间带回去给你们看。”
朱雀喝了口温水,看着何静和刘知非,眼里满是暖意:“你们俩现在做的这些,比啥都强——既能守住老手艺,又能帮人圆念想。当年我开小首饰铺时,就盼着你能把这手艺传下去,现在不仅传下来了,还做得这么好,放心了。”
刘知非握着何静的手,笑着说:“妈,您放心,以后我们会把老银修复和掐丝珐琅做得更精,还要跟一诺合作,把非遗手艺传得更远。”
夜色渐深,朱雀坐了会儿,便起身要走:“不打扰你们干活了,银耳羹趁热喝,别凉了。记得别熬太晚,身子要紧。”
送走朱雀,何静和刘知非坐在工作台前,喝着银耳羹,看着桌上的老银镯和掐丝小样,心里满是踏实。
“妈说得对,”何静轻声说,“老手艺的魂,在耐心里。这银镯虽然磨人,但每一步做好了,心里就特别敞亮。”
刘知非点头,帮她整理好珐琅料:“慢慢来,咱们不急。等这单做好,以后静心金坊的老银修复和掐丝珐琅,肯定能打出名气。以后你教韩枚做珐琅,她的闲鱼小店,又能多些好东西。”
何静拿起银丝,重新凑近台灯,眼神专注:“嗯!现在就盼着明天云姐确认没问题,赶紧开始粘丝。等珐琅烧好,这只镯子,肯定能让云姐和她妈满意。”
台灯的暖光洒在工作台上,老银镯泛着温润的光,掐丝小样的藤蔓蜿蜒,珐琅料的红、绿、金摆得整齐。
何静捏着细银丝,一点点调整着藤蔓的弧度,刘知非坐在旁边,帮她递工具、记细节——没有喧嚣,只有彼此的陪伴和对匠心的坚守,这就是静心金坊最温暖的模样,也是手艺传承最踏实的节奏。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萌宠特攻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