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把工具箱推到台子中间,说了句“今晚别碰三号接口”,转身就往值班台走。
陈浩靠在门框上,手里捏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他咬了一口,含糊地说:“明天开始,咱们自己先查一遍。”
苏珊抬头:“查什么?”
“查我们自己。”陈浩咽下那口干粮,“别人搞他们的效率制度,我们不能光看热闹。咱这套跑顺了,也得知道哪根线松了,哪个轮子卡着。”
娜娜站在终端前,屏幕刚收完文化观察周的反馈报告。她转过身:“建议启动内部运行评估。数据可追溯,问题可归类。”
“就这意思。”陈浩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文化兼容性测试”旁边写下一行字:**内部隐患排查启动**。
没人说话。
卡尔抱着胳膊靠墙站着:“最近活儿都按时交了,水电没断,饭也没少做,查啥?”
“就是因为看着没事。”陈浩指了指日志屏,“上个月修排水管那次,三个组来回问谁负责,等确认清楚,水已经漫到种植区了。”
苏珊点头:“那天我申请消毒剂,审批卡了六小时。后来才知道,签字的人去换岗了,没人替。”
“流程是死的。”卡尔说,“人是活的。但活人总被死流程绊住。”
娜娜调出任务记录面板。屏幕上跳出几组数字。
“过去三十天,物资申领平均耗时增加四成。跨组协作响应延迟两成七。三项维修任务因信息未同步返工。”
她顿了顿:“系统标记为‘轻度运转不畅’,但持续恶化。”
陈浩敲了敲白板:“不是要追责,是想看看哪儿堵了。咱们现在能合作,外面有人盯着,自己再出岔子,那就真成笑话了。”
苏珊站起来:“我去净水组聊聊。那边最近老抱怨滤芯更换慢。”
“我和维修组走一趟。”卡尔抓起工具箱,“他们有事不爱说,得逼出来。”
“我协调信息收集。”娜娜打开新界面,“所有反馈匿名录入,分类归档,不记名,不问责。”
陈浩叼着笔帽:“散了,明天这时候回来报结果。”
第二天早上,苏珊带回一叠手写记录。
“净水组每月申领三次滤芯,每次都要填四张表,找三个负责人签字。最离谱的是,审批人不知道库存还有多少,全靠申请人自己报。”
“这不是审批,是猜谜。”陈浩翻着纸页,“谁能保证每次都记得报备?”
娜娜把内容扫进系统,生成一张流程图。从申请到发放,横跨五个环节,涉及四个岗位。
“理论上需要十二小时完成,实际平均耗时三十八小时。”
“比理论慢三倍。”陈浩笑了一声,“还好我们没拿这个去投标,不然早赔死了。”
卡尔那边更直接。他甩出一张照片,扳手插在维修车引擎盖上,旁边贴着便签:**应急借用,请勿移动——b组李强**。
“这把扳手是专用的,全基地就两把。上周被A组拿走修发电机,没打招呼。我们去拆泵的时候找不到,只能临时改方案。”
“这不是工具不够。”苏珊看了照片一眼,“是信息不通。”
娜娜快速录入案例,系统自动生成问题清单。一共十七条,集中在三类:职责模糊、信息延迟、审批冗长。
“比如电力巡检,记录显示每日巡查两次。但实际交接班时,只有口头交代,无书面留存。一旦出事,责任无法追溯。”
“还有种植区施肥,说是按周期来,但没人统一调度。上次氮肥过量,差点烧死整片菜苗。”
陈浩听着,慢慢把笔帽咬扁了。
“咱们以为大家各管一摊,其实全是靠人情撑着。谁勤快点,多跑两趟;谁脾气好,多担待点。可人总有疏忽,情绪也有低落的时候。”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画了个圈。
“现在合作开始了,项目要上马,人要加进来。要是还这么乱,别说发展,不出事故就不错了。”
“所以这次整改,不为别的。”他盯着三人,“只为别让自己绊倒。”
会议重新开始。
娜娜列出五项优先处理的问题:
一、跨组协作无固定沟通机制;
二、应急物资申领流程过长;
三、新人缺乏明确带教责任人;
四、基础运行数据查阅受限;
五、维修与调度信息不同步。
“这些问题不解决,哪怕对方技术再先进,我们也接不住。”
苏珊举手:“我建议每天设十分钟协调会。各组派一人到场,只讲三件事:当前卡点、急需支援、明日计划。”
“短,准,快。”卡尔点头,“比写报告实在。”
“可以。”陈浩记下来,“放在早班前,雷打不动。”
第二条关于应急物资,争议最大。
“现在所有重要工具和耗材都要审批才能动用。”卡尔说,“可抢修时等批条,黄花菜都凉了。”
“但放开又怕滥用。”苏珊皱眉,“之前有人顺手拿走两瓶密封胶当私用,后来查了好几天。”
娜娜提出折中方案:“设立应急直取通道。特定物资标注红色标签,取用需登记姓名和时间,系统自动记录,二十四小时内补交简要用途说明。”
“滥用的追责,急用的不卡。”陈浩笑了,“行,就这么定。”
第三条是新人带教。
“现在新人来了,谁有空谁带两句。”苏珊说,“结果就是会的越会,不会的一直不会。”
“必须指定责任人。”陈浩说,“每个新人都配一个导师,签三个月责任期。教得好有奖励,放任不管要扣分。”
“扣分?”卡尔挑眉,“你开始搞KpI了?”
“我不懂KpI。”陈浩咧嘴,“我就知道,谁带的人出了事,谁得一起扛。”
第四条是数据权限。
目前只有核心成员能查看能源、水源、结构安全等关键数据。
“普通成员只知道自己的活儿。”娜娜说,“但很多问题恰恰出现在交叉区域。”
“比如电力组不知道净水机什么时候启动,结果负载突增,跳闸。”
“那就开。”陈浩一挥手,“非密级数据全部开放。看不懂的,安排每周一次科普课,娜娜主讲。”
“我已准备基础教程模块。”娜娜平静地说,“包含图表解读与预警识别。”
最后一条是维修信息同步。
卡尔拿出一份手绘的日志表:“我们现在靠纸质登记,经常漏记。建议上电子看板,所有任务实时更新,状态颜色区分——绿色进行中,黄色待处理,红色延误。”
“还能设提醒。”苏珊补充,“超时自动通知负责人。”
“行。”陈浩拍板,“先在净水组试点简化申领流程,三天看效果。同时上线电子任务看板,覆盖所有维修任务。”
他转向娜娜:“做个改进跟踪表,每项任务标进度,红黄绿三色管理。”
“已生成《内部安全评估报告V1.0》。”娜娜点击确认,“上传至公共知识库,全员可查。”
苏珊开始整理反馈记录,准备移交给下一班次跟进。
卡尔检查完最后一台设备的日志,把工具箱放回原位。他顺手拉开侧袋,摸出一张旧便签,看了看,又塞了回去。
陈浩站在白板前,拿起绿色记号笔,在“隐患排查”那一栏画了个勾。
“总算把自家地基扫一扫了。”他说。
通讯器突然响了。
娜娜看了一眼:“外部信号接入请求。”
“这时候?”陈浩皱眉,“接进来。”
画面亮起,没有声音。
屏幕上是一个人影,站在门外,穿着没见过的制服,手里拎着一个金属箱。
那人抬起手,敲了敲虚拟窗口。
卡尔把手伸向工具箱。
苏珊站起身。
娜娜已经开始记录访问日志。
陈浩往前一步,手指按在通话键上。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