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切开最后一片海浪,远处的塔影终于不再晃动。陈浩双手搭在方向盘上,指节因为长时间紧绷有点发白,但他没松手。他知道,这次是真的靠岸了。
“水深三点二米,再前进五米会触底。”娜娜站在他身后,声音平稳,“建议右转十五度,慢速切入泊位。”
“卡尔,去前面看看。”陈浩说,“别他妈又卡在浅水区,上次拖了三天才弄出来。”
卡尔应了一声,拎着探杆就往船头走。苏珊收起最后一块帆布,顺手把绳子卷好扔进箱子里。她走到甲板边缘,看着码头那排熟悉的轮胎缓冲垫,轻轻呼出一口气。
船身缓缓转向,推进器的声音压低,像喘匀了气的野兽。卡尔用探杆敲了敲水底,回头比了个手势:“可以进。”
“再慢点。”陈浩咬着后槽牙,“这船要是散架在这儿,我以后出门都不敢抬头。”
娜娜盯着仪表盘:“航速已降至0.6节,方向稳定。”
船头轻轻撞上橡胶垫,发出一声闷响。没人说话,四个人同时松了口气。
“到了。”陈浩往后一仰,瘫在驾驶椅上,“咱们没死在外头。”
“还没开始卸货,别提前庆祝。”苏珊打开舱门,“样本得尽快入库,有些活体容器温度不能断。”
“我知道,我知道。”陈浩撑着扶手站起来,“就是感慨一下,人总得有点情绪表达的权利吧?”
“有。”卡尔从船头跳下码头,“但你每次感慨完都会出事。”
陈浩翻了个白眼,跟着其他人开始搬运。
第一批是密封箱,里面装着采集回来的植物根茎和土壤样本。苏珊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清单逐一核对编号。刚抬到第三个箱子时,她突然停下。
“等等。”她蹲下来,鼻子靠近箱缝闻了一下,“味道不对。”
娜娜立刻凑过去,手指在箱体接缝处一抹,抽出一根细管插入检测仪。屏幕闪了几下,跳出红色警告。
“有机溶剂泄漏,浓度3.7%,已达警报阈值。”她说,“封条老化,运输震动导致微裂。”
“先放一边。”苏珊立刻挥手,“暂停所有样本转移,优先处理这批。”
娜娜从工具包里取出应急胶枪,对着缝隙打了两圈加固层。她贴上一张黄色标签:“优先级A,需二次密封。”
“搬的时候轻点。”苏珊提醒,“这些是唯一完整的活体样本,漏一点都补不回来。”
陈浩点点头,重新安排顺序:“重的先放仓库,这种脆弱的最后搬。卡尔,你带路。”
四个人重新列队,节奏比刚才慢了不少,但更稳。
等最后一个箱子放进储藏室,天已经亮了。基地大厅的灯自动开启,照出满地脚印和散落的包装绳。
“坐吧。”陈浩拉开木桌旁的椅子,自己先坐下,“反正也没人给我们接风。”
苏珊从柜子里拿出几瓶水,一人发了一瓶。卡尔靠墙站着,手里还捏着探杆,像是随时准备再去检查什么。
娜娜走到投影仪前,指尖轻点开关。一道光扫过桌面,浮现出第一张图像——一只通体蓝灰色、长着六条腿的节肢生物。
“这是本次航行中确认的首个新物种。”她说,“代号‘陆行蟹’,实际不具备游泳能力,但可在潮间带快速移动,适应力极强。”
图像切换,显示出它在岩缝中穿行的动态记录。
“它吃苔藓和腐殖质,排泄物能促进特定菌类生长。”娜娜继续说,“初步判断,该物种可能在岛屿生态链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而且它不怕人。”陈浩插嘴,“我们第一次见它的时候,它正蹲在我鞋面上啃泥。”
“你让它啃了十分钟。”苏珊说。
“我觉得它挺可爱的。”陈浩耸肩,“再说我当时懒得动。”
“第二个物种是夜间活动的发光藤蔓。”娜娜调出下一段影像,“叶片背面有共生荧光菌,受震动或湿度变化刺激会发出蓝绿色光。”
“我们在山洞里靠它找路。”苏珊补充,“亮度足够照明,还不耗电。”
“关键是安静。”卡尔终于开口,“不像手电筒,开一下引来一堆虫子。”
“第三个是地下真菌群落。”娜娜展示一组剖面图,“分布深度三至八米,与某种树根形成共生网络,疑似具备信息传递功能。”
“什么意思?”陈浩问。
“就像它们能互相‘通知’哪里有水或者危险。”苏珊解释,“我们在不同位置做扰动实验,三十分钟后另一端的菌丝活性明显改变。”
“听着像wiFi。”陈浩咧嘴,“还是免费的。”
“目前无法确定是否涉及神经信号模拟。”娜娜说,“需要更多样本进行基因测序。”
“那你刚刚不是说没有更多样本?”陈浩愣住。
“只剩一半。”苏珊说,“另一个在风暴那天掉海里了。”
“哦。”陈浩摸了摸鼻子,“那当我没问。”
娜娜关掉投影,转向另外两人:“请补充环境数据。”
苏珊翻开笔记本,摊在桌上:“整个岛屿呈环形地貌,中心区域为火山残骸,土壤富含铁锰氧化物。植被以耐盐碱种类为主,但发现三处异常绿化带,推测有地下水源。”
她掏出几张手绘图:“这是我标记的采样点分布,红圈是高营养区,蓝线是水流走向。”
卡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石头,放在桌中央。
“这个。”他说,“表面灰白色,内部带金属光泽。硬度很高,敲下来一点能划伤钢刀。”
他接着拿出一张草图:“我在东侧山坡发现了矿脉露头,大概二十米长,埋深未知。这是走向示意图。”
“你画得还挺像样。”陈浩凑过去看,“比我小学美术课交的作业强。”
“别打岔。”苏珊敲了下桌子,“这些资料要整合进报告,不能只靠口头描述。”
“我知道。”陈浩坐直,“所以我来总结一下这次最离谱的事。”
他清了清嗓子:“第一天出海就撞上风暴,船差点翻;好不容易靠岸,结果发现岛上有个洞穴系统,里面全是那种发光藤;我们进去找避难点,结果碰上了陆行蟹全家聚会;出来的时候又赶上地震,差点被滚石砸成肉饼。”
“中间你还睡着了。”卡尔说。
“那是战术性休整。”陈浩瞪他一眼,“总之,我们活着回来了,带回来了东西,也搞清楚了那地方不是死地,是有生态系统的活岛。”
“而且不是短期形成的。”苏珊接过话,“土壤层至少积累了几百年,某些植物年龄超过一百二十年。”
“也就是说。”陈浩摊手,“那地方早就该有人发现,但偏偏没人提过。”
没人接话。
空气静了一秒。
“也许提过。”娜娜忽然说,“只是记录丢失了。”
“或者被人删了。”卡尔低声说。
陈浩看了他一眼,没笑也没反驳。
苏珊合上笔记本,手指停在封面边缘。她抬头看向娜娜:“你能把所有数据导出来吗?包括视频、音频和传感器记录?”
“已经在同步。”娜娜点头,“完整备份将在四十分钟后完成。”
“我想重看一遍洞穴那段。”苏珊说,“有个细节我没记清——那种藤蔓发光的时候,频率是不是有点规律?”
“像心跳。”卡尔突然说。
三个人同时转头看他。
“你们没注意?”他说,“一闪一闪的,不是随机亮。是有间隔的,差不多每两秒一次。”
娜娜立刻调出那段录像。画面放大,聚焦在藤蔓叶片上。
灯光亮起。
熄灭。
再亮起。
时间戳显示:间隔1.98秒,误差不超过0.03。
“这不是生理反应。”苏珊慢慢说,“这是信号。”
“谁给谁的?”陈浩问。
没人回答。
娜娜的镜头微微转动,扫过每个人的面孔。
她正要把数据存入加密分区。
这时,主控台的提示音响了。
“外部存储设备接入。”
众人一愣。
“我们没插任何设备。”苏珊说。
娜娜迅速调出接口日志。
一条记录正在刷新:
【接收中……进度7%】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