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带着他的小组,抱着“指导”和“斧正”的心态入驻林眠事业部,本以为会像在市场部内部一样,凭借资历和“专业眼光”轻易获得话语权,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批“年轻气盛”的技术人员。然而,几次接触下来,他们尴尬地发现,自己仿佛一拳打在了坚韧的弹性橡胶上,力量被吸收、被分散,甚至隐隐有反弹回来的趋势。林眠的团队,似乎对孙志鹏那套娴熟的“否定与打压”话术,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并非源于傲慢或封闭,而是根植于林眠长期以来在团队内部刻意培养的理性、平等和基于事实的讨论文化。
又一次关于“小眠助手”某个功能模块优化的讨论会上,吴勇故技重施。这次是针对小白负责的一个用户反馈收集界面的微调方案。
小白详细讲解了她基于用户操作热力图和数据漏斗分析后提出的优化思路,逻辑清晰,数据支撑充分。她讲完后,期待地看着与会众人。
吴勇清了清嗓子,脸上挂起那副惯有的、带着点居高临下意味的“专家”笑容,开始了他的表演:
“小白啊,你这个方案呢,考虑得还是挺细致的。”他先例行公事地肯定了一句,随即转折词“但是”熟练地溜了出来,“但是,我感觉这个交互路径是不是有点太长了?用户可能会觉得麻烦。而且这个视觉呈现,不够突出,不够有冲击力,很难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眼球。我觉得,可能还需要再斟酌一下,往更简洁、更吸引人的方向去思考。”
他用的依然是那些模糊的、主观的词汇——“我感觉”、“可能”、“不够突出”、“不够有冲击力”。在过去,这套说辞往往能让缺乏自信的设计师或产品经理陷入自我怀疑,开始反复修改甚至推翻重来。
然而,小白听完,并没有露出预期的惶恐或沮丧。她只是微微偏了偏头,脸上带着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情绪的困惑,非常自然地反问了一句:
“吴经理,您觉得交互路径太长,是依据哪个用户行为数据得出的判断吗?我们现有的热力图显示,用户在这个页面的停留和操作集中在现有路径上,缩短路径是否会影响到关键信息的触达?”
她顿了顿,继续问道:“还有关于视觉冲击力,您提到的‘不够突出’,具体是指色彩对比度、元素大小还是布局层级?我们之前做过A\/b测试,当前方案的用户任务完成率和满意度都是最高的。您是否有其他成功案例的数据或者更具体的设计建议,可以供我们参考优化呢?”
小白的声音清脆,语气平和,完全没有被质疑的恼怒或怯懦,只有一种就事论事的探究精神。她那双清澈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吴勇,仿佛只是在探讨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等待对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输入。
“呃……”吴勇被这连珠炮似的、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反问噎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几分。他习惯于用“感觉”和“可能”来施加影响,却很少被要求提供如此具体的“论据”。他支吾了一下,试图挽回局面:“这个……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用户体验有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觉……”
这时,旁边参与会议的小李也插话了,他挠了挠头,表情同样认真:“吴经理,直觉很重要,但我们做产品优化,最好还是能量化。您说的‘感觉’,能不能再具体描述一下?是哪个操作步骤让您产生了‘麻烦’的感觉?我们可以记录下来,放到下一个用户访谈里重点验证一下。”
连赵强也推了推眼镜,补充道:“关于视觉方向,如果吴经理有更优的方案构想,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其技术实现成本和预期的用户收益。毕竟任何改动都需要评估投入产出比。”
吴勇和他带来的两个手下,一时间竟哑口无言。他们准备好的那套“否定-施压-控制”的话术,在林眠团队这种“论据呢?”“数据呢?”“具体建议呢?”的理性追问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他们仿佛拿着锈迹斑斑的冷兵器,冲进了一个由数据和逻辑构筑的现代化堡垒,完全找不到着力点。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冷场。吴勇脸上的笑容再也维持不住,显得有些尴尬和恼怒。他带来的两个年轻人更是面面相觑,低头假装记录,不敢看吴勇难看的脸色。
林眠坐在主位上,自始至终没有开口,只是安静地观察着。看到吴勇等人吃瘪的样子,他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他的团队,或许在职场政治上是稚嫩的,但在专业领域,他们拥有被数据和理性武装起来的、坚固的“免疫系统”。孙志鹏那套依靠制造模糊焦虑和权威压服的手段,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既然吴经理暂时没有更具体的数据或方案,”林眠适时地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那就先按小白优化的方案推进后续测试。我们尊重数据和用户反馈。散会。”
吴勇等人几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会议室。
消息很快在事业部内部传开。同事们听说小白她们把市场部那个趾高气扬的吴经理问得哑口无言,都觉得又解气又好笑。
“哈哈哈,让他们再瞎指挥!就知道说‘感觉’、‘可能’!”
“小白好样的!就该这么怼回去!”
“咱们林总监带出来的兵,就是不一样!”
一种无形的、名为“专业自信”的屏障,在林眠事业部周围悄然立起。孙志鹏的触手伸是伸进来了,却发现这块骨头不仅硬,还滑不溜手,根本无处下嘴。
吴勇回去向孙志鹏汇报时,脸色很是难看:“孙总,林眠那边的人……有点邪门。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动不动就要数据、要论据,油盐不进啊!”
孙志鹏听着汇报,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神阴沉下来。他意识到,林眠这块骨头,比他想象的要难啃得多。他惯用的那套“精神打压”模式,第一次踢到了如此坚硬的铁板。这让他感到棘手,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设法介入、甚至掌控这个项目的决心。只是,他需要变换策略了。明面上的否定和打压既然无效,那就试试更隐蔽、更迂回的方式。这场渗透与反渗透的暗战,才刚刚进入新的阶段。
喜欢今天真的不想加班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今天真的不想加班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