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漏?!”
杰克几乎是在低吼。
“一个疏漏,就可能让我们信誉扫地!让民众觉得我们在拿他们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现在外面都在传,我们差点把东海岸给炸没了!”
詹姆斯·普雷斯顿是一位总是试图保持发型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此时擦了擦额角的汗,接口道。
“先生,我们已经尽力在控制媒体了,大部分主流报纸已经配合我们进行了‘澄清’。”
“但是…那些小报和地下传播渠道,我们很难完全封死。”
“而且,这种‘压制’本身,正在加剧公众的怀疑。”
白房子幕僚长理查德·埃尔默是一个看起来精于算计的操盘手,此时他皱着眉头分析道。
“杰克,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追究哪个环节出了纰漏,而是如何灭火。”
“舆论已经起来了,我们需要一套组合拳。”
他掰着手指头数。
“第一,安抚军方,桑福德布长,你需要和参联会沟通,统一口径,强调这只是一次‘极其罕见的、但已成功处置的意外’。”
“重点突出我们安全系统的‘有效性’,毕竟最后一关并没有被触发,绝对不能承认‘差一点’引爆。”
“只能说‘出现了潜在的、低概率的风险’,并且已被‘英勇’的军方人员排除。”
桑福德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我会亲自去和几位参谋长谈,但将军们对消息泄露也非常不满,他们认为这损害了军队的声誉和保密能力。”
埃尔默继续道。
“第二,应对果会,预计下周,军事委员会和情报委员会都会要求举行闭门听证。”
“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份‘简化版’但听起来合理的报告,派一位级别足够高口才好的官员去接受质询。”
“重点是强调果家安全的敏感性,以及迅速、果断处理危机的能力,将泄密事件定性为‘不负责任的危害果家安全行为’。”
“第三...”
说到这,埃尔默看向普雷斯顿。
“詹姆斯,你需要准备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不能回避,但要掌控节奏。”
“你可以承认在戈尔兹发生了一起‘涉及特殊军用设备的空中事故’,出于安全考虑进行了信息管制。”
“但必须坚决否认任何关于‘濒临爆炸’、‘城市毁灭’的‘夸张和不实传闻’,将其归咎于‘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民众的担忧情绪进行煽动’。”
“同时,要重申正负对军队和安全体系的绝对信心。”
杰克听着幕僚长的分析,焦躁地用指尖敲击着桌面。
他何尝不知道这些是标准流程,但心里的憋屈和愤怒难以平息。
上任伊始,他本想大展宏图,想在阿国那边展示自己的能力,结果却被这样一桩丑闻缠身,而且是被动地拖入舆论漩涡。
“解释?安抚?应对?”
杰克冷笑一声。
“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去解释一件我们根本不想承认的事情,去安抚一群因为我们隐瞒而愤怒的民众,去应对果会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对手…这本身就已经是失败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宾夕大道上隐约可见的、举着标语的小黑点,声音低沉且充满压力。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尽快把这件事的影响压到最低!我不想在我的任期内,始终被这朵该死的、‘未响的蘑菇云’笼罩着!行动起来!”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每个人都面色凝重地离开,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将为这起“不大不小”却足够恶心人的事件奔波劳碌,正如“黑狐”和“白狐”所期望的那样——焦头烂额。
杰克独自站在窗前,眉头紧锁,他隐隐感觉,这次的事件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不仅仅是为了新闻炒作那么简单。
但眼前的烂摊子,让他无暇深究,灭火,成了他迫在眉睫的任务。
——
2月10日,上午9点,缅国,山庄书房。
胡力坐在他那巨大的书桌后,桌面光滑如镜,上面除了一个造型简洁的台灯和一套文房四宝,最显眼的就是一台超薄液晶显示屏。
屏幕上,正显示着爱德华的实时视频画面。
“团长...”
屏幕里的爱德华穿着舒适的居家服,背景是他在蒙丹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的轻松笑意。
“米酱那边,‘礼物’已经顺利送出去了。”
“根据我们截获的通讯和内部消息,杰克和他的幕僚团队现在像被捅了的马蜂窝,乱成一团。”
“几家小报已经刊登了含糊其辞的报道,虽然还没引起大众广泛关注,但已经在一些特定圈子里掀起了波澜。”
胡力端起手边的紫砂杯,吹了吹浮沫,啜饮了一口清茶,语气平淡道。
“嗯,做得干净就行,尺度把握得也不错,既敲打了他们,又能让他们把视线从阿国转移。”
爱德华身体前倾,凑近摄像头,压低了些声音问道。
“团长,我还有个想法,《九州日报》要不要也帮着‘宣传’一下?”
“以《九州日报》在亚州乃至欧州的影响力,如果能刊发一篇措辞严谨但指向明确的报道,绝对能给杰克火上浇油,让他更加手忙脚乱。”
“《九州日报》?”
胡力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错愕表情。
他放下茶杯,眉头微蹙,看向屏幕里的爱德华,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疑惑。
“老爱,你等会…‘戈尔兹蘑菇事件’…不是你策划的?这件事…它…难道是真的?”
视频那头的爱德华显然被胡力这个问题给问懵了,他眨了眨他那双蓝色的眼睛,表情变得十分古怪,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下意识地反问道。
“团长…米酱的b52带着大蘑菇掉下来,这么大的事,你…你居然不知道?”
“当然是真的啊!就在上月24号,北卡罗州戈尔兹附近!”
“我们的人杰瑞当时就在外围,确认了消息,还弄到了受污染的泥土样本,这事千真万确!”
这下轮到胡力懵逼了,他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思索,嘴里喃喃道。
“不知道啊…完全没人向我汇报过这件事。”
“不对啊,照你的说法,蘑菇都差点引爆,肯定漏了啊。”
“我们天上的‘天眼’系列侦查卫星,不可能一点异常都探测不到啊?”
“难道是泄露量极小,被背景辐射掩盖了?或者当时卫星轨道恰好不在监测位置?”
他前世作为一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雇佣兵,对这类重大军事事故的秘闻也算有所涉猎,但“戈尔兹事件”在他记忆里压根没有,其他几次知名的蘑菇事故他倒是知道。
这一世,他手握远超时代的技术力量,建立了庞大的监控网络,竟然也对这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大事似乎“一无所知”?
难道是检测手段还不够?看来,专门监测全球的‘谛听’系统要尽快上马。
这让他感到一丝蹊跷,但爱德华言之凿凿,而且证据确凿,由不得他不信。
屏幕那头的爱德华看着胡力陷入沉思,耸了耸肩,摊手道。
“具体技术细节我就不清楚了,团长,反正事情是真的,证据我们也拿到手了,并且已经‘送’出去了。”
胡力甩了甩头,将那一丝疑虑暂时压下。
既然事件是真的,那操作起来就更理直气壮了,效果也会更好。
他重新坐直身体,眼里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因为他刚刚想起一件事,搞不好就可以趁此机会解决。
“行吧,既然是真的,那杰克想捂盖子...就是痴心妄想。”
“我这就通知《九州日报》安排刊登这件事,作为正规媒体,我们不能用街头小报的耸动标题,但可以用严肃的笔调,带着批判和质疑来深度解读。”
“不仅要报道事件本身,更要抨击米酱隐瞒重大安全事故、罔顾民众知情权和生命安全的行为!也是对世界不负责任。”
结束了和爱德华的视频通话,胡力立刻行动起来。先是直接联系了《九州日报》总部社长,言简意赅地交代了任务。
要求他们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基于已掌握的确切信息,撰写一篇重磅调查报道,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和严重性,以及米酱信息不透明的危害。
吩咐完报社那边,胡力并没有停下,他嘴角勾起一抹带着恶趣味的笑容。
正规媒体有正规媒体的玩法,但舆论阵地可不止纸质媒体这一块。
他亲手推动建立的“华夏网”,虽然用户群体相对精英,但传播速度和互动性是报纸无法比拟的。
而且,在这个网络空间的“拓荒”时期,规则尚未完善,正是“搞个大新闻”的好时机。
“好久没有体会这种感觉了,嘿嘿...是时候让这个时代的人也见识下,‘标题党’的威力了。”
胡力自言自语,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喜欢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