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源看着萧云骧眉间的不安,不由得放声笑了起来。
笑声惊动了不远处枯枝上的几只寒雀,叽叽喳喳地飞向澄澈的天空。
萧云骧被他笑得心里发毛,一把拉住他的衣袖:“兄长,你别取笑我了,快说正事吧。”
曾水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收起笑容,正色道:
“阿骧,你尽管放心。三百万银元,还是分年拨付,衙门里还不至于周转不开。”
他略作思索,如数家珍:
“远的不说,就说打下五羊城,光抄叶明琛一家,就得了现银二百万两。”
“再加上那些盘踞地方、勾结牟利的贪官豪绅。家产抄没下来,现银、珍宝、田契折价,稳稳超过四百万两雪花银。”
“只这一笔,付买船的钱都还有富余。”
他语气从容,又带着对旧时积弊的冷峭。
这是个什么样的荒唐世道?
朝廷的府库早已空空如也,贤丰帝被逼到绝路,连皇家寺庙里供奉的金银法器,都不得不熔了充作军费。
而在广阔的乡野间,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每年冻死、饿死在路边的尸骨,数以十万百万计。
唯独中间那层官商士绅,上下其手,富得流油。
神国打下武昌时,抄当时湖广总督程矞采的家,就得银三百万两。
更早些,被贤丰帝革职的闽浙总督颜伯焘。
罢官回乡时,光是搬运家当的队伍,就蜿蜒数十里,动用挑夫六千多人,亲兵三百护卫。
仅在漳州停留五天,就花掉地方招待银子上万两。
至于宗室重臣奕匡之流,更是把卖官鬻爵做成了“老庆记公司”。
明码标价,一个邮传部尚书的位子,就要三十万两。
传闻他贪墨所得超过一亿两白银,比朝廷一年的收入还多,大多存进了洋人的汇丰银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间老话,字字是血泪,也字字是真实。
夏军与神国,每收复一地,必以雷霆手段,抄没贪官巨贾,所得颇丰。
但夏府与神国的根本不同在于,他们不拿这些钱财修建豪华王府,不用于个人奢靡享乐。
全部投入养兵、兴办实业、开设新式学堂等正事。
可以说,夏府工业振兴的“第一桶金”,正是来自这些旧时代蛀虫们,搜刮的民脂民膏。
此外,夏府以铁腕铲除了盘踞在官府与百姓之间的地主乡绅阶层。
此举不仅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夏府自身也获得了巨额财货,得以开展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建设。
如今,夏府推行田亩重新分配,工商百业日渐兴旺,府库财政早已步入良性循环。
加之萧云骧始终严格控制正规军规模,绝不盲目扩军。
眼下夏军陆军七个军,加上水师、骑兵师及军情局等直属力量,一线战兵控制在三十五万人以内。
即便算上各地维持治安、承担辅助任务的国民警卫队。
以夏府如今坐拥半壁华夏、百业兴旺的局面,这点军费开支,尚不足以对财政构成压力。
三人信步而行,绕过一座被枯藤缠绕的半壁亭。
脚下青石小径渐窄,引着他们来到一方不大的池塘边。
一池寒水凝着薄冰,像蒙尘的镜面,倒映着冬日疏朗的天空。
偶有几尾耐寒的游鱼曳尾,在冰下划出浅淡迅疾的影子,倏忽间,便隐没于黝黑的石隙之中。
曾水源的目光,扫过池中残荷,与几茎在寒风中萧瑟的芦苇,掠过假山石上,被暖阳融出的化雪湿痕。
最后,落在萧云骧身上。
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甚至带着一丝长辈看待子侄般的欣慰。
“阿骧,说起来,你总是走在所有人前面,看得比我们都要透彻几分。”
“许多当初看来利弊难测,甚至惊世骇俗的决断,比如果断脱离神国、推行全面的军制改革、抢下渝州作为根基、苦心经营川省。”
“再到后来,顶住内外压力,与泰西诸国大规模合作,构建起夏府这一整套新学新政的体系……”
“桩桩件件,事后回望,都被证明是彼时正确的道路。”
他停下脚步,转身正对着萧云骧,目光沉静而诚挚:
“不瞒你说,我、包括汶光、仲卿、彭先生、佐先生,我们这几个老兄弟私下喝酒时,也曾感慨。”
“若换做我们当中任何一人,坐在你的位置上,扪心自问,决计做不到你这般地步。”
“大家是真心佩服,也自愧不如。”
萧云骧听得面皮发烫,连连摆手,语气窘迫:
“兄长,你快别说了。我这脸上都快烧起来了。”
“什么高瞻远瞩,不过是形势比人强,加上几分侥幸,被时势推着往前走罢了。”
“若无兄长你在后方统筹调度,稳定大局;若无凤翔、绣成、钰成等诸多将士,在前线浴血舍命;”
“若无彭先生、仲卿、佐先生尽心辅佐,查漏补缺;”
“我萧云骧纵有通天之能,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能成什么气候?”
“这些功劳,是大伙拿血汗共同铸就的,我萧云骧,岂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曾水源见他连耳根都红了,不由再次开怀大笑,伸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
“好,好,不说了,不说了。你这不居功的性子,倒是一点没变。”
三人缓步走向池畔的八角小亭。
亭子历经风雨,夏府接手后,也未加修缮,朱漆剥落得厉害,露出里面灰白干裂的木纹。
他们拂去石凳上的积尘与枯黄落叶,坐了下来。
亭子临水而建,视野开阔。
斜照入亭的冬日阳光,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质感,落在身上,带来了丝丝暖意。
曾水源脸上笑容渐渐敛去,神色转为严肃,提出了在心中盘桓许久的问题:
“那么阿骧,今日我这个愚钝的兄长,还得问你一件事。”
“此番与不列滇人签订协议,你似乎……过于急切了些?我方让步,是否多了点?”
他屈指数来,条理清晰:
“其一,港岛。我们本可以长期封锁,困守他们一年半载,待其粮秣断绝,港岛自然唾手可得。”
“如今却要我们拿出条件去换,是不是多此一举?”
“其二,那万余俘虏,皆是百战老兵,是极重的谈判筹码。”
“纵不索要巨额赎金,亦可换取更多实利,譬如机器、军舰、技术。”
“如今却用来交换一个我们本可用武力收回的港岛,是否失当?”
“其三,舰船价格,据仔细估算,至少还有一二十万银元的压价余地。”
“其四,也是最紧要的,我们以精兵威胁缅甸、印度的战略态势。”
“竟只换来不列滇人一纸对雪域高原的空泛承诺,便轻易将李、林两部北调……”
“这其中的关节,你今日务必与兄长说个透彻。”
“我心里有了底,才好去帮你说服众人。”
一直静坐旁听的郭嵩焘,此刻也不禁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萧云骧,带着同样的探询。
早听闻曾首相与萧总裁之间,绝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有一种历经生死、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
曾水源便如古之萧何、李善长,总能在后方将千头万绪的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让萧云骧得以毫无后顾之忧,专注于军略大政。
此刻见二人推心置腹,言谈无忌,心中更是笃定,同时也暗生几分感慨与羡慕。
萧云骧见二人神情,心知这疑问,存在于许多夏府核心人员心中。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看向曾水源与郭嵩焘,开始剖析:
“兄长,筠仙,你们的疑虑,我都明白。”
“但此事,我们需跳出单一事件的得失,从全局着眼。”
“是,表面看,我们确实可以更强硬,逼不列滇人吐出更多利益。”
“但请二位细想,若真如此强硬对峙下去,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静地看向两人:
“若僵持不下,我四个主力军,近二十万最精锐的战兵,将被长期牵制在南方漫长战线上。”
“从滇南湿热雨林,到粤东曲折海岸,处处需重兵布防,这要消耗多少粮饷、军械、民力?此其一也。”
“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我们用不上,甚至完全可能被切断。”
“这损失的是源源不断的财源,和境内成千上万百姓的生计。这是第二。”
他顿了顿,让话语沉淀片刻,才继续阐述:
“第三,出兵缅甸,威胁印度,看上去是步杀招,其实是万不得已的备用方案,是鱼死网破的打法。”
“十万大军远征异域,人吃马嚼,军械粮秣,火药炮子……滇黔桂本地,不能自筹。”
“这庞大的后勤,需靠人背马驮,翻越滇黔的凶山恶水。”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滇桂黔的道路,并不亚于蜀道,甚至更难。”
“其耗费,将是天文数字,足以掏空我数省财力,拖垮初生的新政。”
“此乃将国运作赌注,投入无底深潭,智者不为,仁者不忍。”
言及此处,萧云骧站起身,踱至亭边,负手望向东南方,那被层叠屋宇与远山遮挡的方向,声音低沉下去:
“况且,当下最紧要处,在于九州鼎沸。”
“神国内斗方酣,旧朝苟延残喘,天下百姓嗷嗷待哺,望太平如盼甘霖。”
“我夏府首要之战略,便是东出北上,一统华夏,彻底终结这乱世与衰颓之势!”
“岂能因一时之意气,与不列滇人空耗国帑,徒费光阴,而误了拯救亿万黎民于水火之根本大业?”
说到这里,萧云骧的声音低沉下去,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亭台,望见了九州悲泣的惨状。
一句始终萦绕于心的诗,不由自主地低吟而出: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诗的作者,是他素所敬仰、并引为精神导师之人。
此刻念及,不禁胸中思潮翻涌。
曾、郭二人听出诗中悲悯与决绝,想起此时神州糜烂、万千百姓死于荒野,填于沟壑的惨状,皆默然不语。
亭中静默良久。
还是萧云骧率先从遥思中挣脱,目光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
他转过身,看向曾、郭二人,言辞恳切:
“故而,眼下在港岛、赎金、船价这些‘小利’上,我们看似吃亏。”
“实则以此速签和约,换来的是南方数省的安定,是东南海路的畅通无阻!”
“是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腾出双手,集中我夏府全部力量、全部精神,去挥师东出北进,扫清寰宇!”
“这才是关乎我夏府生死存亡、关乎华夏未来百年气运的根本所在!”
“利弊权衡,轻重缓急,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这一番话,如长风掠过松涛,如快刀斩断乱麻,将错综复杂的局势,剖析得明明白白。
曾水源与郭嵩焘脸上的疑惑,渐渐被了然所取代。
曾水源缓缓点头,面带微笑,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沉稳与了然。
郭嵩焘长长舒出一口气,胸中块垒似随这口白雾,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他再望向萧云骧时,眸中映着的,已不仅是这位年轻统帅的身影,更是其人所展现出的、那份洞悉时势的深远眼光。
亭外日光晴好,清风掠过飞檐,发出阵阵微响。
--------------------------------------------------------------------------------------------------------------
(大章来了,请大家继续支持!)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