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狂野乌鸦

首页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长宁帝军龙腾美洲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我的美女俏老婆万域之王初唐小卒无敌天下醉枕江山抗战之还我河山三国之弃子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狂野乌鸦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全文阅读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txt下载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1章 苍生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曾水源看着萧云骧眉间的不安,不由得放声笑了起来。

笑声惊动了不远处枯枝上的几只寒雀,叽叽喳喳地飞向澄澈的天空。

萧云骧被他笑得心里发毛,一把拉住他的衣袖:“兄长,你别取笑我了,快说正事吧。”

曾水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收起笑容,正色道:

“阿骧,你尽管放心。三百万银元,还是分年拨付,衙门里还不至于周转不开。”

他略作思索,如数家珍:

“远的不说,就说打下五羊城,光抄叶明琛一家,就得了现银二百万两。”

“再加上那些盘踞地方、勾结牟利的贪官豪绅。家产抄没下来,现银、珍宝、田契折价,稳稳超过四百万两雪花银。”

“只这一笔,付买船的钱都还有富余。”

他语气从容,又带着对旧时积弊的冷峭。

这是个什么样的荒唐世道?

朝廷的府库早已空空如也,贤丰帝被逼到绝路,连皇家寺庙里供奉的金银法器,都不得不熔了充作军费。

而在广阔的乡野间,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每年冻死、饿死在路边的尸骨,数以十万百万计。

唯独中间那层官商士绅,上下其手,富得流油。

神国打下武昌时,抄当时湖广总督程矞采的家,就得银三百万两。

更早些,被贤丰帝革职的闽浙总督颜伯焘。

罢官回乡时,光是搬运家当的队伍,就蜿蜒数十里,动用挑夫六千多人,亲兵三百护卫。

仅在漳州停留五天,就花掉地方招待银子上万两。

至于宗室重臣奕匡之流,更是把卖官鬻爵做成了“老庆记公司”。

明码标价,一个邮传部尚书的位子,就要三十万两。

传闻他贪墨所得超过一亿两白银,比朝廷一年的收入还多,大多存进了洋人的汇丰银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民间老话,字字是血泪,也字字是真实。

夏军与神国,每收复一地,必以雷霆手段,抄没贪官巨贾,所得颇丰。

但夏府与神国的根本不同在于,他们不拿这些钱财修建豪华王府,不用于个人奢靡享乐。

全部投入养兵、兴办实业、开设新式学堂等正事。

可以说,夏府工业振兴的“第一桶金”,正是来自这些旧时代蛀虫们,搜刮的民脂民膏。

此外,夏府以铁腕铲除了盘踞在官府与百姓之间的地主乡绅阶层。

此举不仅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夏府自身也获得了巨额财货,得以开展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建设。

如今,夏府推行田亩重新分配,工商百业日渐兴旺,府库财政早已步入良性循环。

加之萧云骧始终严格控制正规军规模,绝不盲目扩军。

眼下夏军陆军七个军,加上水师、骑兵师及军情局等直属力量,一线战兵控制在三十五万人以内。

即便算上各地维持治安、承担辅助任务的国民警卫队。

以夏府如今坐拥半壁华夏、百业兴旺的局面,这点军费开支,尚不足以对财政构成压力。

三人信步而行,绕过一座被枯藤缠绕的半壁亭。

脚下青石小径渐窄,引着他们来到一方不大的池塘边。

一池寒水凝着薄冰,像蒙尘的镜面,倒映着冬日疏朗的天空。

偶有几尾耐寒的游鱼曳尾,在冰下划出浅淡迅疾的影子,倏忽间,便隐没于黝黑的石隙之中。

曾水源的目光,扫过池中残荷,与几茎在寒风中萧瑟的芦苇,掠过假山石上,被暖阳融出的化雪湿痕。

最后,落在萧云骧身上。

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甚至带着一丝长辈看待子侄般的欣慰。

“阿骧,说起来,你总是走在所有人前面,看得比我们都要透彻几分。”

“许多当初看来利弊难测,甚至惊世骇俗的决断,比如果断脱离神国、推行全面的军制改革、抢下渝州作为根基、苦心经营川省。”

“再到后来,顶住内外压力,与泰西诸国大规模合作,构建起夏府这一整套新学新政的体系……”

“桩桩件件,事后回望,都被证明是彼时正确的道路。”

他停下脚步,转身正对着萧云骧,目光沉静而诚挚:

“不瞒你说,我、包括汶光、仲卿、彭先生、佐先生,我们这几个老兄弟私下喝酒时,也曾感慨。”

“若换做我们当中任何一人,坐在你的位置上,扪心自问,决计做不到你这般地步。”

“大家是真心佩服,也自愧不如。”

萧云骧听得面皮发烫,连连摆手,语气窘迫:

“兄长,你快别说了。我这脸上都快烧起来了。”

“什么高瞻远瞩,不过是形势比人强,加上几分侥幸,被时势推着往前走罢了。”

“若无兄长你在后方统筹调度,稳定大局;若无凤翔、绣成、钰成等诸多将士,在前线浴血舍命;”

“若无彭先生、仲卿、佐先生尽心辅佐,查漏补缺;”

“我萧云骧纵有通天之能,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能成什么气候?”

“这些功劳,是大伙拿血汗共同铸就的,我萧云骧,岂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曾水源见他连耳根都红了,不由再次开怀大笑,伸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

“好,好,不说了,不说了。你这不居功的性子,倒是一点没变。”

三人缓步走向池畔的八角小亭。

亭子历经风雨,夏府接手后,也未加修缮,朱漆剥落得厉害,露出里面灰白干裂的木纹。

他们拂去石凳上的积尘与枯黄落叶,坐了下来。

亭子临水而建,视野开阔。

斜照入亭的冬日阳光,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质感,落在身上,带来了丝丝暖意。

曾水源脸上笑容渐渐敛去,神色转为严肃,提出了在心中盘桓许久的问题:

“那么阿骧,今日我这个愚钝的兄长,还得问你一件事。”

“此番与不列滇人签订协议,你似乎……过于急切了些?我方让步,是否多了点?”

他屈指数来,条理清晰:

“其一,港岛。我们本可以长期封锁,困守他们一年半载,待其粮秣断绝,港岛自然唾手可得。”

“如今却要我们拿出条件去换,是不是多此一举?”

“其二,那万余俘虏,皆是百战老兵,是极重的谈判筹码。”

“纵不索要巨额赎金,亦可换取更多实利,譬如机器、军舰、技术。”

“如今却用来交换一个我们本可用武力收回的港岛,是否失当?”

“其三,舰船价格,据仔细估算,至少还有一二十万银元的压价余地。”

“其四,也是最紧要的,我们以精兵威胁缅甸、印度的战略态势。”

“竟只换来不列滇人一纸对雪域高原的空泛承诺,便轻易将李、林两部北调……”

“这其中的关节,你今日务必与兄长说个透彻。”

“我心里有了底,才好去帮你说服众人。”

一直静坐旁听的郭嵩焘,此刻也不禁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萧云骧,带着同样的探询。

早听闻曾首相与萧总裁之间,绝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有一种历经生死、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

曾水源便如古之萧何、李善长,总能在后方将千头万绪的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让萧云骧得以毫无后顾之忧,专注于军略大政。

此刻见二人推心置腹,言谈无忌,心中更是笃定,同时也暗生几分感慨与羡慕。

萧云骧见二人神情,心知这疑问,存在于许多夏府核心人员心中。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看向曾水源与郭嵩焘,开始剖析:

“兄长,筠仙,你们的疑虑,我都明白。”

“但此事,我们需跳出单一事件的得失,从全局着眼。”

“是,表面看,我们确实可以更强硬,逼不列滇人吐出更多利益。”

“但请二位细想,若真如此强硬对峙下去,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静地看向两人:

“若僵持不下,我四个主力军,近二十万最精锐的战兵,将被长期牵制在南方漫长战线上。”

“从滇南湿热雨林,到粤东曲折海岸,处处需重兵布防,这要消耗多少粮饷、军械、民力?此其一也。”

“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我们用不上,甚至完全可能被切断。”

“这损失的是源源不断的财源,和境内成千上万百姓的生计。这是第二。”

他顿了顿,让话语沉淀片刻,才继续阐述:

“第三,出兵缅甸,威胁印度,看上去是步杀招,其实是万不得已的备用方案,是鱼死网破的打法。”

“十万大军远征异域,人吃马嚼,军械粮秣,火药炮子……滇黔桂本地,不能自筹。”

“这庞大的后勤,需靠人背马驮,翻越滇黔的凶山恶水。”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滇桂黔的道路,并不亚于蜀道,甚至更难。”

“其耗费,将是天文数字,足以掏空我数省财力,拖垮初生的新政。”

“此乃将国运作赌注,投入无底深潭,智者不为,仁者不忍。”

言及此处,萧云骧站起身,踱至亭边,负手望向东南方,那被层叠屋宇与远山遮挡的方向,声音低沉下去:

“况且,当下最紧要处,在于九州鼎沸。”

“神国内斗方酣,旧朝苟延残喘,天下百姓嗷嗷待哺,望太平如盼甘霖。”

“我夏府首要之战略,便是东出北上,一统华夏,彻底终结这乱世与衰颓之势!”

“岂能因一时之意气,与不列滇人空耗国帑,徒费光阴,而误了拯救亿万黎民于水火之根本大业?”

说到这里,萧云骧的声音低沉下去,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亭台,望见了九州悲泣的惨状。

一句始终萦绕于心的诗,不由自主地低吟而出: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诗的作者,是他素所敬仰、并引为精神导师之人。

此刻念及,不禁胸中思潮翻涌。

曾、郭二人听出诗中悲悯与决绝,想起此时神州糜烂、万千百姓死于荒野,填于沟壑的惨状,皆默然不语。

亭中静默良久。

还是萧云骧率先从遥思中挣脱,目光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

他转过身,看向曾、郭二人,言辞恳切:

“故而,眼下在港岛、赎金、船价这些‘小利’上,我们看似吃亏。”

“实则以此速签和约,换来的是南方数省的安定,是东南海路的畅通无阻!”

“是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腾出双手,集中我夏府全部力量、全部精神,去挥师东出北进,扫清寰宇!”

“这才是关乎我夏府生死存亡、关乎华夏未来百年气运的根本所在!”

“利弊权衡,轻重缓急,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这一番话,如长风掠过松涛,如快刀斩断乱麻,将错综复杂的局势,剖析得明明白白。

曾水源与郭嵩焘脸上的疑惑,渐渐被了然所取代。

曾水源缓缓点头,面带微笑,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沉稳与了然。

郭嵩焘长长舒出一口气,胸中块垒似随这口白雾,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他再望向萧云骧时,眸中映着的,已不仅是这位年轻统帅的身影,更是其人所展现出的、那份洞悉时势的深远眼光。

亭外日光晴好,清风掠过飞檐,发出阵阵微响。

--------------------------------------------------------------------------------------------------------------

(大章来了,请大家继续支持!)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第一宠婚:老公,坏坏坏!重生之千面影帝天眼仙医吴北NBA:我以控卫封神无渊大地萌学园,因为怕死每天都在自保我从凡间来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点阴灯刑侦:罪案真凶赘婿修仙,夫人求我回府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都市之盖世英豪重生九零辣妻追夫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蛊色天香隐婚娇妻:总裁老公狠狠宠上仙别跑徒儿来了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
经典收藏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大乾极品九千岁大明最狠总兵惑心弃妃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塑晋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嗜宠悍妃抗日小山传奇汉末之益州崛起录策马大明开天鸿蒙诀中国历史长河小说妖孽王妃桃花多放浪形骸歌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沙雕网友援北伐大唐面首开局我是关陇老秦人
最近更新梁朝九皇子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侯府杂役秒变大佬楚汉争霸演义撰鼎记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财倾山海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猎秦山河劫之青云志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穿越到古代当农民?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大唐:家父程咬金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缔王志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狂野乌鸦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txt下载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最新章节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