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漫过光桥时,昆仑兰果然抽了新芽,嫩白的芽尖顶着晨露,与竹帘上的络子相映成趣。光桥那头传来清脆的铃铛声,比去年更显热闹——小灵童跑在最前,腰间系着绣满兰草的新荷包,少年肩头的背篓里,除了绘着满庭春景的纸鸢,还多了个竹编小筐,里面卧着三只圆滚滚的花斑幼鼠。“雪团总孤零零追着守岛兽跑,给它也添几个玩伴!”小灵童话音刚落,幼鼠便吱吱叫着探出脑袋,红黑相间的皮毛在晨光里闪着亮。
守岛兽早已蹲在桥头等候,见了背篓便摇着尾巴上前,雪团紧随其后,鼻尖嗅了嗅,竟主动用脑袋蹭了蹭竹筐。小灵童解开筐绳,幼鼠们怯生生地爬出,雪团立刻迎上去,用爪子轻轻拨弄着它们的绒毛,模样温柔得不像往日。陈墨站在凉棚下望着,指尖抚过梁上的木牌——守岛兽、雪团的名字旁,又多了块刻着“豆丁”“绒绒”“点点”的新木牌,月光痕迹叠着晨光,温润得能滴出暖意。
秦创的画案就支在兰丛旁,石青与藤黄调和的春色里,新添了三只嬉戏的幼鼠,纸鸢上的兰芽已抽成细叶,雪团的身旁围着毛茸茸的小家伙们。“今年要画满浮仙岛的热闹。”他握着画笔轻笑,笔尖落下,便将小灵童追着幼鼠跑的身影定格在宣纸上。少年在一旁整理草药,新采的兰叶带着露水,与去年晒干的荷叶、桂花瓣一同装进木盒,“今年的茶,要煮出四季的味道。”
昆仑婆婆的食盒里,除了印着兰草纹样的桂花糕,还多了些小巧的鼠曲饼,饼上缀着细碎的兰花瓣。“春日的鼠曲草最嫩,混着兰香蒸,清甜又养胃。”婆婆笑着分发点心,瞥见小灵童正用棉线系着香囊,每个香囊里都装着新晒的兰芽,“去年的香囊大家都带在身边,今年多做几个,让香气跟着脚步走。”小满沏的兰茶里,除了兰芽,还加了两颗桂花蜜渍的莲子,茶汤入口,清甜中带着醇厚。
盛夏的荷塘边,凉棚下的络子换了新的颜色,红的、粉的、黄的,随风晃动时,兰香混着荷香漫满庭院。小灵童带着幼鼠们在荷塘边扑蝴蝶,雪团和守岛兽趴在竹帘下乘凉,偶尔伸出爪子拍打着飞过的蜻蜓。秦创正在画《荷塘嬉夏图》,画里幼鼠们围着荷塘跑,小灵童举着荷叶当伞,陈墨坐在竹椅上品茶,昆仑婆婆和老先生在凉棚下择菜,少年则蹲在一旁,给白鹭和雏鸟喂食。
忽然一阵疾风刮过,小灵童手中的荷叶被吹落荷塘,他正要去捡,却见雪团猛地跳进水里,用爪子推着荷叶往岸边送,三只幼鼠趴在岸边,吱吱叫着为它加油。这一幕被秦创精准捕捉,笔尖落下,雪团湿漉漉的绒毛、幼鼠们焦急的模样,都成了画中最生动的一笔。陈墨看着,忽然拿起一块桂花糕,糕底依旧刻着小小的“暖”字,与梁上木牌的字迹重叠,暖得人心头发颤。
秋桂盛开时,浮仙岛被香气裹得严严实实。梁上又多了块木牌,是白鹭雏鸟的名字“云舒”“风缓”。老先生带来的桂花酒,坛身上的“岁岁暖”三个字,被新添的红绸系着,更显喜庆。小灵童忙着给每个木牌系上桂花串,少年则在一旁烤着桂花糕,烤好的糕饼上撒着细碎的桂花,香气扑鼻。
秦创画《桂香嬉秋图》时,小灵童正和幼鼠们玩捉迷藏,雪团和守岛兽趴在桂花树下,偶尔抬起头,接住飘落的桂花。昆仑婆婆在凉棚下缝补棉垫,准备过冬的衣物,小满则在煮桂花粥,粥里加了红枣和桂圆,暖香四溢。陈墨坐在一旁,看着众人的身影,忽然觉得,浮仙岛的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风景,而是岁岁递增的牵挂,是越来越多的陪伴。
冬雪如期而至,浮仙岛银装素裹。小灵童给每个木牌系上了不同颜色的绒球,豆丁、绒绒、点点的木牌旁是粉色绒球,云舒、风缓的则是浅蓝色,远远望去,梁上像是开了一片彩色的绒花。暖炉里燃着的松枝,噼啪作响,煮着的兰茶冒着热气,混着腊味煲的香气,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秦创的《瑞雪暖冬图》里,小灵童戴着棉帽,正和少年一起堆雪人,雪人的脸上,用黑炭画着大大的笑脸,脖子上系着绣满兰草的围巾。守岛兽和雪团卧在暖炉边,幼鼠们蜷缩在它们的肚皮底下,云舒、风缓则站在窗台上,望着窗外的雪景。陈墨坐在暖炉旁,擦拭着梁上的木牌,一块又一块,每个名字都承载着岁岁的温暖与牵挂。
离别那日,小灵童把绣着“归”字的布帕系在昆仑兰上,布帕旁挂着六个香囊,分别装着兰芽、荷叶、桂花、梅花,对应着四季。“明年我要带更多纸鸢来,把所有新伙伴都画上去!”他挥着手走上光桥,少年牵着他的手,雪团趴在少年肩头,三只幼鼠钻进背篓,云舒、风缓在空中盘旋,守岛兽蹲在桥头,望着他们的身影融进云海。
陈墨站在凉棚下,望着梁上的木牌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鼻尖萦绕着桂香、兰香与腊味的气息。竹帘上的络子轻轻晃动,兰香依旧。他知道,明年开春,光桥那头,熟悉的身影会带着新的欢闹归来,昆仑兰会抽出更嫩的芽,木牌会添上新的名字,而浮仙岛的暖,会在岁岁年年的重逢里,越来越浓,越来越醇,永远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成为不变的归处与牵挂。
喜欢有仇就要挨个报,一个他也跑不掉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有仇就要挨个报,一个他也跑不掉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