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连下三日,都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屋檐下的冰棱足有尺长。本草宫的暖阁里,阿依慕正与罗桑大师核对《雪域医经》的最终译稿,案几上的红景天茶冒着热气,驱散了窗外的寒意。
“这处‘雪盲症’的治法,得再注明‘需用瑞国的枸杞汁调和’,”罗桑大师指着译稿上的句子,眉头微蹙,“雪域的方子用的是雪莲汁,瑞国百姓未必能轻易得到,换成枸杞汁更易得,效果也相近。”
阿依慕点头应着,提笔添注:“大师考虑得周全。前几日城西就有个孩童玩雪时伤了眼,用雪莲汁太费事,用枸杞汁配蜂蜜敷了三日就好了,确实可行。”
淑妃端着一盘烤得金黄的青稞饼走进来,见两人正忙,便轻手轻脚地将饼放在案边:“刚出炉的,加了些核桃碎,能补脑。看你们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罗桑大师拿起一块饼,笑着说:“有淑妃娘娘的手艺,再忙也得尝一口。这饼的火候比昨日更匀了,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淑妃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跟着王师傅学了几日,总算摸到些门道。对了,刚才听阿依莎说,贫民窟有户人家的产妇难产,太医院的人去了说情况危急,想请您过去看看。”
阿依慕心中一紧,立刻放下笔:“怎么不早说?产妇和孩子的性命要紧!”她起身就要往外走,又回头对罗桑大师道,“大师懂雪域助产的法子,一起去看看?”
罗桑大师欣然应允:“小僧曾在雪域帮牧民接产,或许能帮上忙。”
淑妃也急道:“我也去!我学过调制安神的草药膏,说不定能让产妇放松些。”
三人带着阿依莎和药箱,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赶往贫民窟。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阿依慕裹紧了披风,心中却火烧火燎——难产在冬日最是凶险,耽搁片刻就可能一尸两命。
产妇家在贫民窟最深处,一间破败的土坯房,门口围着几个面色焦急的邻居。见到阿依慕,一个老汉连忙上前:“贵妃娘娘,您可来了!李家媳妇疼了一天了,孩子就是不肯出来,太医院的大夫说……说怕是保不住了……”
阿依慕没多言,快步走进屋。屋里光线昏暗,弥漫着血腥味和汗味,产妇躺在冰冷的土炕上,面色惨白,嘴唇干裂,已经没了力气喊叫,只有微弱的呻吟。一个年轻大夫正手足无措地站在炕边,见阿依慕进来,如蒙大赦:“和贵妃娘娘,产妇气血亏虚,子宫收缩乏力,下官实在没办法了。”
罗桑大师上前查看,又摸了摸产妇的脉搏,沉声道:“脉象虚浮,是气力耗尽了。按雪域的法子,得先补气,再用外力催生。”
“我带了红景天参汤,”阿依慕打开药箱,取出一个保温的锡壶,“这是用红景天、人参和红糖熬的,能快速补气。淑妃,把安神膏拿出来,给产妇擦擦太阳穴和手心,让她放松。”
淑妃连忙打开瓷盒,用指尖蘸取淡绿色的药膏,轻柔地涂抹在产妇的穴位上。药膏带着月光草的清香,产妇的呼吸果然渐渐平稳了些。
阿依慕扶起产妇,小心地将参汤一点点喂进去。参汤入喉,产妇的脸色竟泛起一丝血色,眼神也清明了些。
“能用力吗?”阿依慕轻声问。
产妇虚弱地点点头,咬着牙攒劲,肚子却依旧没动静。年轻大夫急道:“还是不行,胎儿的位置好像有些偏……”
罗桑大师忽然道:“试试‘转胎法’。小僧在雪域时,遇到胎位不正的,就让产妇侧卧,用热帕子敷腰眼,再轻轻推揉腹部,能让胎儿转过来。”
阿依慕立刻让阿依莎烧热水,自己则按照罗桑大师说的方法,用温热的帕子给产妇敷腰,动作轻柔而坚定。淑妃在一旁给产妇擦汗,轻声安抚:“别怕,有我们在,一定能顺顺利利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屋外的雪还在下,屋里的人却都出了一身汗。突然,产妇一声痛呼,罗桑大师眼睛一亮:“动了!胎儿转过来了!快,让她用力!”
阿依慕和年轻大夫合力引导,淑妃不断给产妇喂参汤补气。在众人的合力下,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孩子终于降生了!是个健康的男婴,哭声洪亮得像小猫。
“生了!生了!”屋外的老汉欢呼起来,邻居们也跟着鼓掌。
阿依慕将孩子抱给产妇看,产妇虚弱地笑了,泪水顺着眼角滑落。阿依慕又开了一副补气血的方子,用沙苁蓉、当归和红糖配伍,叮嘱老汉赶紧去抓药熬煮。
“多谢娘娘!多谢大师!多谢各位恩人!”老汉对着众人连连作揖,要下跪道谢,被阿依慕拦住了。
“快照顾你家媳妇和孙子吧,”阿依慕笑着说,“天冷,记得给孩子裹严实些,别冻着了。”
走出土坯房时,雪已经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给雪地镀上了一层银辉。淑妃看着怀里包着孩子的襁褓,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柔和:“刚才他哭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罗桑大师合掌道:“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医者能做的,就是守护这份力量,让它平安降临。”
年轻大夫跟出来,满脸羞愧地对阿依慕道:“娘娘,下官今日真是受教了。以前总觉得西域的医术是旁门左道,没想到竟有这么精妙的法子……”
阿依慕摇头:“医道没有高低,能救人的就是好法子。就像这红景天,在雪域是药材,到瑞国还是药材,关键在于用的人是否有心。”
回到本草宫时,已是深夜。暖阁的炉火依旧旺着,李德全正坐在炉边打盹,见众人回来,连忙起身:“可算回来了!陛下派人来问了好几次,担心您出事呢。”
“让陛下挂心了,”阿依慕笑道,“顺利得很,母子平安。”
李德全这才松了口气,递上一碗热姜汤:“快暖暖身子。陛下说,若是您回来了,让您去趟养心殿,他有东西要给您。”
阿依慕来到养心殿时,林羽正在灯下看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笑道:“冻坏了吧?快过来烤烤火。”
“谢陛下,”阿依慕坐在火炉边,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陛下找臣妾来,有什么事?”
林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玉印,印文是“医道济世”四个篆字:“这是给万国医馆的新印。今日听李德全说,你们用雪域的法子救了产妇,朕很欣慰。这枚印,既是对你们的嘉奖,也是希望你们能继续将各国医道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济世救人。”
阿依慕接过玉印,入手温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臣妾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林羽看着她,眼中带着赞许:“淑妃也跟着去了?”
“是,”阿依慕点头,“她帮了不少忙,给产妇用安神膏,还一直轻声安抚,做得很好。”
林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能改就好。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犯过错,关键是能不能回头。”他顿了顿,又道,“明日让御膳房给贫民窟送些红糖和小米,再派两个有经验的稳婆去住几日,冬天产妇多,有她们在,能少些风险。”
“陛下圣明,”阿依慕真心赞叹。
离开养心殿时,月光正好。阿依慕捧着玉印,走在积雪的宫道上,心中一片澄明。今夜的经历让她更加明白,医道不仅是治病的药方,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罗桑大师的雪域医术,淑妃的耐心安抚,年轻大夫的虚心学习,还有林羽的体恤百姓,这些看似不同的片段,却在救人的过程中融合成了最动人的画面。
回到本草宫,淑妃还没睡,正坐在灯下给新生儿缝制小襁褓。见阿依慕回来,她举起襁褓笑道:“用剩下的边角料做的,虽然简单,总比没有强。”
阿依慕看着襁褓上绣着的小小沙苁蓉图案,忽然觉得,这个曾经让她忌惮的女子,如今却像这寒夜里的炉火,虽不炽热,却透着踏实的温暖。
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个雪夜,继续书写着救赎与新生。阿依慕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守住这份医者的仁心,只要身边有这些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再大的风雪,都能被温暖融化。而那枚“医道济世”的玉印,将见证着他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喜欢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