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前,李响一身州牧官服,率领冀州主要属官等候。见蹇硕车驾到来,李响上前几步,拱手为礼,不卑不亢:“天使远来辛苦,本侯有失远迎,还望天使海涵。”
蹇硕连忙下车,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尖细的嗓音响起:“哎呦,侯爷说的哪里话,咱家奉陛下之命前来,怎敢劳动侯爷大驾。侯爷镇守北疆,平定黄巾,功在社稷,咱家在洛阳亦是久仰大名啊!”
两人寒暄几句,李响便将蹇硕迎入府中。
接风宴席上,觥筹交错,气氛看似热烈。
蹇硕代表天子对李响表示了慰问,并重申了刘宏对探察黄金洲之事的关切。
李响应对得体,先是感谢皇恩,随后便主动汇报起冀州的政务,从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到开设学宫、组建商盟,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他并未刻意回避商盟的庞大收益和学宫的创新之举,反而将其与稳定冀州、为国储才紧密联系起来,言语间一片公忠体国之心。
“……冀州初定,百废待兴,响蒙陛下信重,委以州牧之职,唯有竭尽全力,方能不负圣恩。商盟所获,除必要开销与分成,三成已入公库,用于修路、赈灾、兴学,此乃长远之计。学宫广纳贤才,亦是为朝廷选拔能吏,冀州安定,则北方安定,北方安定,则陛下可高枕无忧矣。”李响举起酒杯,向蹇硕示意,也向遥远的洛阳方向示意,“此皆陛下洪福,朝廷威德所致,响不敢居功。”
蹇硕听着,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是念头飞转。
李响这番话,滴水不漏,将所有的举措都包装在了“忠君爱国”、“稳定地方”的大义之下,让他抓不到任何把柄。
尤其是李响主动提及商盟利润的三成入公库用于公益,这与他暗中观察到的冀州民生改善的情况相互印证,更显得李响所言非虚。
“侯爷忠心为国,勤政爱民,咱家回京后,定当如实禀报陛下。”
蹇硕笑着应和,随即话锋一转,似随意问道,“不过,咱家在洛阳时,也曾听闻一些风言风语,说侯爷在冀州……嗯,编练了不少精兵,这护卫商队,需要如此多人手吗?”
此言一出,宴席上的气氛微微一凝。
李响却哈哈一笑,坦然道:“蹇常侍有所不知。冀州地处北疆,虽异族暂平,黄巾主力已灭,然小股流寇、溃兵犹在,且幽州、并州亦不太平。商盟行商四方,若无足够武力护卫,岂非成了盗匪的肥羊?这些护卫,皆登记在册,一为保境安民,清剿匪患;二为护卫商路,维持贸易。其甲胄、粮饷,皆由商盟自行承担,并未耗费府库一分一毫。此事,州郡兵曹皆有记录,常侍若有意,随时可调阅核查。”
他回答得理直气壮,合情合理。乱世之中,地方豪强尚且蓄养私兵部曲,他身为州牧,组建护卫队保境安民、护卫商业,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而且强调自筹粮饷,不耗国帑,更是堵住了“耗费国资”的潜在指责。
蹇硕碰了个软钉子,干笑两声:“原来如此,侯爷思虑周详,咱家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日,在李响的安排下,蹇硕“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冀州学宫,看到了士子们刻苦攻读、名师认真授课的景象;视察了商盟的仓库和账目,那清晰无比的账册和源源不断的物资流转让他暗自咋舌。
甚至还去城外的造船厂转了一圈,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龙骨结构,但那庞大的规模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也让他感受到了李响在此事上的投入和决心。
所见所闻,无一不在印证李响之前的说辞。
冀州上下,呈现出的是一种高效的运转和蓬勃的朝气,与“图谋不轨”根本扯不上关系,反而更像是一个锐意进取的能臣在苦心经营。
蹇硕离京时心中那份“找茬”的心思,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早已消散大半。
他虽为宦官,但也知道,陛下需要的是能臣来稳定江山。
只要李响表面上的恭顺和忠君做到位,其势力越强,对稳固北方反而越有利。
再言刘宏亦是担心李响有二心啊。
更怕李响有二心。
至于袁氏那边的嘱托……蹇硕心中冷笑,他可不会为了袁氏的空头许诺,而去得罪一个如日中天、并且看起来并无明显反迹的实权州牧,尤其是在对方还如此“配合”的情况下。
临行前,蹇硕对李响的态度已然变得十分客气甚至带着一丝讨好:“侯爷,咱家在冀州所见,定当一一禀明陛下。侯爷忠心可鉴,政绩斐然,陛下闻之,必然欣慰。探察黄金洲之事,还望侯爷多多费心。”
李响微笑着递上一个精美的木盒:“有劳蹇常侍。此乃商盟新得的海外奇珍,些许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常侍笑纳。黄金洲之事,本侯必当尽力,一有消息,即刻上奏天庭。”
蹇硕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脸上笑容更盛:“侯爷太客气了!咱家必定将侯爷的忠心与辛劳,如实上达天听!”
送走蹇硕后,李响站在州牧府的高楼上,远眺南方。
“袁氏……看来是铁了心要与我为敌了。”他轻声自语。蹇硕的到来和离去,只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来自洛阳朝堂的明枪暗箭,将会更加频繁。
“不过,经此一事,刘宏那边的疑心,短期内应可稍减。”李响眼神锐利,“接下来,是该好好清理一下冀州内部,那些与袁氏暗通款曲的蛀虫了。”
他转身,对身后的李存孝沉声道:“存孝,让我们的人动起来,把那些吃里扒外、暗中与袁氏勾连的家伙,都给本侯挖出来!要快,要准!”
“诺!”李存孝眼中闪过嗜血的兴奋,领命而去。
…………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一个月过去。
秋意渐深,颍川郡守府后院那棵老槐树,叶子已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书房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着深秋的寒意。
年仅八岁的小曹昂,裹着一件厚实的锦袍,小小的身子几乎陷在宽大的坐席中。
他手中捧着一卷《孙子兵法》,目光却有些游离,并未聚焦在竹简的字句之上。
这一个月来,他通过父亲曹操与幕僚们的交谈,以及程咬金偶尔带回的消息,始终密切关注着冀州的动向。
喜欢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