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首页 >> 大明基建录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下王者楚兵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女帝太监最风流龙腾美洲万古神尊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凤帝九倾
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 大明基建录全文阅读 - 大明基建录txt下载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章 继承者之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启三年秋,南京城的议政殿内,《全民教育法案》草案正如沸油泼雪般激起千层浪。反对者皆是须发皆白的老臣,他们拍着案几痛陈 “祖制不可废”,声线因激动而发颤,腰间玉带随动作晃出细碎的玉响;支持者多是身着青袍的新晋官员,他们捧着奏疏引经据典,将格物院的实测数据、海外诸国的教化案例娓娓道来,眉宇间满是革新的锐气。

这场辩论从破晓延续至日暮,殿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卷落,飘进敞开的朱漆窗棂,落在争论不休的官员脚边 —— 可没人顾得上这秋景,连路过的内侍都踮着脚快步走,生怕卷入这场关乎帝国文明走向的漩涡。

然而,在这朝堂喧嚣的表象之下,另有一双双眼睛正越过议政殿的飞檐,望向紫禁城深处那片覆盖着黄琉璃瓦的宫殿群。议政殿争论的是 “万民之教”,可真正能决定帝国百年基业的,从来都是 “一人之继”—— 皇位继承,这道刻在封建王朝骨血里的命题,此刻正随着《全民教育法案》的冲击,悄然浮出水面。

朱允炆登基已五年,正值二十七岁的盛年,鬓角尚无半丝霜色。可 “国本” 二字,从来不是看帝王年岁,而是看权力传承的稳定性。尤其是这位陛下,自登基那日起便没按常理出牌:先是颁行《大明宪约》,将 “君权受宪约约束” 明明白白写进律法,让满朝文武惊得差点摔了朝笏;如今又要推《全民教育法案》,连市井小儿的读书事都要管,更遑论那最敏感的皇位继承 —— 早在《宪约》附则里,他便埋下了一颗惊雷:“皇位继承人需经系统教化,通宪约、明世情,且得内阁与议政会联名认可,方可册立。”

这一条款,像一层厚重的迷雾,将原本清晰的 “嫡长子继承制” 裹得严严实实。按祖制,皇后徐妙锦所生的嫡长子朱文奎,今年刚满六岁,早该被册为太子,让朝野安心。可朱允炆对此始终讳莫如深,既不提及立储,也不赏赐东宫属官,连朱文奎的生辰宴,都只按皇子规格操办,没半分 “准太子” 的殊荣。

宫里的人最是察言观色,朝堂上的人也最会审时度势。那些非嫡出的勋贵,比如手握兵权的魏国公徐辉祖(徐妙锦堂兄,膝下有庶子),还有靠着科举出身、本就不满 “嫡庶有别” 的寒门官员,渐渐开始暗潮涌动:有人借着给太后请安的由头,故意在慈宁宫提起 “皇长孙聪慧”,话里话外盼着立储;有人则暗中给几位育有皇子的妃嫔递消息,隐晦提及 “贤能比嫡长更重”—— 宫墙之内,一场无声的储位之争,已在朱允炆的沉默里,悄悄拉开了序幕。

这日戌时,乾清宫西暖阁的烛火还亮着。紫檀木案上堆叠着半尺高的奏折,最上面那本是格物院呈上来的《番薯引种成效疏》,朱允炆握着朱笔的手顿了顿,在 “亩产三千斤” 旁画了个圈,眉峰微扬,似是满意。

殿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阵莲子羹的甜香。徐妙锦身着月白绣玉兰花的常服,裙摆扫过青砖地,没发出半分声响。她屏退了捧着食盒的宫女,亲自端着描金白瓷碗走到案边,将碗轻轻放在奏折旁,指尖不经意触到案面,还带着烛火烤出的微热。

朱允炆放下笔,揉了揉眉心,抬眼看向妻子时,眼底的疲惫已淡去大半,嘴角牵起一抹温和的笑:“妙锦怎么来了?这个时辰,文奎该睡了吧?”

徐妙锦垂着眼,手指摩挲着碗沿的描金花纹,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声音轻得像落在烛火上的棉絮:“文奎已经睡下了,奶娘说他今日背完了《三字经》,还问…… 什么时候能见到陛下。” 说到最后,她抬眼看向朱允炆,眉宇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像蒙了雾的玉。

朱允炆闻言,指尖顿了顿,随即拿起羹碗,用银勺轻轻搅动着碗里的莲子,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的眉眼:“这几日忙着法案的事,是朕忽略了他。明日早朝后,朕去看看他。”

徐妙锦咬了咬下唇,似是下定了决心,又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陛下,臣妾今日去给太后请安时,听见几个宫女在廊下议论…… 说陛下迟迟不立太子,是觉得文奎不够聪慧,或是…… 或是想册立其他皇子。”

她说到 “其他皇子” 时,指尖微微发颤:“还有人说,前日李昭仪的兄长入宫觐见,特意给李昭仪带了西域的玛瑙串,说是…… 要给三皇子把玩。臣妾知道不该轻信流言,可这宫里的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若是传到议政会,怕是又要惹出是非。”

朱允炆搅动莲子羹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眼看向徐妙锦,目光深邃得像寒潭,却没有半分怒意,只轻声问:“妙锦,你信这些话吗?”

徐妙锦猛地摇头,眼眶微微泛红:“臣妾不信陛下会偏心,可臣妾怕…… 怕文奎受委屈。他是嫡长子,按祖制本就该是太子,如今却要被人背后议论,臣妾这做母亲的,心里实在难受。”

朱允炆放下羹碗,起身走到徐妙锦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微凉,还带着莲子羹的甜香,朱允炆的掌心却很暖,能驱散她指尖的寒意:“妙锦,你我夫妻十年,你该知道朕的性子 —— 朕从不做没道理的事。文奎是朕的长子,朕怎会不疼他?可正因为疼他,朕才不能轻易把‘太子’的头衔给他。”

他拉着徐妙锦走到窗边,推开一扇窗。夜风带着秋凉吹进来,吹得烛火晃了晃。窗外能看到紫禁城的夜景,远处宫殿的轮廓在夜色里像沉睡的巨兽,近处的宫灯在廊下摇曳,晕出暖黄的光。

“你想想,” 朱允炆的声音随着夜风轻轻落下,“若是现在立文奎为太子,会是什么光景?东宫詹事府的官员会立刻围上来,捧着他、顺着他,把他当成未来的帝王供奉;那些想攀附的官员会提着金银珠宝往东宫送,教他怎么弄权、怎么制衡;连宫里的太监宫女,都会看他的脸色行事,让他连一句真话都听不到。”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徐妙锦:“这样养出来的太子,或许能守住祖宗的家业,可他能懂《宪约》里‘君民共治’的道理吗?能明白格物院那些机器背后的学问吗?能看清海外诸国正在崛起的大势吗?朕要的不是一个‘守成之君’,而是一个能接下朕改革担子的‘开拓者’!”

徐妙锦怔怔地看着丈夫,他的眼睛在烛火下亮得惊人,像有火焰在燃烧。她忽然明白了,朱允炆不是不疼儿子,而是把疼藏得更深 —— 他要给文奎的,不是一个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而是一条能让他真正成长为帝王的路。可明白归明白,担忧还是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可陛下,这条路太难了。文奎才六岁,就要和其他皇子一起竞争,还要被朝臣议论,他扛得住吗?”

“玉不琢,不成器。” 朱允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却又藏着一丝温柔,“朕已经为他,也为所有皇子,铺好了路。这条路或许难走,但走过去,才能成为真正配得上大明的帝王。”

三日后,一道明黄的圣旨从乾清宫发出,由司礼监掌印太监亲自捧着,送到了内阁大堂。当太监展开圣旨,用尖细的嗓音念出 “设立皇家英才苑” 时,内阁首辅杨荣手里的茶杯 “哐当” 一声落在案上,茶水溅湿了他的官袍,他却浑然不觉。

圣旨里的每一条,都像一把重锤,砸在满朝官员的心上:

“一、凡朕之皇子,无论嫡庶,年满六岁皆需入皇家英才苑就读,无分尊卑,一体教化。”—— 这是要打破 “嫡庶有别” 的旧例,让庶出皇子也有了争储的资格;

“二、英才苑课程由朕亲定:经史子集为根基,格物(物理、化学)、数算(数学)、舆图(地理)、律法、兵法为要术,每日需习练骑射半个时辰,每季度需随钦差出京体察民情一次。”—— 这哪里是皇子的课程,简直是把格物院学子和武将的功课揉在了一起,完全跳出了 “四书五经育帝王” 的老路子;

“三、皇子入苑后,除元旦、冬至、万寿节外,皆需寄宿苑中。膳食按‘秀才标准’供给,不得铺张;身边仅许带一名小太监伺候起居,严禁仆从成群;非经朕许可,不得与外臣私自会面,更不得收受外臣馈赠。”—— 这是要让皇子们过 “苦日子”,断了他们攀附外臣的路子;

“四、朕钦点翰林学士五人、格物院院士三人、兵部尚书一人为苑中师傅,皇子的学业、品行、武艺,需由九位师傅联名考核,每月呈递‘英才册’于朕,若有舞弊,九人同罪。”—— 考核权不在某一个人手里,堵死了 “偏私” 的漏洞;

“五、未来皇位继承人,需待诸皇子年满二十岁后,由朕结合‘英才册’考评、朝臣举荐、议政会投票,择贤而立,非必嫡长。”—— 这最后一条,直接把延续千年的 “嫡长子继承制” 掀翻在地,像一道惊雷,炸在了所有人的耳边。

圣旨念完时,内阁大堂里静得能听到窗外的落叶声。过了片刻,户部尚书周忱(寒门出身,靠科举入仕)率先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哽咽:“陛下圣明!‘择贤而立’方是国之福泽,臣请陛下颁旨天下,让万民皆知陛下的革新之心!”

“放肆!” 工部尚书宋礼(开国勋贵之后,嫡长子继承家业)猛地一拍案几,指着周忱的鼻子怒斥,“祖制千年未改,嫡长子继承乃是天经地义!陛下此举是‘废长立幼’,是要引兄弟相残、朝局动荡!臣请陛下收回成命,恪守祖制!”

“宋大人这话错了!” 周忱站起身,与宋礼针锋相对,“当年太祖皇帝推翻元廷,难道不是打破‘祖制’?如今陛下推行新政,就是要让大明跟上世界大势,连皇位继承都要选贤能,这才是真正的‘守江山’!”

“你…… 你这是歪理!” 宋礼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周忱却说不出更多话 —— 他知道周忱说的是实话,可 “嫡长” 二字早已刻在他的骨子里,让他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革。

这场争论从内阁蔓延到议政会,再传到市井街头。茶馆里,说书先生把 “皇家英才苑” 的事编成了新段子,拍着醒木说 “陛下要选‘文武双全的贤君’”;酒肆里,老兵们争论着 “皇子习兵法是好事,将来能领兵打倭寇”;而那些勋贵府邸里,气氛却压抑得很 —— 魏国公徐辉祖把庶子叫到书房,沉声道 “你弟弟(嫡子)以后没特权了,你要好好读书,别丢了徐家的脸”;英国公张辅则对着祖宗牌位叹气,喃喃道 “陛下这步棋,走得太险了”。

宫里的反应更是微妙。李昭仪(育有三皇子)捧着圣旨,手指反复摩挲着 “择贤而立” 四个字,眼底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被忧虑取代 —— 她知道,竞争的路不好走;而贤妃(育有二皇子,出身寒门)则悄悄把二皇子的太傅叫来,叮嘱道 “以后格物、数算的功课,要请最好的先生”。

最平静的反倒是皇后徐妙锦。她拿着朱允炆送来的 “英才苑课程表”,看着上面 “每月可探视皇子一次” 的条款,轻轻叹了口气,却又露出了一丝笑容 —— 她知道,丈夫没有骗她,这条路虽然难,但对文奎来说,是真正的成长。

天启三年十月初一,是皇家英才苑开学的日子。

朱文奎穿着一身青色棉布学服,领口和袖口绣着淡淡的云纹 —— 这是英才苑统一的服饰,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都穿一样的衣服。他的身边只跟着一个叫小禄子的小太监,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装着换洗的衣物和几本书。

英才苑坐落在紫禁城东侧的文华殿旁,原本是存放皇家典籍的地方,如今被改成了学堂。苑门口站着两位师傅,一位是翰林学士刘三吾(曾主持过科举),一位是格物院院士宋应星(着有《天工开物》),两人都穿着青色官袍,神色严肃地看着前来报到的皇子。

朱文奎走到苑门口时,脚步顿了顿。他看到二皇子朱文圭(贤妃所生,比他小半岁)正低着头,被小太监牵着往前走;三皇子朱文基(李昭仪所生,五岁,因聪慧被特许提前入学)则好奇地东张西望,手指还在扯着学服的衣角。

“嫡长子朱文奎,六岁,前来报到。” 刘三吾看着手里的名册,抬眼看向朱文奎,语气平淡,没有半分对 “嫡子” 的特殊对待。

朱文奎攥了攥衣角,小声应道:“儿臣…… 朱文奎,参见刘师傅、宋师傅。” 他以前在宫里,无论见谁,别人都会叫他 “皇长孙”,可在这里,他只是 “朱文奎”,和其他皇子没什么不同。

宋应星走上前,蹲下身,看着朱文奎的眼睛,轻声问:“知道为什么要学格物吗?”

朱文奎愣了愣,摇摇头 —— 他以前学的都是《三字经》《论语》,从没听过 “格物”。

“格物就是看天地万物的道理,” 宋应星拿起身边的一个指南针,递给朱文奎,“比如这个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这就是格物要学的。陛下让你们学这些,是希望你们以后能看清世界,而不是只守着宫里的一方天地。”

朱文奎接过指南针,小小的指针在铜盘里转了转,最终稳稳地指向南方。他的眼睛亮了亮,原本的茫然少了几分,多了一丝好奇。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远处的宫墙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身着明黄常服,身姿挺拔,正是朱允炆。朱文奎想喊 “父皇”,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他看到父皇的手放在城墙的砖上,指尖微微动了动,眼神里有他看不懂的复杂情绪,像是不舍,又像是坚定。

朱允炆也看到了朱文奎,他没有挥手,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朱文奎和其他皇子一样,要踏上一条全新的路。这条路会有风雨,会有竞争,甚至会有挫折,但只有走下去,才能成为真正配得上大明的继承者。

朱文奎握紧了手里的指南针,跟着刘三吾走进了英才苑。苑里的读书声已经响起,和宫里的静谧不同,这里充满了朝气。他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记得父皇说过的 “玉不琢,不成器”,也记得宋师傅手里的指南针 —— 他想知道,这个小小的东西,为什么能指向南方;他更想知道,父皇要他走的路,到底能通往什么样的未来。

而此刻的乾清宫里,朱允炆正看着案上的 “英才册”,册子里写着八位皇子的名字。他拿起朱笔,在 “朱文奎” 的名字旁画了一个小小的圈,然后写下一句话:“玉在椟中,需经雕琢,方显其华。大明未来,系于此辈。”

烛火摇曳,映得这句话在纸上生辉,也映得朱允炆的眼神愈发坚定 —— 他知道,这场关于 “继承者” 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争议,更多的阻力,但他不会回头。因为他要的,不是一个只靠血统传承的王朝,而是一个靠贤能支撑、靠制度延续的大明盛世。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基建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在民政局摇到了世界首富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萌学园,因为怕死每天都在自保朝生暮死:雪洗凡尘法医毒妃雏田:有牛啊,有牛!大茶商辛夷传万古神尊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向风柳如云小说免费阅读全文超级仙王在都市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主角叫楚剑秋柳天瑶的小说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崩仙逆道欧希乐斯的日记全方位幻想
经典收藏妖孽的小王爷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万世秦疆我爷是刘邦巧妇当家魏逆鱼龙舞中国历史长河小说汉末之益州崛起录武林帝国王爷太坏,王妃太怪大唐之最强驸马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帝国猛将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沙雕网友援北伐富婆启动计划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南朝第一赘婿锦衣卫创始人
最近更新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明末:铁血山河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汉阙孤臣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谋天录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扶苏已死,秦匠当立三国:美女收集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糊涂县令贾清廉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书虫眼中的历史玉佩求生之路
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 大明基建录txt下载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 - 大明基建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