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稀土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甜腥味。周远走下直升机,立刻被热浪包围——十月的湘南山区不该这么热。不远处,几个穿橙色防护服的人正围着一台嗡嗡作响的检测设备争论不休。
周工程师?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周远转身,看到一个约莫五十岁的壮实男人大步走来。他穿着沾满泥点的工装裤,安全帽随意地扣在头上,露出的鬓角已经花白,但步伐却像年轻人一样矫健。
陈明宝,五矿这边管事的。男人伸出手,掌心布满老茧,李卫国刚来过电话,说你会带什么天工系统
周远握了握那只粗糙的手:系统还在调试。现在情况怎么样?
陈明宝的眉头拧成疙瘩:跟我来。
他们走向矿区核心地带。沿途的警示牌越来越多:高温区域禁止入内辐射危险。甜腥味越来越浓,周远的后颈渗出汗水,分不清是因为炎热还是不安。
就是这。陈明宝停在一口被黄色警戒线围起来的矿井前,3号主井,温度72度,还在上升。
周远蹲下身,摸了摸井口附近的岩石,立刻缩回手——烫得能煎鸡蛋。他打开平板电脑,调出天工系统的监测模块。当扫描到稀土元素分布时,屏幕突然跳出一片刺眼的红色。
这不可能...周远放大数据,钕元素浓度比昨天升高了8%,而且分布模式...
像活的,对吧?陈明宝冷笑一声,像有什么东西在底下搬运这些该死的稀土。
周远猛地抬头:你知道?
我父亲是张建国的第一批学生。陈明宝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1982年江华实验日志,张老师亲手写的。
周远接过笔记本,发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培养菌种、温度变化和稀土富集数据。在最后一页,张工用红笔写道:第37次野外实验成功!菌群在自然环境下稳定存活,可将尾矿稀土品位提升3-5倍。但必须控制增殖速度,否则...
字迹到此中断。
否则会怎样?周远问。
陈明宝指向矿井:否则就会这样。菌群指数级繁殖,地温升高,最终——
一声巨响打断了他的话。地面剧烈震动,3号井喷出一股热气,周围的碎石哗啦啦滚落。警报声响彻矿区。
又来了!陈明宝拽着周远往后撤,最近每小时一次,跟特么火山喷发似的!
周远紧盯着平板。天工系统的生物监测模块显示,地下200米处有大规模有机活动,模式与已知的任何微生物都不匹配。但最令人不安的是,系统自动弹出一条隐藏指令:【检测到特种种群,是否执行终止协议?】
这个指令他从未见过。
我需要下井。周远突然说。
陈明宝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下面至少80度!
天工系统需要实地数据才能校准。周远已经走向装备室,有冷却服吗?
二十分钟后,他们站在升降机里,向着沸腾的矿井下降。周远穿着厚重的冷却防护服,面罩上很快结满水雾。陈明宝坚持同行,只戴了简易呼吸面罩,黝黑的脸上汗如雨下。
你父亲...还健在吗?周远试图分散对高温的注意力。
死了。92年在包头矿,为了救三个技术员。陈明宝的声音透过面罩闷闷传来,他总说张老师的技术不该被封存,能救很多矿工的命...
升降机突然卡顿了一下,接着继续下降。温度计显示外界已达89度,冷却服开始报警。周远打开天工系统的扫描功能,井壁的3d模型逐渐成型——无数细小的红色光点像血管一样在岩层中蔓延,那是菌群富集的稀土脉络。
看这个分布。周远将图像传给陈明宝,不是随机的,有明确的方向性。
陈明宝眯起眼睛:像在往水源移动...下面是古河道!
周远立刻明白了危险所在:如果菌群侵入地下水系统,可能改变整个江华盆地的稀土分布。他调出终止协议的详情,内容令他窒息——需要向菌群核心注入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但同时会永久破坏稀土晶体结构。
价值几百亿的资源...陈明宝看完后摇头,不能这么干。我们有另一个方案。
升降机到达井底。热浪几乎实体化,周远的冷却服频频报警。他们沿着巷道前进,灯光照出岩壁上诡异的蓝色光点——那是高浓度稀土在高温下的荧光。
巷道尽头是一个人工开凿的洞室,中央放着三台奇怪的设备,看起来像巨型微波炉。
脉冲抑制器。陈明宝拍了拍其中一台,五矿秘密研发的,能减缓菌群代谢而不杀死它们。本来打算今天启动...
周远检查设备,立刻发现问题:频率设置错了!这只会刺激菌群更快繁殖!
怎么可能?参数是李卫国亲自——
两人突然对视,同时意识到什么。周远迅速拍照将设备参数传给丽莎,让她核对St集团的专利数据库。结果令人毛骨悚然——这些参数与St十年前申请的生物选矿加速器完全一致。
有人调包了设备...周远的声音发紧,或者李卫国被胁迫了。
陈明宝一拳砸在岩壁上:王建国那伙人!他们想让菌群失控,然后嫁祸给天工系统!
巷道突然又是一阵剧烈震动,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强烈。碎石从顶板掉落,一台脉冲设备被砸翻,冒出噼啪的火花。
要塌了!回去!陈明宝推着周远往升降机跑。
他们刚冲出洞室,身后就传来轰然巨响。周远回头看去,只见洞室已完全坍塌,而更可怕的是——岩壁上的蓝色光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像某种活物在呼吸。
升降机上升过程中,周远的天工系统突然收到一条加密信息。解密后是一段视频:郑毅被绑在一把椅子上,背景是某个实验室。一个画外音说道:48小时终止天工系统,否则他和你导师一个下场。
视频最后闪过一个画面——三个血红的菱形。
回到地面后,周远发现矿区已乱成一团。十几辆标着环境应急的车辆围在矿井旁,穿防化服的人员正在取样。丽莎不知何时也到了,正和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激烈争论。
周远!她看到他们,快步走来,St集团刚刚向国际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国在江华进行稀土生物武器试验!
陈明宝破口大骂:放他娘的屁!
更糟的是这个。丽莎调出手机上的新闻,美国地质调查局刚刚公布了全球稀土储量重估报告,江华被列为潜在超级矿床。现在外网上已经在传中国操控稀土市场了。
周远看着平板上的数据,菌群活动范围已经扩大了17%。按照这个速度,48小时内就会触及地下水系。而天工系统的终止协议是唯一能阻止灾难的方法——但代价是毁灭价值连城的稀土资源,还要背负破坏国家战略储备的罪名。
我需要见李卫国。周远下定决心。
不可能。陈明宝摇头,他被紧急召去北京了,走前让我转告你...他凑近周远耳边,三菱形不止是标记,也是钥匙
周远猛然想起张工临终时的话:小心三个菱形...难道导师不是在警告,而是在提示?
丽莎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完电话,她脸色变得异常苍白:实验室刚分析了菌群样本...这不是张教授原始菌种,而是经过基因改造的变体。改造特征显示...来自St集团的生物实验室。
什么?周远和陈明宝异口同声。
最可怕的是...丽莎艰难地吞咽了一下,这些菌群被编程了生命周期,48小时后会自动分解,释放出所有富集的稀土元素到水中。届时整个江华河都会变成...稀土汤。
周远如坠冰窟。这不是事故,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生态恐怖袭击。St集团要一石三鸟:摧毁中国稀土优势、嫁祸天工系统、在全球舆论中孤立中国。
终止协议必须现在启动。周远调出天工系统的控制界面,但需要五矿集团的授权码。
陈明宝沉默良久,突然转身走向一辆越野车:跟我来。有个地方你该看看。
二十分钟后,他们站在矿区后方的一个小山包上。那里有个不起眼的石碑,刻着地质先驱张建国教授实验纪念地。
1982年,张老师在这里做了第一次野外实验。陈明宝拂去石碑上的落叶,他说技术应该像阳光雨露,滋养众生而非成为武器。
石碑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三菱形锁,钥匙在心中。
周远突然明白了。他打开天工系统的底层代码库,输入三菱形符号作为密钥。屏幕一闪,跳出一个隐藏界面:【生物选矿终止协议-张建国授权版】。与强制破坏版不同,这个版本能在保存稀土晶体结构的前提下,使菌群进入休眠状态。
需要什么条件?陈明宝急切地问。
周远阅读着屏幕:需要...一个与张教授dNA匹配的启动信号。他抬起头,与陈明宝对视,他的直系亲属。
现场一片死寂。张工没有子女,妻子早逝,唯一的亲人...
师妹。周远突然说,张老师带过一个女博士生,姓林...
陈明宝猛地拍大腿:林雪梅!现在在昆明理工当教授!我马上联系!
丽莎却拉住周远:你想过吗?St集团为什么给你48小时?他们知道终止协议需要什么,这是在引蛇出洞...
周远望向远处躁动的矿区,蓝色荧光已经透出地表,在暮色中妖异闪烁。无论St集团有什么阴谋,阻止这场生态灾难已是当务之急。
先找到林教授。周远坚定地说,然后...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匿名短信:【别费心了。林雪梅已在控制中。想要她和郑毅活着,天工系统核心代码换人。交易地点:草楼铁矿b3区。你知道三个菱形在哪里。】
夜幕降临,江华矿区的荧光越来越亮,像大地深处有一个巨大的蓝色心脏正在苏醒。周远站在石碑旁,感到四十年的时光在此刻重叠——张工当年的抉择,如今正压在他的肩上。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