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被圈禁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无疑是一道惊雷,彻底改变了朝局的势力版图。
昔日门庭若市的赵王府,一夜之间变得门可罗雀,被重兵把守,如同孤岛。那些曾经依附于赵王的官员们,此刻惶惶不可终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有人试图上书撇清关系,有人暗中销毁往来信件,更有甚者,想要通过各种门路向凌薇薇表忠心,以求宽大处理。
树倒猢狢散,墙倒众人推。凌薇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没有立刻进行大规模清洗,而是稳坐钓鱼台,通过凤阁和苏清月,有条不紊地梳理着从潜龙渊、赵王府以及天牢死士口中得到的海量罪证。
苏清月虽臂伤未愈,但思维依旧缜密清晰,她带领着凤阁的文书官员,日夜不休,将错综复杂的线索整理成条理清晰、证据链完整的案卷。
三司会审在凌薇薇的强势主导下迅速展开。面对铁证如山——端敬皇妃手札中提及的与赵王府的隐秘联系、通汇车行与赵王府长史的资金往来记录、北境军械案中指向赵王府的最终批复指令、以及劫狱死士的供词——赵王最初的抵赖显得苍白无力。
他试图将一切推给已死的端敬皇妃和手下人,声称自己只是“失察”或被“蒙蔽”。然而,在苏清月整理出的、关于他多次秘密调动资源、安插亲信、甚至与北方部落使者暗中接触的证据面前,任何辩解都成了笑话。
朝堂之上,凌薇薇将部分关键证据公之于众。当那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罪状被宣读出来时,满朝文武皆惊。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看似沉迷享乐的亲王,暗地里竟经营着如此庞大的阴谋网络,其野心之大,手段之毒,令人发指。
一些原本还对赵王抱有同情,或对凌薇薇处置宗亲手段有所微词的大臣,此刻也彻底闭上了嘴。国法如山,谋逆乃十恶不赦之首罪,无人敢为其开脱。
就在三司会审接近尾声,即将对赵王及其核心党羽定罪之时,一个意外的人物出现在了朝堂之上——伤势未愈的丞相苏文渊。
他在内侍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入宣政殿,身形虽虚弱,脊背却挺得笔直。他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奏疏。
“陛下,”苏文渊声音沉稳,回荡在大殿之中,“老臣抱病多日,未能为陛下分忧,深感惭愧。
今赵王谋逆案发,证据确凿,老臣无话可说。然,赵王毕竟是皇室宗亲,先帝胞弟,若处置过于严苛,恐伤陛下仁德之名,亦令宗室不安。”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然,国法不容私情,谋逆大罪,亦不可轻饶。老臣恳请陛下,念在赵王终究未酿成实际大祸(指未能成功颠覆政权),且其母端敬皇妃亦已伏诛(指其阴谋败露,潜龙渊被毁),可否……留其性命,废为庶人,终身圈禁,其党羽则按律严惩,以儆效尤。”
苏文渊这番话,看似在为赵王求情,实则是以退为进,给了凌薇薇一个既能维护国法威严,又能彰显帝王仁厚、稳定宗室情绪的最佳台阶。
他深知,若将赵王处死,虽大快人心,但也可能引来宗室兔死狐悲之感,于朝局长远稳定不利。
凌薇薇看着下方神色恳切的老丞相,又看了一眼身旁的苏清月。苏清月微微颔首,显然也认同此议。
凌薇薇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缓缓开口:
“苏相所言,老成谋国。赵王凌铖,身为宗亲,不思报国,反生异心,勾结母族,私蓄武力,倒卖军资,意图不轨,罪证确凿,按律当诛!”
她话音一顿,殿内气氛瞬间紧绷。
“然,念其身为先帝胞弟,且其母端敬皇妃已为其恶行付出代价,朕便网开一面,免其死罪。即日起,废赵王凌铖为庶人,圈禁于宗人府别院,非死不得出!其家产悉数抄没,充入国库!其一应党羽,按律严惩,主犯皆斩,从犯流放,绝不姑息!”
此判决既彰显了国法无情,又体现了皇恩浩荡,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群臣纷纷跪拜,高呼:“陛下圣明!”
苏文渊也深深一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女儿选择的这位陛下,不仅有雷霆手段,亦有容人之量,更有平衡朝局的智慧。
凌薇薇抬手示意众臣平身,目光落在了身旁苏清月的身上。四目相对,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如释重负与对未来的坚定。
端敬皇妃与赵王这条跨越数十年的毒藤,终于被连根拔起。笼罩在朝堂之上的最大一片阴云,就此散去。
喜欢朕的学霸养成计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朕的学霸养成计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