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干政,阴阳颠倒,天象示警……”
福德海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凌薇薇刚刚因为政务顺利而生出的那点虚幻气泡。她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握着朱笔的手指微微发抖。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被恶意精准狙击的愤怒。她才刚刚觉得摸到一点当皇帝的门道,麻烦就如此迫不及待地找上门来,而且直接攻击她最无法改变的软肋——性别。
“果然来了。”凌薇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捡起掉落的朱笔,目光看向苏清月,“爱卿料事如神。”
苏清月神色依旧平静,但眸中锐光隐现:“陛下,流言虽恶,却也是机会。正好借此,看一看这潭水底下,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机会?”凌薇薇蹙眉,“现在满京城都说朕德不配位,惹老天爷不高兴了,这还算机会?”
“正因如此。”苏清月走近一步,声音压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可还记得,昨日批阅钦天监奏折时所拟之策?”
凌薇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让他们去查详细数据和历史记载?”
“是,但不止于此。”苏清月目光扫过殿外,语速稍快,“陛下应立即下旨,严令钦天监三日内呈报详细观测记录及历代案例对比,要求其必须给出明确结论,不得含糊其辞。再召京城几位德高望重、并非赵王派系的大儒及道录司、僧录司首领入宫,就此事‘垂询看法’,实则为陛下正名。”
凌薇薇眼睛慢慢亮了起来。这是要拉拢第三方权威,抢占官方解释权啊!
“还有呢?”她追问道,感觉思路被打开了。
苏清月沉吟片刻,继续道:“流言起于市井,亦当止于市井。陛下可命人……”
她话未说完,凌薇薇猛地一拍桌子(吓得福德海一哆嗦),兴奋地打断:“我知道了!他们能散播谣言,我们就能散播‘真相’!不,要散播更有趣的东西!”
一个结合了现代舆论战思维的、大胆甚至有些荒唐的计划,在凌薇薇脑中飞速成型。
她立刻下达了一系列让苏清月和福德海都感到匪夷所思的指令:
官方层面: 严格按照苏清月的建议,下旨给钦天监,并召见大儒和高僧道士,态度要诚恳,姿态要低,充分展现陛下“敬畏天意,虚心求教”的一面。
民间层面(凌薇薇主导):
“神女降世”说: 暗中派人散播新的流言,内容截然相反——所谓“赤气贯紫微”,非是凶兆,而是“凤鸣九天,神女临世”的吉兆!
预示女帝登基,乃天命所归,将引领大晟走向新的辉煌。故事要编得活灵活现,最好带上点女帝出生时的“异象”(让她现场胡编)。
“对比拉踩”术: 让人悄悄议论,先帝在时,赵王管辖之地赋税如何沉重,冤狱如何之多。而女帝登基虽短,却已心系百姓,甚至(凌薇薇强行给自己脸上贴金)开始整顿奏折,要求官员办实事,这才是真正的“仁德”,上天降下吉兆正是为此!
“娱乐至死”策: 将“赤气”解释为即将到来的皇后(凌薇薇强行把苏清月代入)的凤气!编造一些女帝与未来“凤君”如何天定姻缘、佳偶天成的小故事,转移民众对“天象示警”的注意力,转到八卦上来。
听完凌薇薇这“三管齐下”的歪招,苏清月沉默了良久,那张清冷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类似“无语”的表情。尤其是听到“凤君”之说时,她的耳根悄然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陛下……此策,虽……别出心裁,恐有损陛下威严。”她试图委婉地劝谏。将国之天象与市井八卦混为一谈,成何体统?
“威严能当饭吃吗?能堵住那些人的嘴吗?”凌薇薇浑不在意地摆手,“爱卿,对付流氓……不对,对付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就得用比他们更……接地气的方法!咱们这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她看着苏清月,眼神灼灼:“再说了,爱卿不觉得,‘神女临世’和‘天定姻缘’的故事,比那什么‘阴阳颠倒’有意思多了?老百姓更爱听哪个?”
苏清月默然。她不得不承认,从传播的角度看,女帝这些离经叛道的故事,确实更容易在市井中引起讨论和……兴趣。
接下来的两天,京城舆论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混乱。
一方面,官方渠道严肃地讨论着天象;另一方面,民间关于“神女下凡”和“女帝凤君”的八卦传闻如同野火般蔓延,其情节之离奇、细节之生动,远远超过了最初那干巴巴的“天象示警”。
茶楼酒肆里,人们争得面红耳赤。
“胡说八道!分明是上天警示!”
“你才胡说!我听王婆家的二侄女在宫里当差说,陛下出生时满室红光,分明是神仙转世!”
“哎,你们听说没?陛下看上的那位‘凤君’,可是才貌双全,跟陛下站在一起,那叫一个般配……”
“真的假的?是哪家公子?”
“这就不清楚了,据说陛下保护得紧呢!”
各种说法交织碰撞,反而让最初的“阴阳颠倒”论失去了焦点,变得不再那么令人恐惧和确信。
凌薇薇在宫里听着福德海搜集来的“市场反馈”,乐得前仰后合。
苏清月看着女帝毫无形象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轻松和……莞尔。这位陛下,行事虽如野马奔腾,却往往能踏出一条出人意料的路来。
第三天,被凌薇薇严旨催促的钦天监监正,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将一份厚厚的报告和几位被“请”进宫的大儒、高僧的联名背书,战战兢兢地呈递了上来。
报告里详细记录了所谓“赤气”出现的准确时间、方位、持续时间,并列举了史书上记载的十几次类似天象。
结论是:此天象与王朝更迭、兵灾人祸并无直接必然联系,其中七次出现在盛世,五次出现在平常年份,仅三次出现在乱世初期。且“赤气”色彩、形态均有不同,此次观测到的,更偏向于“祥瑞之霞”的记载。
几位大儒和高僧也纷纷表示,单凭此天象便断言君主失德,实属牵强附会,劝谏陛下修德即可,不必过于忧心。
凌薇薇看着这份充满了“学术气息”的报告,心里乐开了花。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立刻借题发挥,下了一道明发谕旨,先是高度赞扬了钦天监和大儒们严谨务实的态度(暗踩了那些散播谣言的人一脚),然后表示自己一定“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最后话锋一转,严厉申饬“妄议天象、蛊惑人心者”,令京兆尹严查流言源头。
这道旨意有理有据,姿态漂亮,一下子将被动局面扭转了过来。
第一次舆论风波,看似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夜里,凌薇薇心情大好,甚至哼起了跑调的小曲。她觉得和苏清月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这深宫似乎也没那么难混了。
苏清月整理好最后一份文书,准备告退时,却停下脚步,眉宇间凝着一丝未曾散去的凝重。
“陛下,”她轻声开口,打破了殿内的轻松氛围,“此次流言,虽暂时平息,但其来势汹汹,组织严密,绝非偶然。幕后之人一击不成,恐不会善罢甘休。”
凌薇薇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苏清月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冷静,直视着凌薇薇:“我们此番应对,虽看似取胜,却也无疑告诉了对方……”
“——陛下身边,有高人指点。”
凌薇薇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喜欢朕的学霸养成计划!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朕的学霸养成计划!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