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城投集团大门外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人。他们手中拉着白底黑字的横幅,上面写着“城投国企,欺压民企”“国企霸道,欠债不还”等字样。有人拿着喇叭高声喊话,引来不少路人围观,甚至有两三家小媒体记者在拍照。
保安组成人墙拦在门口,气氛紧张。
林浩站在办公室窗前,冷静地俯视着楼下的一幕。陈杰站在他身后,神色忧虑:“林总,要不要让保安强行驱散?”
“不用。”林浩转身,语气平静,“让他们闹。你通知赵强,让他带上材料从后门出去,直接去和那几家公司负责人见面。另外,我们约的媒体什么时候到?”
“十点。是《云城日报》和‘云城在线’的记者。”
“好。”林浩看了一眼手表,“通知行政部,十点半在一楼会议室开一个小型媒体见面会。我亲自出面。”
陈杰愣了一下:“您要亲自面对媒体?这种事一般不是由公关部……”
“这次不一样。”林浩打断他,“对方既然敢公开闹,就是算准了我们不敢把事情闹大。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把事态公开化、透明化。”
陈杰恍然大悟,立刻去安排。
林浩拿起电话,拨通了王治邦办公室:“董事长,媒体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十点半我会主动接受采访,把事情说清楚。”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王治邦沉稳的声音:“既然交给你处理,就按你的思路来。不过记住,你是集团副总,说话要有分寸。”
“明白。”
挂断电话,林浩整理了一下西装,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激化矛盾,还可能给自己扣上“冲动冒进”的帽子。但如果成功,他将一举树立在集团内的威信,也让背后搞鬼的人不敢再轻易出手。
赵强坐在“云城建设咨询公司”的会议室里,对面是公司老板刘勇和另外两家公司的代表。他们是这次闹事的主要组织者。
“赵经理,你们城投这是什么意思?”刘勇把一沓照片摔在桌上,上面是门口拉横幅的场景,“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今天不给个说法,我们就闹到市里去!”
赵强不慌不忙地打开公文包,取出三份资料分别推到三人面前。
“刘总,李总,张总,这是三家公司当年与城投签订的合作协议复印件,以及后来你们违规转包、虚报工程量的证据。”赵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特别是刘总您公司,在古巷项目前期测绘中故意隐瞒地质问题,导致后续设计反复修改,造成直接损失超过三百万。这事要是深究起来,恐怕不只是民事责任吧?”
刘勇脸色一变,抓起文件快速翻看,越看脸色越白:“你…你从哪里搞到这些的?”
“只要违规违法,就会留下痕迹。”赵强微微一笑,“顺便提醒三位,根据我们刚掌握的情况,你们在城南新区那个联合项目中涉嫌围标串标,相关证据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另外两位老板也紧张起来,互相使着眼色。
赵强趁热打铁:“今天门口的事,我们林总说了,只要你们现在撤人,之前的事情可以谈。如果继续闹下去……”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那就法庭上见,顺便把新区项目的问题一并解决。”
刘勇额头冒汗,他没想到城投的反击如此迅速而精准。更没想到,这个新来的年轻副总手段这么硬。
“我们需要商量一下。”刘勇声音干涩。
“请便。”赵强看了眼手表,“不过最好快点,我们林总十点半要见媒体。如果到时候人还没撤,那接下来的局面,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十点二十五分,林浩走下楼梯,准备前往会议室。陈杰匆匆赶来,低声道:“林总,门口的人开始撤了,横幅也收起来了。”
林浩脚步不停:“赵强那边有消息吗?”
“刚发来信息,三家都同意谈判,条件是暂时不追究他们之前的问题。”
“告诉赵强,可以谈,但底线是他们对古巷项目的债权主张自动放弃,之前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不予追究,但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不得再就此事发表任何不实言论。”
“明白。”
林浩走到会议室门口,整理了一下领带,推门而入。
闪光灯亮起,两位记者和他们的摄像团队已经就位。林浩走到主讲位置坐下,面带微笑: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到来。我知道大家关心今天集团门口发生的事件,我将如实向大家说明情况,并回答各位的问题。”
《云城日报》的资深记者王敏首先提问:“林总,有企业代表反映城投集团拖欠工程款,欺压民企,您对此有何回应?”
林浩从容不迫:“首先,我要澄清一个概念——城投集团从未拖欠任何合法合规的工程款项。您提到的那几家公司,确实与古巷项目有过合作,但因他们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包括转包、虚报等,根据合同条款,集团有权终止合作并追索损失。”
他示意工作人员将一份材料递给记者:“这是我们整理的部分证据复印件,包括违规转包合同、虚报工程量的对比数据等。出于调查需要,更详细的证据我们暂不公开,但已做好法律诉讼的完整准备。”
另一位记者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之前不澄清,直到今天他们闹事才回应?”
“好问题。”林浩点头,“集团原本考虑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低调处理。但今天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国企声誉,我们不得不做出回应。同时,我也要宣布一个消息——南城古巷项目将于下月正式重启,届时我们将引入全新的合作模式和更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他巧妙地将话题从纠纷转向项目重启,化危机为宣传机会。
“林总,听说您刚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负责如此重要的项目,是否感到压力?”王敏的问题转向个人。
林浩笑了笑:“压力肯定有,但更多是动力。城投集团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作为集团最年轻的副总,我愿意做这条鲶鱼,激活一池春水。”
采访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记者们满意地离开,他们拿到了足够劲爆的新闻——不是民企被欺压,而是国企强硬反击违规企业,同时宣布重大项目重启。
回到办公室,林浩刚松一口气,电话响起。是吴德良。
“林浩,来我办公室一趟。”吴总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林浩心知这是必经的一关,整理了一下思绪,走向吴德良办公室。
吴德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把玩着一支钢笔。见林浩进来,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林浩坐下,静待对方开口。
“今天的事情,处理得不错。”吴德良出乎意料地先给予了肯定,但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是不是太急了点?不经党委会讨论就直接面对媒体,万一说错话,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林浩早有准备:“吴总提醒得对。我是考虑到事态紧急,如果按常规流程走,今天的负面新闻已经满天飞了。而且事前我向王董事长做了汇报,得到了他的同意。”
他刻意提到王治邦,既表明自己遵守程序,也暗示自己有董事长支持。
吴德良眯起眼睛,打量着他:“听说你推荐赵强去和对方谈判?”
“是。赵强同志熟悉项目历史,原则性强,是处理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你对他很了解?”吴德良意味深长地问。
林浩坦然应对:“我来集团时间不长,但对关键岗位的干部都做过了解。赵强在解决古巷项目前期问题时表现出色,这样的干部应该给予更多机会。”
吴德良沉默片刻,突然换了个话题:“工程建设部部长的人选,下周的党委会要继续讨论。你有什么新想法?”
林浩心中警铃大作。这是在试探他的立场。
“我还是坚持上次的观点,应该以工作实绩和能力为导向,选拔最适合的人。”林浩避实就虚,“具体人选,还需要听取组织的考察意见。”
吴德良点点头,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好,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林浩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吴德良突然又说了一句:“林浩,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要记住,官场不是赛场,光跑得快不行,还得看得清路。”
“谢谢吴总指点。”林浩恭敬地回答,轻轻带上门。
回到办公室,赵强的电话来了:“林总,三家都同意了我们的条件,签字画押,人也全撤了。不过……刘勇透露了一个信息,说前几天有人暗示他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向城投施压,最好能把您搞下去。”
林浩眼神一凝:“是谁?”
“他不肯明说,只说是‘上面的人’。”
挂断电话,林浩站在窗前,陷入沉思。今天的风波看似平息,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暗处的对手已经出招,他必须更快地建立自己的团队和信息网。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秦清的号码。此刻,他格外想听到她的声音。
“喂?”秦清的声音依然轻柔,但少了些许疲惫。
“事情解决了。”林浩说,“你那边怎么样?”
“妈妈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是良性,下周做个小手术就好。”秦清顿了顿,“我看到新闻了,你面对记者的样子……很帅。”
林浩笑了,这是几天来他第一次真心微笑:“谢谢。等你妈妈手术做完,我想正式拜访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秦清轻轻的声音:“好。”
放下电话,林浩感到一股力量从心底升起。无论职场多么复杂,家庭和感情是他必须守护的底线。
陈杰敲门进来:“林总,这是重新整理的工程建设部部长候选人名单,增加了赵强等三人的资料。”
林浩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好,放我这里。另外,帮我约派驻纪检组长郑组长,就说我想向他请教一些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
陈杰略显惊讶,但还是点头称是。
喜欢官场暗格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官场暗格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