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云溪镇的杨柳抽出新芽,回春堂外的野花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药香与花香交织的暖意。沈清辞正坐在堂内为一位孩童诊脉,指尖刚搭上手腕,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衙役的高声通报:“圣旨到——沈清辞接旨!”
堂内众人皆是一愣,沈清辞心中也满是疑惑,连忙起身整理衣裳,与母亲一同快步走出回春堂,对着前来传旨的太监躬身行礼:“草民沈清辞、沈夫人,接旨。”
传旨太监展开明黄色的圣旨,声音洪亮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御史沈仲书之女沈清辞,聪慧果敢,忠勇可嘉。昔年奸相谋反,清辞挺身而出,救忠良、助勤王,立下不世之功。其性温良,医术高超,仁心济世,深得民心。朕念其功绩卓着,品性端方,特赐婚于太子,择吉日完婚,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沈清辞却如遭雷击,愣在原地,一时忘了接旨。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卷入皇室婚事,更没想过要嫁给太子——她想要的,从来都是回春堂的安稳日子,而非皇宫的尔虞我诈。
母亲也满脸震惊,连忙拉了拉沈清辞的衣袖:“阿辞,快接旨啊!”
沈清辞回过神来,心中虽有万般不愿,却也知道君命难违,只能缓缓起身,双手接过圣旨:“草民……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旨太监见她接了旨,脸上露出笑容:“沈姑娘,恭喜恭喜。太子殿下对您倾心已久,此次赐婚,也是殿下亲自求的旨呢。陛下还说了,让您和沈夫人即刻收拾行装,三日后便有马车前来接你们进京,筹备婚事。”
“多谢公公告知。”沈清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中却乱如麻。
送走传旨太监,围观的百姓纷纷上前道贺,称赞沈清辞好福气。可沈清辞却无心应酬,匆匆谢过众人,便拉着母亲回到了回春堂。
“阿辞,这……这怎么回事啊?”母亲看着她,满脸担忧,“你不想嫁,对不对?”
沈清辞点了点头,眼眶微红:“娘,我不想去京城,不想嫁入皇室。皇宫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我只想守着你,守着回春堂,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母亲叹了口气,轻轻抱住她:“娘知道你的心意,可君命难违啊。太子殿下是个好人,他为你父亲平反,又念及你的功绩,对你也是真心的。或许,嫁入东宫,对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可我不想要这样的‘好事’。”沈清辞哽咽道,“娘,你还记得吗?我们在云溪镇的日子,多么平静快乐。每天看着百姓们康复的笑容,听着回春堂的铜铃声,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就在这时,回春堂的门被推开,刘掌柜匆匆走了进来:“阿辞,我听说了圣旨的事。你……你真的要去京城吗?”
沈清辞点了点头,神色黯然:“君命难违,我不得不去。”
刘掌柜叹了口气:“回春堂离不开你,云溪镇的百姓也离不开你。可这是皇上的旨意,我们也没办法。你放心,等你走了,我会好好照看回春堂,等你回来。”
沈清辞心中一暖,对着刘掌柜深深鞠了一躬:“刘掌柜,多谢你。回春堂就拜托你了。”
接下来的三日,沈清辞一边收拾行装,一边为百姓诊病。她珍惜着在云溪镇的最后时光,每一次施针、每一次开方,都格外认真。百姓们也知道她即将离开,纷纷前来道别,有的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有的送来了手工缝制的衣物,满满的都是不舍。
第三日清晨,京城来的马车准时抵达回春堂门口。沈清辞看着熟悉的回春堂,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看着前来送别的百姓,心中满是不舍。
“娘,您多保重身体,等我在京城安顿好了,就接您过来住。”沈清辞抱着母亲,哽咽道。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母亲擦了擦眼泪,“在皇宫里,凡事都要小心,不可再像以前那样冲动。”
沈清辞点了点头,又对着刘掌柜和百姓们拱了拱手:“各位乡亲,刘掌柜,多谢你们这些日子的照顾。清辞此去,定会铭记大家的恩情。”
说完,她咬了咬牙,转身登上了马车。马车缓缓驶动,沈清辞掀开窗帘,看着越来越远的回春堂,看着越来越远的云溪镇,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再次迎来巨大的转折。而这一次,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幸福,迎来另一场风波。但她别无选择,只能勇敢地走下去。
喜欢沈氏女自救录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沈氏女自救录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