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魂至尊重生之战神吕布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寒门状元内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凤帝九倾红楼:玩主天下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大宋北斗司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5章 少年天子,收归皇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乐元年三月末,应天的晨光刚穿透云层,一道急报便如惊雷般炸响在乾清宫——新受命节制辽东军务的杨文,在离京赴任的第二天,于徐州境内遭遇刺杀。

杨文奉旨节制辽东诸将,于昨日清晨率军出发,可谁知,仅仅过了一天,便传来噩耗——杨文在途经徐州境内时,遭遇不明身份之人刺杀。刺客行事极为狠辣,清一色的蒙面黑衣,手持利刃,直奔杨文的中军帐,若不是杨文身边的亲兵拼死抵抗,他险些当场殒命。即便如此,也有十余名亲兵战死,杨文本人也受了轻伤,而那些行刺者,竟在明军的围追堵截下,安然脱身,消失得无影无踪。

消息传来时,朱棣正对着北境舆图推演战事,手中的朱笔“啪”地砸在案上,墨汁溅得满案都是。“放肆!”他猛地站起身,明黄常服的衣摆扫过御案,将上面的奏折扫落一地,“在大明境内,朕册封的侯爵勋贵,竟遭遇刺杀!行刺者还能全身而退,锦衣卫和东厂是干什么吃的?!蒋瓛!小鼻涕!你们给朕滚出来!”

话音未落,蒋瓛与小鼻涕已连滚带爬地闯入殿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死死贴着金砖,大气不敢喘。两人身上的官服还沾着晨露,显然是接到消息后便马不停蹄赶来,连整理仪容的时间都没有。

“陛下息怒!臣(奴才)罪该万死!”两人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

“蒋瓛!小鼻涕!”朱棣的声音如同淬了冰,字字刺骨,“这几个月以来,是不是贿赂吃多了,眼睛都分不清黑白了?这么大的刺杀阴谋,你们事先竟没有一点风声?朕养着你们,是让你们监察天下、护卫京畿,不是让你们尸位素餐!连有人要刺杀奉旨出征的将领都查不出来,朕养着你们,还有何用!”

蒋瓛浑身颤抖,声音带着哭腔:“陛下息怒!臣……臣罪该万死!臣已即刻下令封锁徐州全境,追查行刺者踪迹,定能将凶徒捉拿归案,给陛下和杨侯爷一个交代!”

小鼻涕也连连磕头,额头上很快渗出血迹:“陛下饶命!东厂番子已全数出动,严查沿途客栈、驿站,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此次失职,臣愿受任何惩处!”

“惩处?”朱棣怒极反笑,眼中满是戾气,“朕看你们是活腻了!来人!将这两个废物押下去,杖责四十,褫夺所有官职,留着一条命戴罪立功,若是抓不到凶徒,提头来见!”

“陛下开恩!”两人哀嚎着,却被冲进来的锦衣卫拖了下去,殿外很快传来棍棒抽打皮肉的闷响,夹杂着压抑的痛哼。

朱棣胸口剧烈起伏,怒火攻心之下,连呼吸都变得粗重。杨文是他选定的辽东主帅,承载着平定北境、揪出内鬼的重任,如今尚未抵达战场便遭刺杀,这不仅是对皇权的公然挑衅,更是断了他稳定辽东的念想。

就在这时,殿门被轻轻推开,徐妙云身着一袭素色宫装,缓步走了进来。她微微隆起的小腹已颇为明显,行走间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脸上却带着从容的神色,恰好扮演起了红脸的角色。

“陛下息怒。”徐妙云走到朱棣身边,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蒋指挥使与王公公虽有失职之过,却也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两把刀。如今行刺者显然是冲着破坏辽东战事、离间陛下与心腹来的,若是真将他们严惩弃用,岂不是正中了幕后之人的下怀?”

朱棣深吸一口气,胸口的怒火稍稍平复。他看着徐妙云关切的眼神,语气缓和了几分:“皇后怎么来了?”

“陛下发这么大的火气,本宫若是不来看看,还不知道陛下要做出什么不智之举。”徐妙云拿起一旁的帕子,轻轻为朱棣擦拭额角的汗珠,“蒋瓛执掌锦衣卫,眼线遍布天下;王公公刚领东厂,正是立威之际。这两人一外一内,是陛下监察百官、稳固朝局的关键,断不可轻易弃用。”

“你说得是。”朱棣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白徐妙云的深意。他刚才确实是气昏了头,杨文遇刺背后牵扯甚广,绝非简单的江湖仇杀,必然是朝中勋贵或北元内鬼所为,此时处置蒋瓛与小鼻涕,只会让线索中断。

“既然皇后为他们求情,便暂且饶过他们这一次。”朱棣沉声道,“杖责减半,官复原职,限他们三日之内,查出刺杀的幕后主使,否则,朕定不饶他们!”

殿外的锦衣卫应声领命,拖着满身是伤的蒋瓛与小鼻涕下去医治。

徐妙云看着朱棣渐渐平复的神色,轻声道:“陛下,杨文遇刺,辽东军务空缺,如今最要紧的,是选定新的主帅,切勿耽误了北境战事。”

朱棣叹了口气,重新坐回御座:“朕正为此事心烦。皇后既然来了,不如帮朕想想,接任辽东军务的人选该是谁。”

“此事是国事,臣妾不便多问。”徐妙云微微躬身,恪守着后宫不涉政的规矩。

“无妨。”朱棣摆了摆手,语气诚恳,“朕不是试探你,是真的想听听你的意见。如今朝中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本就不多,傅友德在云南平叛,李文忠镇守北平,耿炳文刚从江西回朝,尚未休整,实在是无人可用。”

徐妙云知道,朱棣心中或许早有人选,但她还是认真思索起来。她细数着朝中可用的将领:“俞通渊将军骁勇善战,曾跟随我父中山王征战多年,经验丰富,只是他近年来身体欠佳,恐难以承受辽东的严寒与战事劳顿。”

朱棣摇了摇头:“俞将军年事已高,且患有腿疾,确实不宜远赴辽东。”

“耿炳文将军刚平定江西民变,威望正盛,且行事谨慎,善于守城,又善于进攻,或许是个合适的人选。”徐妙云又道。

“耿将军虽稳妥,却过于保守。”朱棣道,“辽东战事凶险,北元骑兵机动性强,需要的是能主动出击、灵活应变的主帅,耿将军的战术风格,怕是难以应对。”

“何福将军曾镇守宁夏,熟悉边地战事,麾下将士也多是精锐,可否考虑?”

朱棣依旧摇头:“何福虽有战功,却性情孤傲,与同僚不和。辽东诸将本就人心浮动,若让他前往,恐会引发内部矛盾,得不偿失。”

徐妙云接连列举了几位将领,都被朱棣一一否决。她看着朱棣眼中的犹豫与坚定,心中忽然一动——排除所有不可能的答案,最后留下的那个再怎么不可思议,也绝对是正确答案。

她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朱棣,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陛下……您该不会是想御驾亲征吧?”

“知我者,妙云也!”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朕在北平待了近十年,自十五岁起便在岳父手底下当侦察兵,漠北的风沙、辽东的地形,没有人比朕更熟悉。如今北境告急,内鬼未除,朝中将领要么分身乏术,要么不堪大用,与其让他人误事,不如朕亲自前往,定能平定北元,揪出内鬼!”

徐妙云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强压着心中炸毛般的愤怒,尽量和和气气地说道:“陛下,您三思啊!如今朝堂尚未完全稳固,勋贵们相互倾轧,蓝玉在滇南虎视眈眈,文官集团也在暗中观望,外有北元强敌,内有潜伏内鬼,正是内忧外患之际。天子亲征,若是稍有不慎,前线失利,后方必定生乱,到时候便是宋靖康之耻、唐安史之乱、汉七国与黄巾之乱的重演,大明江山危矣!”

她的声音越说越激动,握住朱棣的手,指尖微微发凉:“陛下,您不是天幕上那个经历过白沟河之战、夹河之战、灵璧之战,身经百战、威望赫赫的永乐大帝!如今您刚登基不久,根基未稳,亲征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朕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但正因为如此,朕才要亲征!”朱棣的语气坚定,“只有亲自平定了北境的叛乱,揪出内鬼,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勋贵,朕的皇位才能真正稳固,大明的江山才能长治久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朱棣却不以为意,拍了拍徐妙云的手,“朕若是不去辽东,怎么能试探出谁是内鬼,谁是忠臣?那些暗中作梗的勋贵与内鬼,巴不得朕困在应天,他们好趁机作乱。朕亲征辽东,既能稳定军心,平定北元,又能引蛇出洞,将所有隐患一网打尽,何乐而不为?”

“你简直是冥顽不灵!”徐妙云再也忍不住,伸手揪住朱棣的耳朵,狠狠往死里拧。

“哎哟!疼疼疼!”朱棣疼得嗷嗷直叫,连忙求饶,“妙云松手!松手!朕错了还不行吗?”

“现在知道错了?”徐妙云松开手,瞪着他,“跟你好好说你不听,非要动手才肯听是吗?你以为御驾亲征是儿戏吗?稍有差池,你我都将成为大明的罪人!”

“错在哪里了?”徐妙云手上的力道丝毫未减。

“朕不该一时冲动想要亲征!朕不亲征了,行了吧?”朱棣揉着被拧得通红的耳朵,一脸委屈,“朕刚才是跟你开玩笑呢,朕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风险?朝堂不稳,朕确实不能轻易离开应天。”朱棣龇牙咧嘴,

徐妙云这才松开手,看着朱棣通红的耳朵,心中的气消了几分,却依旧严肃地说道:“陛下是大明的根基,万万不可轻动。辽东主帅之事,咱们再从长计议,总能选出合适的人选。”

“朕知道你是为了朕好,为了大明好。”朱棣握住她的手,语气柔和了许多,“好了,不说这个了,辽东的人选,朕再想想其他办法。”

朱棣揉着生疼的耳朵,脸上满是无奈,却也知道徐妙云是为了他好。他刚想开口再说些什么,宫城上空突然泛起金色光晕——沉寂多日的天幕,竟在这个时候再次显现。

“这天幕,还真是会挑时候。”朱棣心中一凛,暂时压下了辽东军务的烦心事。看样子,接下来可以知道朱祁镇那孩子,到底是如何与文官集团作斗争的了。

徐妙云也抬头望向天幕,眼中满是好奇与担忧。朱祁镇年幼继位,被三杨与张太后把持朝政,如今张太后去世,他终于可以亲政,不知道他会如何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天幕光芒渐亮,首先浮现出朱祁镇亲政后的场景。他身着龙袍,端坐于御案后,神色坚定,与几位宦官模样的人商议着政务,为首的正是王振。字幕缓缓浮现: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正式亲政。为了从“三杨”等文官集团手中收回权力,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一,重用亲信近侍,宠信王振等宦官,让其参与朝政,制衡内阁与六部。王振凭借朱祁镇的信任,借小事打压不服从自己的老臣,垄断奏章传递,凡是不利于宦官集团或朱祁镇的奏折,都会被他暗中扣押或篡改,逐步架空“三杨”的权力。】

“重用宦官,打压老臣?”朱棣眉头紧锁,心中暗道,“这孩子,心思倒是没错,知道用宦官制衡文官集团,可方法也太粗暴了。”

徐妙云也点了点头:“王振虽是朱祁镇的亲信,可宦官掌权,终究风险太大。而且,借小事打压老臣,容易引发文官集团的集体反抗,不利于朝局稳定。”

【画面继续推进,展现出朱祁镇调整中枢班子的场景。“三杨”中的杨荣被罢黜,杨士奇被边缘化,杨溥则被派往南京任职,远离权力核心。与此同时,朱祁镇提拔了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愿意依附皇权的官员,重组内阁与六部,将重要职位尽数换上自己的人,强化皇权对行政体系的掌控。】

“罢黜三杨,重组内阁?”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承认,朱祁镇想要收回权力的心思是对的,三杨专权多年,确实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可如此大刀阔斧地清洗中枢,未免太过急躁。

“他太急了。”朱棣缓缓道,“三杨在朝中经营多年,威望甚高,根基深厚。如此仓促地罢黜、边缘化他们,必然会引发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弹。就算他能暂时收回权力,也会落下‘忘恩负义’‘苛待老臣’的骂名,名声绝对不会好。”

【字幕继续滚动,语气带着几分客观:其三,收缩外廷权力。朱祁镇亲政后,减少了内阁“票拟”的自主权,要求内阁所有票拟都必须先呈递给自己过目,未经他同意,不得擅自下发;同时,加强皇帝对奏章的直接批阅与决策,大量奏折不再经过内阁与六部,由他亲自处理;此外,他还限制了六部尚书的职权范围,将人事任免、粮草调度等核心决策权,尽数收归己身。】

“收权的思路是对的,可手段太过激进。”徐妙云忧心忡忡地说道,“文官集团本就尾大不掉,朱祁镇如此强硬地收缩外廷权力,无疑是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他没有根基,只依靠宦官集团,一旦宦官集团出现问题,他便会孤立无援。”

他看着天幕,心中却升起一股极为不详的预感:“从天幕提及的‘土木堡之变’来看,朱祁镇的这些举措,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大的危机。难不成,我大明又要多一位如同宋徽宗、宋钦宗那样的亡国之君?”

这个念头让朱棣心中一沉。他不知道“土木堡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但从名字来看,定然是一场惨败。朱祁镇急于收回权力,却忽略了朝堂的复杂性与边疆的危险性,这样的做法,实在太过冒险。

徐妙云也看出了朱棣的担忧,轻声道:“陛下,朱祁镇的心思是好的,只是他太年轻,缺乏政治经验,行事不够沉稳。或许,他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慢慢摸索与文官集团相处的方式。”

“希望如此吧。”朱棣叹了口气,目光重新投向天幕,“只能先看下去,看看他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举措,‘土木堡之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天幕画面流转,展现出朱祁镇与文官集团激烈冲突的场景。朝堂之上,文官们纷纷上书,弹劾王振专权误国,指责朱祁镇宠信宦官、苛待老臣、破坏祖制;朱祁镇则力排众议,坚决维护王振,将弹劾的文官或罢官、或流放、或下狱,朝堂之上一片血雨腥风。字幕显示:朱祁镇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了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双方矛盾日益激化,朝政陷入混乱。而这,也为日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完了。”朱棣心中一沉,“他这是把自己推到了所有文官的对立面。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仅凭宦官集团,根本无法治理好天下。朝政混乱,人心浮动,一旦遭遇外患,必然会出大乱子。”

徐妙云也脸色惨白:“如此下去,大明的江山,怕是真的要危险了。朱祁镇太年轻,太急于求成,他根本不明白,制衡文官集团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味地打压。”

天幕的光芒渐渐消散,乾清宫内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朱棣与徐妙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担忧。朱祁镇的亲政之路,走得如此坎坷而激进,不仅没有收回稳固的权力,反而激化了矛盾,为大明的未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朕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何天幕会说宣德朝之后,大明便开始衰落。”朱棣语气沉重,“高炽仁柔,瞻基短视,祁镇激进,一代不如一代。文官集团尾大不掉,宦官集团趁虚而入,朝堂之上相互倾轧,这样的大明,怎能不衰败?”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刑侦:罪案真凶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重生之财色天下帝王冷妃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楚兵玄幻:自降生起,为天下先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不死医圣手万古神尊林羽江颜最新章节列表废土中的假面骑士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末日乐园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次元法典火爆禁区
经典收藏枭起传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南风紧你呀就缺一味药弃女,暴力召唤师超次元战争游戏当家主妇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此刻,万代帝王,奉我为神!承明之治三国之龙战八方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之制霸寰宇大明最狠总兵闯旗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沙雕网友援北伐南朝第一赘婿
最近更新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翰土惊尘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财倾山海李世民重生水浒侯府杂役秒变大佬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我在明朝修铁路金瓶梅那些事醉剑江湖大明,朱允炆我来了!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