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明末求生记神武天帝神武天帝堪破三千世相红楼:玩主天下战场合同工许你盛世安宁万域之王校花的贴身狂少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开流节源,全面改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十五年十一月,应天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宫墙,奉天殿内却暖意融融。朱棣虽已手握禅位诏书与传国玉玺,却并未急于筹备登基大典,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新政改制上——朱元璋在位时留下的诸多弊政,早已积重难返,若不及时革除,即便登基,也难以稳固江山。

这日朝议,朱棣身着监国冕服,端坐于丹陛之上,目光扫过殿下文武百官,声音沉稳有力:“父皇沥血数十年,终加威海内,扫平人间,奠定大明基业,却留下诸多弊政,致使民生困苦、吏治混乱。今日朝议,孤便宣布几项改制政令,望诸位,共勉。”

话音刚落,殿内百官皆屏息凝神,等待着新政的内容。翰林院编修詹徽站在队列末尾,眼中满是期待,他深知洪武朝弊政之害,早已盼着新君能革除旧弊,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其一,”朱棣缓缓开口,“废除禁止百姓进入襄樊之地的政令。襄樊自古便是交通要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土地肥沃,然父皇却因陈友谅之事畏惧百姓聚集生乱,下令封禁,禁止百姓进入襄樊之地,致使大片肥沃土地荒芜,孤不忍暴殄天物。自今日起,废除这一苛政,迁徙百姓前往襄樊定居,开垦农田,各地官员需妥善安置,不得刁难。”

“其二,”他顿了顿,语气愈发严厉,“各级官员,凡有擅自劳役百姓、搜刮民财者,一律治以重罪,绝不姑息!孤知晓,近年来不少官员为求政绩,强迫百姓大兴土木、开凿河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此等行为,与盗匪无异,必须严惩!”

吏部尚书詹同闻言,连忙出列躬身:“殿下英明!此两项政令,实乃利民之举!臣定会严令各级官员遵行,若有违抗,定当严惩不贷!”

百官也纷纷附和,称赞新政体恤百姓。朱棣微微点头,继续道:“如今大明多地因灾荒战乱,土地荒芜、人口逃散,孤决定,推行招抚垦荒。凡已返回家乡种地的百姓,地方官需优厚抚恤,提供粮种与农具;新开垦的土地,免征赋税三年;逃亡农民拖欠的赋税,三年减免,不得再向其追缴。”

“殿下圣明!”户部尚书郁新激动地说道,“此举定能吸引流民返乡,增加耕地面积,缓解国库空虚之困!臣这就派人前往各地,督促地方官推行招抚垦荒政策!”

朝议继续,朱棣话锋一转,提及了灾荒瞒报的问题:“孤还得知,地方上发生水旱灾害时,不少官员因怕担责、怕麻烦,常常隐瞒不报,直至灾情扩大,瞒不下去才上报。父皇在位时,虽多次惩治此类官员,却未能根除这一弊病。今日孤便定下规矩:地方发生灾害,地方官必须在三日内奏报,晚报一日,降职一级;瞒报不报者,革职查办,永不录用!若有官员瞒报,被他人举报查实,举报者赏银五十两,官升一级!”

“此法甚妙!”刑部尚书刘惟谦赞道,“官员互相监督,既能减少瞒报事件,又能让朝廷及时了解灾情,赈济百姓,实乃良策!”

朱棣点头,又宣布了一项更为关键的改制:“此外,孤决定废除‘陪纳制度’。所谓陪纳,即乡村有农民逃亡,未逃亡的农户需分摊逃亡者的赋税徭役。父皇认为此法能阻止农民逃亡,实则不然——逃亡者欠税,却让未逃亡者承担,长此以往,只会逼着更多百姓逃亡,最终导致土地无人耕种。自今日起,陪纳制度废除,逃亡者的赋税徭役,不得向其他农户摊派!”

这项政令一出,殿内百官哗然。不少地方官出身的官员深知陪纳制度之害,纷纷上前称赞;但也有部分官员担忧:“殿下,废除陪纳制度,逃亡者的赋税空缺该如何填补?若国库因此减少收入,恐影响朝廷运转。”

朱棣早已料到众人的担忧,缓缓说道:“填补空缺的钱,从内帑出。蒋瓛,你且向诸位大人说说,近日查到的内帑私藏。”

蒋瓛从队列中走出,躬身禀报:“启禀殿下与诸位大人,属下近日拷问了先帝在位时的几位贴身太监,从他们口中得知,先帝在宫中私藏了一笔钱财,藏于乾清宫密室之中。属下派人查获后清点,共有黄金四万两,白银三十五万两,古玩字画五百五十箱,折合白银约五十万两。加上国库现存白银八十万两、内帑原有白银二十万两,总计价值约一百九十多万两。除去朝廷与宫廷的必要支出,可用于填补赋税空缺、支持新政的资金,约有一百万两。”

百官闻言,皆是震惊——朱元璋素来以节俭着称,甚至被百姓称为“小气皇帝”,却没想到在宫中私藏了这么多钱财。朱棣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冷笑——父皇一生嗜财,却只知敛财,不知用财,这些钱,如今正好用来推行新政,安抚百姓。

“虽有一百万两可用,”朱棣话锋一转,“但孤知晓,地方官层层盘剥,这些钱下发到地方,十成能有三成真正用在百姓身上,便已算不错。因此,孤决定让内阁官员下放地方,监督新政推行,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政令落实到位。待他们完成任务回京,孤定有重赏,无论官职升迁,还是其他请求,孤无有不允。”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陷入寂静。内阁官员大多是五六品的小官,虽为天子近臣,却无实权;而六部官员多为二三品大员,手握实权,素来轻视内阁。如今朱棣让内阁官员下放监督地方,甚至拥有“打回六部决定”的权力,无疑是让内阁把手伸向了地方,威胁到了六部的地位。

吏部尚书詹同率先出列反对:“殿下,不可!内阁官员品级低微,从未有过管理地方的经验,若让他们下放监督,恐难以服众,甚至会干扰地方政务,影响新政推行!”

户部尚书郁新也附和道:“詹尚书所言极是!六部掌管天下政务,地方事务本就该由六部监督,若让内阁插手,恐会导致权责混乱,不利于朝局稳定!”

内阁首辅解缙却不甘示弱,出列反驳:“二位尚书此言差矣!内阁官员虽品级低微,却皆是天子近臣,忠心耿耿,且熟悉新政政令,由我们下放监督,更能确保政令落实。六部官员虽手握实权,却难免有徇私舞弊之辈,若仅由六部监督,恐难以避免层层盘剥!”

一时间,殿内分为两派,六部官员与内阁官员互相争辩,争执不下。詹同、郁新等六部官员认为内阁越权,威胁六部地位;解缙、胡广等内阁官员则认为六部阻碍新政,意图徇私。双方唇枪舌剑,气氛愈发紧张。

朱棣坐在丹陛之上,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百官,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这正是他想要的局面。内阁自恃天子近臣,渴望拥有实权;六部官员想要保住现有地位,甚至扩大权力。而朝廷的权力就像一块“大饼”,双方为了争夺利益,定会互相掣肘,彼此监督。如此一来,他这个监国(未来的皇帝),便能坐收渔翁之利,牢牢掌控朝政。

待双方争论得差不多了,朱棣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诸位不必争执。内阁与六部,皆是大明的重要机构,缺一不可。内阁官员下放监督地方,并非要取代六部,而是为了协助六部推行新政,确保政令落实。六部仍掌管天下政务,内阁不得干涉六部日常事务;但内阁在监督过程中,若发现六部官员有徇私舞弊、阻碍新政之举,有权向孤奏报,由孤定夺。”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孤之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内阁即刻挑选五名官员,明日便启程前往江南、西北等地,监督招抚垦荒与灾荒赈济之事;六部需全力配合,不得从中作梗。若有违抗者,以抗旨论处!”

百官见状,皆知朱棣心意已决,不再争论,纷纷躬身应道:“臣等遵旨!”

朝议结束后,六部官员与内阁官员各自散去,却在私下里继续较劲。詹同回到吏部后,立刻召集六部官员商议,决定暗中给下放的内阁官员“使绊子”,让他们难以顺利推行新政;解缙则在内阁中叮嘱下放的官员,务必严格监督,抓住六部官员的把柄,向朱棣邀功。

朱棣站在奉天殿的窗前,看着百官离去的背影,心中了然。他知道,阁部相争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他要做的,就是在双方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让内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也不让六部独大,阻碍新政。只有让他们互相牵制,他才能集中精力推行新政,巩固自己的统治。

接下来的一个月,新政在阁部的互相监督与较劲中,缓缓推行。内阁官员下放地方后,严格监督资金使用与政令落实,查处了一批徇私舞弊的地方官;六部官员虽暗中阻挠,却也因害怕被内阁举报,不敢过于放肆。招抚垦荒政策成效显着,大量流民返乡种地,新开垦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加;灾荒瞒报事件大幅减少,朝廷及时赈济,百姓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

宫墙外,百姓们听闻新政内容,也纷纷欢呼雀跃。家住应天城郊的农户王老汉,家中田地因去年水灾颗粒无收,只能带着家人逃荒,如今听闻新开垦土地免税、拖欠赋税减免,当即决定明日便带着家人返乡种地:“这下好了,终于能回家种地了,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了!”

应天城郊的王老汉,在新政推行后,顺利回到家乡,分到了三亩荒地,还领到了朝廷发放的粮种与农具。看着自家地里冒出的青苗,王老汉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还是新监国殿下体恤百姓啊,这下终于能好好过日子了。”

朱棣站在东宫的书房内,看着各地上报的新政成效,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新政的推行只是开始,要想让大明真正走向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只要阁部相互牵制、各司其职,他定能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让大明的威名传遍天下。

此时的乾清宫密室中,朱元璋被软禁在角落,听到外面传来的百姓欢呼声,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没想到,自己一生经营的江山,最终会落入朱棣手中,而朱棣推行的新政,竟比他当年的政策更得民心。“逆子!朱老四!”朱元璋低声咒骂,却无能为力——他的时代,早已落幕,大明的未来,已掌握在朱棣手中。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此生只想宠你我!清理员!崩仙逆道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去相亲,黄河捞尸人身份曝光了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萌学园,因为怕死每天都在自保咸鱼她养的纸片人是星际boss废土中的假面骑士楚兵蛊色天香大明最强皇太子辣手狂妃:夜帝,跪下赘婿修仙,夫人求我回府雏田:有牛啊,有牛!叶君临李子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重生九零辣妻追夫超级仙王在都市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
经典收藏大唐之最强驸马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南风紧富婆启动计划武林帝国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大乾极品九千岁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我爷是刘邦三国之帝国文明当家主妇长安烬长月烬明三国之龙战八方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大明最狠总兵贞观荣耀万世秦疆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
最近更新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大明金算盘工科大明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天问:大秦末路开局明末建基业翰土惊尘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帝王串串烧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财倾山海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