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绿茵王牌少帅抗战之还我河山崩仙逆道神武天帝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雪落关山神魂至尊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燕王扫北,威震天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马皇后握着朱元璋的手,指尖仍带着一丝冰凉。她望着天幕上渐渐淡去的字迹,眉头微蹙,终究还是把心底的疑惑问了出来:“重八,咱琢磨着,要是标儿真有个万一……你身边不是还有樉儿、棡儿、棣儿、橚儿他们吗?怎么就非得从孙辈里选?”

这话一出,奉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兄弟就站在殿中左侧,听到马皇后提及自己,朱樉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他是次子,按“立嫡立长”的规矩,若太子不在了,储位自然该轮到他;朱棡则轻咳一声,眼神瞟向朱元璋,似乎也在等着父皇的反应;唯有朱棣依旧站得笔直,只是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手指悄悄攥紧了腰间的玉佩。

朱元璋没说话,只是抬头看向天幕。他能看出未来的他心里何尝没有过这个念头?可天幕之前只提了皇太孙继位,却没说儿子们的事,此刻马皇后问起,他倒想听听,这天幕到底怎么解释。

果然,天幕像是听到了马皇后的疑问,漆黑的幕布上再次亮起白光,一行行字迹缓缓浮现,比先前更细致,连带着几分“掰扯道理”的意味:

【朱元璋不立诸子,实有三因,且听一一道来——】

这开场白倒像个说书先生,让殿中紧绷的气氛稍缓。朱元璋忍不住哼了一声,心里暗道:你倒会卖关子,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一、“朱重八的儿子”与“朱元璋的儿子”。其一,朱元璋心中,诸子地位不同。朱标乃马皇后嫡长子,是他尚为“朱重八”时,与“妹子”(马皇后)在濠州草庐里盼来的孩子。那时他还没当皇帝,没住上紫禁城,夜里抱着朱标,想的是“咱儿子将来能当个好农夫,别像咱一样饿肚子”。这是“朱重八的儿子”,是带着烟火气的骨肉。】

【而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虽也是马皇后所生,却多是在朱元璋称吴王、甚至登基后出生。那时他已是“朱元璋”,是“洪武皇帝”,抱孩子时想的是“这是大明的皇子,将来要守藩国、护江山”。这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带着君臣礼法的储藩。至于其他妃子所生的皇子,更是“洪武皇帝的臣属”,连“朱元璋的儿子”都算不上——在他心里,只有朱标,是那个没当皇帝时的“朱重八”唯一的亲儿子。】

这段话一出来,马皇后眼圈瞬间红了。她想起当年在濠州,朱元璋出去打仗,她挺着大肚子给士兵缝衣服,夜里怕朱标冻着,把孩子揣在怀里睡觉。那时候的朱重八,哪有什么皇帝的架子,回来就抱着朱标傻笑,说“咱儿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原来,在他心里,标儿始终是那个不一样的孩子。

朱元璋也别过脸,喉结动了动。他想起当年朱标出生时,他正在攻打集庆,听到消息后当场跳起来,在营地里跑了三圈,还对着天喊“咱朱重八有儿子了”!那时候的高兴,是真真切切的,没有半点皇帝的算计,只有当爹的欢喜。再看看身边的朱樉、朱棡,虽然也是儿子,可他总觉得隔着点什么——或许,就是少了点濠州草庐里的烟火气吧。

朱标更是泣不成声,他上前一步,跪在朱元璋面前,哽咽道:“父皇……儿臣……儿臣一定好好活着,不让您再为儿臣操心……”

朱元璋连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背,声音有些沙哑:“好,好,标儿乖,咱都知道。”

朱樉和朱棡脸上的得意却淡了几分。他们没想到,父皇心里竟还有这么一层区别。朱樉撇了撇嘴,心里暗道:什么“朱重八的儿子”,不就是出生得早吗?真要是太子不在了,按规矩也该轮到我!

【二、秦王朱樉:打仗不行,作恶第一名】

天幕可不管朱樉的心思,字迹继续往下走,这一次,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秦王朱樉:

【其二,诸子虽多,却无一人堪当大任。先说说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西番十八部作乱,朱元璋派朱樉领兵征讨。彼时明军兵力是西番的三倍,粮草充足,兵器精良,按说该是一场碾压式的胜利。结果呢?朱樉愣是把“碾压局”打成了“惨胜局”,损兵折将不说,还差点让西番跑了。】

“啥?”徐达第一个忍不住喊了出来,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朱樉,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秦王殿下,您……您领兵打仗能打成这样?三倍兵力还惨胜?咱当年打陈友谅,兵力少一半都能赢!”

朱樉脸瞬间红了,又羞又恼,指着天幕骂道:“这妖物胡说八道!本王怎么可能打不过西番蛮夷?它就是想污蔑本王!”

朱元璋也皱起眉头,看向朱樉。洪武十四年的朱樉才二十六岁,还没单独领过兵,平日里在西安就藩,也只知道吃喝玩乐,朱元璋倒真没看出他打仗这么菜。可天幕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年份都写得清清楚楚,由不得他不信。

天幕像是听到了朱樉的辩解,字迹闪了闪,竟多了几分嘲讽的意味:

【别急着否认,且听后续。朱樉打赢(姑且算打赢)之后,为了泄愤,竟下令把西番的幼童都阉割了,送入秦王府当奴婢;还纵容士兵抢夺西番的孕妇,说是“给秦王府添点小崽子”;甚至把投降的战俘绑在柱子上,让士兵当靶子练箭!结果呢?西番十八部本已投降,见他如此残暴,当场就反了,不仅杀了明军的留守士兵,还抢了明军的粮草,害得朱元璋又派了人去平叛,白白多死了几千人。】

“混账东西!”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朱樉的鼻子骂道,“你个小兔崽子!咱怎么养出你这么个玩意儿?打仗不行也就罢了,还敢虐杀幼童、抢夺孕妇?你知道那些士兵的命有多金贵吗?那都是跟着咱打天下的兄弟!你一句话,就让他们白白送死!”

朱樉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脸色惨白,浑身发抖:“父皇,儿臣没有!儿臣真的没有!是这天幕污蔑儿臣!”

“污蔑?”朱元璋气得一脚踹在他身上,“天幕要是污蔑你,能说得这么详细?洪武二十八年!咱记住了!到时候你要是敢这么做,咱亲手扒了你的皮!”

马皇后也气得脸色发白,她走到朱樉面前,指着他道:“樉儿,你太让娘失望了!咱教你‘仁’字,你都学到哪里去了?幼童何辜?孕妇何辜?你这样做,跟当年的元兵有什么区别?”

朱樉被骂得抬不起头,只能一个劲地磕头:“儿臣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

殿中百官也议论纷纷。淮西勋贵们大多认识朱樉,知道他平日里嚣张跋扈,可没想到他将来会这么残暴;浙东文臣们则皱着眉头,心里暗道:还好陛下没立秦王为储,不然大明的江山可就完了。

【三、晋王朱棡:比上不足,比下也不余裕】

天幕还没放过朱家皇子,字迹一转,又指向了晋王朱棡:

【再说说晋王朱棡。比起朱樉,朱棡确实强那么一点点——至少他打仗还像点样子,当年跟着徐达北征,还立过几个小功。可论起品性,他也没好到哪里去。在晋国就藩时,他喜欢欺压百姓,强占良田,还把反对他的官员抓起来,关在王府里严刑拷打。有一次,一个老农因为自家的地被他占了,去王府告状,结果被他下令打了五十大板,还说‘本王的地,也是你能觊觎的?’】

“棡儿,你也敢?”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棡,眼神里满是失望。朱棡比朱樉小一岁,平日里看着倒还沉稳,朱元璋还以为他比二哥强些,没想到也是个欺压百姓的主。

朱棡连忙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慌乱:“父皇,儿臣没有!儿臣在晋国一直安分守己,从没欺压过百姓!是天幕胡说!”

“胡说?”朱元璋冷笑一声,“天幕说你强占良田、拷打官员,还有鼻子有眼的,你还敢狡辩?咱告诉你,从今天起,你给咱好好反省!要是再让咱听到你在晋国胡作非为,咱就把你召回京城,永远不许再去就藩!”

朱棡吓得不敢说话,只能低着头,心里却暗暗嘀咕:不就是占了几亩地吗?那些百姓的地,本来就是大明的,本王用用怎么了?

徐达在一旁看得直摇头,他走到朱元璋面前,拱手道:“陛下,秦王和晋王殿下年纪还小,或许只是一时糊涂。不如陛下派些有德行的官员去他们的藩地,好好教导他们,或许还能挽回。”

朱元璋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徐达,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选些正直的官员,好好管教这两个小兔崽子!”

“臣遵旨!”徐达躬身领旨。

【四:燕王朱棣最类朕,可并非长子】

天幕的字迹终于提到了燕王朱棣,这一次,语气明显温和了不少:

【最后说说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诸子中,朱棣是最像他的——能文善武,胆识过人,不但喜欢读兵书,还喜欢自己编写琴谱戏曲,与王妃徐氏一同演奏。自幼就喜欢跟着徐达在军营里转,徐达都说他是“斥候的好料子”,眼尖、腿快、脑子活,还能在乱军中找到退路。朱元璋也不止一次在朝堂上说“诸子之中,四子棣儿最类朕”。】

【为了培养朱棣,朱元璋还特意给他选了徐达的嫡长女徐妙云做王妃。徐妙云可是大明开国第一武勋家的大小姐,知书达理,还懂兵法,朱棣能娶到她,可见朱元璋对他的重视。而且朱棣在北平就藩时,多次率军击败蒙古骑兵,把北平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都很爱戴他。】

这段话一出来,朱棣的腰杆瞬间挺直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眼底却闪过一丝喜悦。徐达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对自己的女儿很有信心,朱棣要是能娶到妙云,徐家将来的地位肯定会更高。

马皇后也笑着道:“重八,你看棣儿多好,又能打仗又能治国,比樉儿和棡儿强多了。”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看向朱棣的眼神里满是欣慰。他一直很喜欢朱棣,觉得这孩子有他当年的影子,尤其是在战场上的那股狠劲,更是让他满意。

可天幕的字迹话锋一转,又给了众人一盆冷水:

【可惜,朱棣是四子,前面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个哥哥。按大明礼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算朱棣再优秀,只要两个哥哥还在,他就没资格继承皇位。朱元璋虽然喜欢他,却也不能坏了礼制——毕竟礼制是大明江山的根基,要是连皇帝都不遵守,下面的人还怎么服?】

“礼制!又是礼制!”朱元璋忍不住骂了一句,心里满是憋屈。他看着朱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朱樉和朱棡,心里暗道:要是这两个小兔崽子能有棣儿一半的本事,咱还用这么为难吗?

朱棣也低下了头,心里有些失落。他知道父皇喜欢他,也知道自己有能力继承皇位,可就因为排行在后面,他连机会都没有。不过,他也没太难过——天幕上说的是洪武三十一年的事,现在才洪武十四年,还有十七年的时间,说不定事情会有变化呢?

天幕上的字迹渐渐淡去,又恢复了漆黑的模样。奉天殿内,气氛却依旧紧张。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樉和朱棡,气得胸口发闷。

“你们两个给咱起来!”朱元璋厉声说道,“别在这儿跪着丢人现眼!从今天起,秦王朱樉,你给咱留在京城,不许再回西安!咱让刘伯温先生教你读书,让徐达教你打仗,要是再敢胡作非为,咱打断你的腿!”

“儿臣遵旨……”朱樉哭丧着脸站起来,心里却暗暗叫苦:留在京城?那不是被父皇盯着吗?以后想出去玩都难了!

“还有你,晋王朱棡!”朱元璋又看向朱棡,“你也给咱好好反省!回去之后,把你强占的良田都还给百姓,把拷打官员的手下都交出来!要是敢有半点隐瞒,咱就把你的爵位给削了!”

“儿臣遵旨……”朱棡也连忙站起来,心里却很不服气——不就是还几亩地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语气缓和了不少:“棣儿,你在北平做得很好,咱很满意。回去之后,继续好好治理北平,守住北疆。要是蒙古人敢来犯,你就狠狠地打,不用怕!”

“儿臣遵旨!谢父皇!”朱棣躬身领旨,眼神里满是感激。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小声道:“重八,别气坏了身子。孩子们还小,慢慢教就好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咱知道。可咱一想到将来他们会做出那些事,就气不打一处来。还好天幕告诉了咱,咱还有时间教他们。”

他顿了顿,又看向殿中文武百官:“今日天幕之事,大家都听清楚了。咱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咱都要改!标儿不能死,雄英不能死,这两个小兔崽子也要好好教!还有,谁也不许把今天的事传出去,要是让百姓知道了,引起恐慌,咱唯你们是问!”

“臣遵旨!”百官齐声应道。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天幕。他知道,天幕肯定还会再出现,还会告诉他们更多未来的事。但这一次,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努力,就能改变未来,就能守住他的家人,守住他的大明江山。

夜色渐深,奉天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马皇后陪在他身边,朱标、朱棣站在两侧,朱雄英已经趴在朱元璋怀里睡着了。殿外,徐达正安排人手加强戒备,刘伯温则在太医院里叮嘱御医们好好照顾太子和皇长孙。

天幕静静地悬浮在夜空,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揭秘”。而紫禁城内外,一场关于命运的抗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朱元璋知道,这条路会很难走,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是朱元璋。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厄运缠身,全宗门跪求我出山摄政王府萌宝:绑定系统后我火了异世玄门美漫哥谭,阿卡姆的警长抗日之烽火特战组都市之盖世英豪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万古杀帝我从凡间来重生:无限堕落不死医圣手辣手狂妃:夜帝,跪下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综影视之宫斗赢家人间武圣:一拳锤爆普渡慈航!重生之千面影帝蛊色天香末世大佬穿成炮灰女知青帝王冷妃
经典收藏边荒枭龙校花的贴身狂少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贞观荣耀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捡个王爷来种田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巧妇当家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富婆启动计划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帝国猛将三国之帝国文明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大唐之最强驸马大明1642崇祯有把枪我的岳父是崇祯
最近更新我在明朝修铁路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大唐:家父程咬金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山河劫之青云志双生龙影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梁朝九皇子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金瓶梅那些事大宋茶事案工科大明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