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蓝!”沈承平冲走在前面的媳妇喊道。
听到声音,江清沅和一起走的崔艳同时停下脚步,转回了头。
沈承平从自行车上下来,问:“你们怎么这么晚才下班?财务处最近很忙吗?”
不等江清沅解释,一旁的崔艳都顾不得害怕沈承平了,激动地说:“沈团,你下午出去了吧?那你肯定不知道有人贴崔副厂长的大字报了!”
“贴崔红军的大字报?谁啊?”
这下沈承平也惊讶了。
“还能有谁?”崔艳撇了撇嘴:“还不是他那个媳妇蒋春。”
蒋春?
听到这个名字沈承平甚至都有了那么一丝陌生的感觉。
主要是这个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消失的时间有点长。
这人自从那次下毒事件后,与崔红军一起搬到了后面的单身楼,就再也没在沈承平他们夫妻俩的视野中出现过。
据说那人生孩子都不是在厂卫生院生的,而是提前几天就住回了娘家待产。
沈承平一天天事儿赶事儿的,操不完的心。
对这样一个人早就给抛到后脑勺去了。
此时听到她竟然贴了崔红军的大字报,真就感觉特别惊讶!
“她贴崔红军什么?”沈承平问道。
“她说崔红军家庭成分有问题,说他的成分做了假。
蒋春说听她婆婆说过,说崔红军爹之前是在城里做教书先生的,是解放前才逃回村的。
蒋春说崔红军祖上的成分绝对不是贫农。
让严查他爹,说不准就是藏在民间的特务!
还说他家里藏的有金银财宝。”
崔艳说到这儿忍不住啧啧了两声,感叹道:“这得是多大仇多大恨啊!她家妞妞才生下来多久?有没有两个月啊!”
“刚满两个月零一天。”江清沅在一旁终于找着机会说了句话。
自从单位有了自己的牛羊养殖场,现在职工福利增加了不少。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职工的孩子们从生下来一直到三岁,每天每人都能领半斤牛奶或者羊奶喝。
这个看当天的供应情况来确定。
知道蒋春办的事儿之后,江清沅第一时间翻看了农场那边的配送记录,所以她很清楚崔红军家孩子的出生年月。
今天蒋春这张大字报算是把整个厂子都给轰动了。
主要是这真的是327厂出现的第一张大字报。
然后内容还如此劲爆!
蒋春原本就是厂里的“名人”。
她要还如之前一直窝在家里,大家可能也渐渐把她给淡忘了。
结果谁知道,这人要么不搞事,一搞就搞个大的!
今天她把大字报贴出来之后,几乎所有能出动的人全都跑出去看了。
看完还不走,都围着议论纷纷。
今天本来是报账的日子。
好嘛,江清沅他们在办公室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有一个人来!
把崔艳快急疯了!
崔艳是出纳,她提前取了一箱子的钱准备报账呢,结果没人来她还不敢走。
守在那儿抓耳挠心的,都快变成猴儿了。
直等到四点多,那些人看完了,聊痛快了,才一窝蜂的都拥到了财务处……
这还能不加班?
江清沅觉得他们能这会儿忙活完都算是动作迅速了!
当然——
刚才他们几人也特意转到前面宣传栏那儿去看了大字报,所以才会回来的这么晚。
看到沈承平来了,崔艳很有眼色的自己先走了。
都在厂里住,安全方面没有问题。
哪怕晚上自己走也不碍事,她才不会留下来碍人家夫妻的眼呢。
崔艳走了,江清沅走到自行车后座原本想坐上去呢,结果就发现了那一堆的粮食。
“这是哪儿来的?你还去粮店了?”
沈承平这才把两位领导,从自家的口粮里挤出东西给梁静秋他们三家的事给说了。
江清沅听后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先拿回家吧,拿回去咱们分分,你明天再给几家送。”
沈承平也这么想。
他还知道媳妇肯定要借这个机会多拿粮食出来给堂哥他们。
夫妻俩一起将粮食背回家,然后沈承平先去了江云安那里,跟他说了领导们的回复。
回来后二人才一起收拾明天要给几家分发的东西。
沈承平这回一共带回了两斤二两的豆油,十斤棒子面,两斤细面,另外还有两斤大米,两包挂面。
大米和挂面是田姨特意为梁静秋一家给准备的,知道他们都是南方人,还带着孩子。
江清沅看了看那些东西,然后从空间里又拿出了两包挂面还有五斤白面,另外还把最早从家里拿回来的一瓶子豆油给翻检了出来。
她那瓶豆油还是当初收拾了张妈后直接从厨房收进去的,是张妈当时做菜用的。
还剩大半瓶子,看着应该有个一斤左右。
因为空间食物能长期保鲜,所以别看放的时间挺长,可油还和刚放进去时一模一样。
“这瓶油还有这两包挂面给堂哥他们,白面给他们三斤,另外两斤给安然。
别的你看着分吧。”
江清沅把东西往丈夫身边一推,就不打算管了。
沈承平嗯了一声,然后才想起问崔红军的事儿。
“那个蒋春是怎么想的?崔红军没对不起她的地方吧?这么做是图什么呢?”
“不知道。”江清沅道。
江清沅也是真想不通。
虽然崔红军因为之前的事儿对蒋春一直不冷不热,但也并非完全不管她。
毕竟她还怀着孩子呢!
特别是她家妞妞出生后,崔红军现在也不在办公室住了,甚至连蒋春的月子都是这人给伺候的。
别看蒋春快生的时候,她娘家妈专门来了一趟,把她给接走了。
可生完后那一家人再也没有冒过头。
更别说做完月子把她接回娘家“挪骚窝”了。
蒋春这回这事儿办的确实让人挺匪夷所思的。
一来看崔红军这段时间天天厂里家里两头跑,又伺候大又伺候小的样子,大家都还以为他们要和好了呢。
毕竟夫妻哪有隔夜仇?
孩子都生了,但凡蒋春不闹腾,崔红军就是捏着鼻子都得认。
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可蒋春转脸就给崔红军来了个窝心脚。
还是在孩子不满百天的时候。
这件事之所以在厂里如此轰动,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这是327厂贴出的第一份大字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搞不清楚蒋春的脑回路,觉得这人纯属有病。
喜欢六零:太奶奶带巨额家产千里寻夫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六零:太奶奶带巨额家产千里寻夫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