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地下三层的专用分析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全息投影屏上,旁观者的最后一条短信仍在幽幽闪烁:拯救一个,还有千百个。系统一旦启动,就不会停止。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钥匙,打开了专案组成员心中最深的恐惧。
林宸的目光从屏幕移向团队成员,最终落在苏晓雯身上。常规方法已经跟不上他的节奏。他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在明处,他在暗处。每救一个人,他可能已经锁定了十个新目标。
赵思妍疲惫地揉着太阳穴:而且我们现在连自己用的分析系统都不敢完全信任了。如果窃听器真的是内部人安装的...
那就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法。林宸的眼神变得锐利,既然他擅长在数字世界中隐藏,我们就在数字世界中与他正面对决。既然他喜欢操控人心,我们就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苏晓雯轻声接话:一个完美的目标?
正是。林宸点头,一个完全符合他偏好的理想受害者,主动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忍不住出手。
张猛皱着眉头:但要怎么让他相信?这个人必须真实到能经得起他所有的验证手段。
赵思妍突然坐直了身子:我可以创建一个无懈可击的数字身份。完整的网络足迹、社交媒体历史、甚至虚假的金融交易记录。但需要有人实时扮演这个角色,与他进行心理博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晓雯。作为团队中最擅长共情和沟通的成员,她无疑是这个危险任务的最佳人选。
苏晓雯深吸一口气,眼神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坚定:我能做到。我已经研究了他所有的受害者,了解他的操控模式。我知道该如何表演才能让他信服,同时又不会真正被操控。
林宸凝视着她:这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表演。你要让他相信你正在被他操控,但又不能真正陷入他的心理陷阱。记住,他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理弱点。
我明白。苏晓雯语气坚定,但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知道他知道什么,而他却不知道我们知道什么。
计划确定后,团队立即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为了避免再次被窃听,他们转移到了另一个安全房间,并进行了全面的反监听检查。
赵思妍创造了一个名为的建筑设计师数字身份:42岁,事业有成但陷入创作瓶颈,离婚独居,对高度既有恐惧又着迷——完全契合罪犯的目标偏好。
这些数字痕迹要经得起最严格的审查。赵思妍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我甚至为她创建了完整的医疗记录和消费习惯,一切都符合一个真实人物的行为模式。
苏晓雯则深入钻研这个角色的心理世界:她不仅害怕高度,更深恐自己无法突破这个恐惧,在专业上停滞不前。这种矛盾正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心理弱点。
林宸提醒道:记住,这是一场表演,但必须真实到能骗过一个心理学大师。你要把握好度——足够的脆弱让他看到机会,足够的韧性让他觉得有挑战性。
三天后,在清心阁论坛注册,开始有选择地参与讨论。苏晓雯以精湛的演技发帖倾诉创作困境和对高度的复杂情感,赵思妍则在后台微调算法,确保这些内容能被推送给论坛的核心层级。
第五天,鱼开始上钩了。
高级账号心灵导师开始关注顾琳的活动。赵思妍报告道,他查看了顾琳的所有发帖记录,还在后台调取了她的注册信息。
林宸立即警觉:和之前案例中的模式一致吗?
完全一致。赵思妍确认,他现在处于评估阶段,正在判断顾琳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精力。
苏晓雯按照计划,逐渐加深的心理暴露程度,分享更多内心矛盾和脆弱面,但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心理防线。
一周后,期待已久的私信来了。
心灵导师发来消息:注意到你在创作道路上的挣扎。恐惧不是障碍,而是通往突破的大门。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小组,或许能帮助你找到方向。
苏晓雯看向林宸,后者点头示意她继续。
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脚本,苏晓雯回复表达谨慎的兴趣:什么样的帮助?我已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了。
对方的回复迅速而精准:理解你的怀疑。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源于敢于面对最深恐惧的勇气。我们不提供简单答案,而是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方式。
接下来的交流中,心灵导师展现出惊人的心理学洞察力,每一句话都精准针对的心理弱点,但又巧妙地包裹在鼓励和支持的外衣下。
他在测试你的反应度。林宸分析道,注意保持适度的抵抗和逐渐的开放。完全顺从会显得可疑。
苏晓雯精湛地把握着这个度,时而怀疑,时而开放,完美模拟了一个既渴望帮助又心存戒备的专业人士形象。
两周后,邀请来了:本周六有一个小型的创作工作坊,专注于突破心理障碍。有限名额,我觉得特别适合你当前的需求。
团队立即紧张起来。这是关键一步——线下接触可能带来突破,但也意味着巨大风险。
答应他。林宸决定冒险,但提出一些合理的顾虑,比如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苏晓雯依计行事,表达了参与兴趣但也提出了几个关切问题。对方回应专业而安抚,提供了所谓往期学员的联系方式供验证,并保证绝对的隐私和安全。
就在团队准备周六的行动计划时,赵思妍发现了异常情况。
有点不对劲。她皱着眉头,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寻光者的用户,行为模式与顾琳高度相似,但注册时间更早,互动更自然。
林宸立即警觉:另一个陷阱?他在测试我们?
赵思妍快速分析数据:这个账号的活动模式很奇怪。表面上看像是真实的用户,但某些行为特征与论坛内部的管理账号有相似之处。
她调出详细的分析报告:看这里——寻光者的登录模式、点击习惯、甚至打字速度变化,都与心灵导师账号有高度相关性。更可疑的是,这个账号只在与顾琳相同的讨论区活动,几乎像是专门为她而存在的镜像角色。
苏晓雯仔细观察了两个账号的互动模式:就像在演一场双人戏。寻光者先提出某个困惑或问题,然后心灵导师给出看似睿智的解答,实际上是在向顾琳示范如何接受引导。
林宸面色凝重:他可能察觉到了什么,用这个账号来测试和验证顾琳的真实性。也可能是在进行某种对比实验,比较不同引导策略的效果。
更令人不安的是,赵思妍追踪到两个账号的活动模式出现了精妙的配合:心灵导师对顾琳提及,同时对寻光者深度沉浸。就像在进行一场对照实验,比较哪种暗示策略更有效。
苏晓雯提出一个敏锐的观察:他是不是在把这两个账号当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测试不同暗示手法的效果?
这个想法令人不寒而栗。对手不仅在进行犯罪,还在优化他的罪恶指南,进行着冷酷的对比实验。
周六前夕,团队进行了最后准备。张猛带队提前勘查了工作坊地点——一个位于创意产业园区的 loft 空间,正是前心灵灯塔咨询中心旧址。
出入口多,监控死角多,极易被监视也不易抓捕。张猛汇报时面色凝重,他选这个地方绝非偶然。
林宸制定了一个详密的行动计划:便衣警察提前潜伏在周边,苏晓雯佩戴隐蔽通讯设备和追踪器,赵思妍远程监控所有电子信号,一有异常立即行动。
周六下午,苏晓雯以顾琳的身份步入工作坊场地。她表面上冷静自信,内心却紧绷如弦。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线索,每一个接触都可能是陷阱。
工作坊有12名参与者,年龄职业各异,但都透着一种精英人士特有的焦虑和渴望。主持人是一位自称杨老师的中年男子,温和儒雅,谈吐不凡,但与林宸侧写中的严明理特征不符。
欢迎各位勇敢的探索者。杨老师的开场白充满感染力,今天我们不教技巧,不传秘籍,只帮助大家直面内心最深处的障碍。
两个小时的活动中,杨老师展示了惊人的心理洞察力,短短几句话就能精准点出每个人的心理症结。参与者们逐渐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恐惧和渴望。
苏晓雯精湛地扮演着顾琳的角色,分享了对高度的矛盾心理,获得杨老师深刻而勇敢的评价。
但令人不安的是,整场活动中没有任何明显违规或危险的暗示,所有内容都可以被解释为正常的心理工作坊。
太干净了,干净得可疑。通过隐藏耳机,林宸分析道,他在观察,可能在筛选真正易感的目标。
活动结束时,杨老师单独找到苏晓雯:顾女士,你的坦诚和洞察力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有一个更深入的进阶项目,针对极少数特别有潜力的学员。如果你有兴趣,下周有个小范围的聚会。
苏晓雯按照计划表现出谨慎的兴趣,但没有立即承诺。
回到指挥车,团队立即复盘整个过程。
不是严明理本人,可能是他的助手或学生。林宸判断,但手法一脉相承——先建立信任,再逐步筛选。
赵思妍报告了一个重要发现:我捕捉到了一个隐藏的wi-Fi信号,活动期间在不断收集数据。信号源很可能是某种生物计量传感器,可能在监测参与者的生理反应。
苏晓雯想起工作坊里的装饰画和背景音乐:那些环境元素都在强化和的主题。即使口头没有直接暗示,环境却在持续传递信息。
就在这时,赵思妍突然收到警报:论坛上另一个真实用户的风险评分突然飙升!
林宸立即下令:重点监控这个新目标!他可能才是今晚的真正目标,工作坊只是障眼法!
团队迅速转向,开始全力监控那位真实的用户。赵思妍追踪到他收到了一条关于水下音效创作的私密建议,包括在深夜前往工作室附近的湖边寻找灵感。
张猛立即带人赶往湖边,同时尝试联系该用户本人,但电话无人接听。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可能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但代价可能是又一个无辜生命的消逝。
在紧张的等待中,林宸收到了一条新短信:
你关注树的时候,是否忽略了森林?拯救一个人的同时,是否忽略了系统本身?——旁观者
这条短信让林宸突然惊醒:他们可能陷入了一个更大的陷阱。对手知道他们在监控,可能在利用他们的注意力转移来完成其他目标。
而苏晓雯,作为诱饵的苏晓雯,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目标,而是分散他们注意力的工具。
真正的危险,可能正从他们忽略的方向悄然逼近。
喜欢罪域图鉴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罪域图鉴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