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联厂的工地上,周晋冀正拿着图纸跟雷大锤核对二层小楼的钢筋用量。何小天住院后,房屋建设的担子压得更重,既要有懂技术的雷大锤把关,又得有专人盯着工人调度,目前队里还没独当一面的人才,他只能自己两头跑——早上在农庄查看牲畜喂养,上午盯住房施工,下午去肉联厂看设备安装,晚上还得去医院探望何小天,连回四合院换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知道院里最近的“热闹”。
而九十五号四合院里,易中海家的门槛快被“踏破”了。这天一早,田蓉医生背着个深棕色的医疗包,出现在易家门前。她没像薛静月那样带丝绸红糖,包里装的是听诊器、血压计和几本体检手册——家里开药房,送药太刻意,不如用“免费体检”这个由头,既符合她的医生身份,又显得贴心不功利。
“周阿姨,我今天轮休,想着您平时操心生火做饭,怕您血压高,特意来给您做个基础体检。”田蓉笑着打开医疗包,熟练地拿出血压计,“量个血压,听个心率,再问问您平时的身体情况,不耽误您干活。”
周秀兰刚把粥熬上,见田蓉这么说,哪好拒绝。她坐在炕沿上,挽起袖子,看着田蓉用听诊器仔细听着胸口,又认真记录血压数值,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姑娘跟薛静月一样,都是冲晋冀来的。可人家话说得漂亮,又是免费体检,她实在没法泼冷水。
“周阿姨,您血压有点偏低,平时得多吃点鸡蛋牛奶,别总省着。”田蓉把体检结果写在手册上,又叮嘱道,“我下次带点补气血的中药过来,您煮水喝,没副作用。”她一边说,一边跟周秀兰聊起养生,从饮食说到作息,句句都说到周秀兰心坎里,比亲闺女还贴心。
田蓉刚走没半个时辰,又有个穿护士服的姑娘拎着个饭盒过来,说是“自己做的红枣糕,给周阿姨补补身子”;中午饭点,协和医院的另一个女医生路过,特意进来帮周秀兰择菜,还跟她聊起“怎么给年轻人做营养饭”;下午更热闹,两个护士结伴而来,一个帮着打扫东跨院,一个陪着周秀兰唠家常,句句不离“周营长真是个靠谱的人”“要是能找个这样的对象就好了”。
短短三天,易中海家就接待了七八个协和医院的女医护,有的送点心,有的帮干活,有的讲养生,连易中海下班回来,都能赶上姑娘们“刚好”要走,还得客气地送出门。院里的邻居都看在眼里,闫埠贵每天蹲在门口“算账”,实则盯着易家的动静;许黄氏更是跟其他大妈念叨:“周晋冀这小子,真是走了运,这么多漂亮姑娘都围着他转!”
周秀兰心里却喜忧参半。喜的是,侄子这么受欢迎,终身大事总算有盼头,不用她天天操心;可忧的是,姑娘们太热情,天天往家里跑,传出去要是被人说闲话,说晋冀“招蜂引蝶”,那可不得了——这个年代,“流氓罪”可不是小事,严重了能直接枪毙!她看着院里时不时探头的邻居,心里总发慌:万一晋冀回来,跟哪个姑娘走得近点,被人揪住把柄,那一辈子就毁了!
这天晚上,周秀兰跟易中海坐在炕边,愁得睡不着。“老易,你说这可咋整?姑娘们天天来,我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晋冀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觉得我多管闲事?可我真怕他犯糊涂,这原则性错误,可犯不得啊!”
易中海也皱着眉,点了根烟:“你别太急,姑娘们都是真心想跟晋冀处对象,没坏心思。不过你说得对,得找机会跟晋冀聊聊,让他心里有数,跟姑娘们相处要把握分寸,别让人抓了话柄。”
两人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邻居的笑声:“周嫂子,门口有个媒婆,说要跟你打听姑娘们的情况呢!”
周秀兰连忙起身去看,果然见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小本子,笑得满脸堆肉:“周嫂子,我听说您家侄子受姑娘们待见,特意来问问,那些姑娘家是哪里的、多大岁数、做什么工作,我好帮着记下来,以后有合适的也能介绍啊!”这媒婆是附近有名的“消息通”,听说易家天天有姑娘登门,特意跑过来收集资源——毕竟能跟“战争英雄”搭上边的姑娘,都是优质人选,以后介绍给别人也有面子。
周秀兰哭笑不得,只能敷衍着说“都是朋友拜访”,把媒婆打发走。关上门,她心里更愁了:这热闹要是再持续下去,指不定还会引来什么人。她现在就盼着周晋冀能早点回来,跟他好好说说这事,不然真怕夜长梦多,出什么岔子。
而此时的工地宿舍里,周晋冀刚跟雷大锤敲定完明天的施工计划,正准备洗漱睡觉。他丝毫不知道,四合院的家里已经成了“姑娘们的聚集地”,更不知道他的姑母,正为他的“终身大事”和“原则问题”,愁得夜不能寐。夜色渐深,工地上的灯渐渐熄灭,只有周晋冀宿舍的灯还亮着,他看着桌上的施工图纸,心里只想着:早点把房子建好,让弟兄们住上安稳房,再把肉联厂开起来,就踏实了。
喜欢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