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路灯刚亮,就传来“哐当”一声——易中海带着徒弟贾东旭下班回到四合院,并且他从厂里食堂打回来的两个白面馒头。刚走到屋门口,他就闻到一股熟悉的肉香,不是平时买的边角碎肉那种淡淡的油味,是带着油脂香气的新鲜肉味,浓得钻鼻子。
“秀兰,你今天买肉了?”易中海掀开门帘,话音刚落就愣在原地——堂屋的八仙桌上,摊着半块冻得硬邦邦的牛肉,旁边放着两条明太鱼,墙角的竹筐里还堆着几串辣白菜,连炕边的小凳上都摆着个油纸包,里面露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哪是“买肉”,这简直是把肉铺搬来了!
周秀兰正从厨房端着咸菜出来,见他愣着,笑着说:“不是我买的,是狗蛋——哦不,晋翼来了,这都是他带的。”
易中海顺着她的手势看向炕沿,才发现那里坐着个穿军绿色便装的年轻人,肩宽背挺,眼神亮得很,见他看过来,立刻站起身:“姑父,我是周晋翼,常听姑姑提起您。”
“哦……晋翼啊,快坐快坐。”易中海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手在工装裤上蹭了蹭——他穿的是轧钢厂的深蓝色工装,袖口磨得发白,却烫得平平整整,连扣子都扣得严丝合缝。他走到桌前,目光在那堆肉上扫了一圈,心里直犯嘀咕:这肉少说也有几十斤,现在四九城买肉不光要钱,还得要票,就算他每月近百块工资,想一下子弄这么多也难,周晋翼一个军人,哪来这么大本事?
“刚从营里过来,也没带啥好东西,都是些朝鲜带回来的特产和肉,您跟姑姑别嫌弃。”周晋翼递过一杯热水,语气客气,心里却门清——易中海这眼神,是在盘算这肉的来路和他的底细呢。
前世看《情满四合院》就知道,易中海是院里的“一大爷”,算盘打得比谁都精,没孩子,一辈子就琢磨着存钱养老,找个靠谱的“养老人”,对谁都带着三分算计。
易中海接过水杯,指尖碰着杯壁的温度,脑子却没停:“听秀兰说,你在朝鲜当营长?刚转业回来?”
“是,汽车营的,刚回来没几天,正在筹备肉联厂。”周晋翼没绕弯子,直接把自己的事挑明——他知道易中海迟早会问,与其让他瞎猜,不如主动说,还能看看他的反应。
“肉联厂?”易中海眼睛微微一眯,手里的水杯顿了顿,“是汽车营自己办?还是跟单位合作?”这话问得巧妙,既没显得过分好奇,又摸清了周晋翼的“实力”——要是跟单位合作,说明有背景;要是自己办,那手里肯定有资源。
周秀兰在旁边插了句嘴:“晋翼可是厉害,带了五十多辆卡车回来,安置办都得给面子!”她这话是想帮周晋翼撑场面,却没注意到易中海的眼神又深了几分——五十多辆卡车,这可不是小数,比轧钢厂的运输队还多,周晋翼的能量,比他想的还大。
“就是跟战友一起,想解决四九城老百姓买肉难的问题,不算啥厉害的。”周晋翼笑着打了圆场,话锋一转,“姑父在轧钢厂当八级钳工,以后肉联厂要是需要钢材,说不定还得麻烦您帮忙打听打听。”
他故意提这事,一是拉近距离,二是试探易中海的态度——毕竟易中海在轧钢厂待了这么久,人脉肯定广。
易中海心里一动,脸上却没表露:“好说,要是真需要,我跟厂里后勤处的人说说,应该能帮上忙。”他没把话说满——现在还摸不清周晋翼的底细,不能太主动,免得落了下风。
说话间,周秀兰把饭菜端上了桌:一盘炒肉片,一盘辣白菜炒土豆,还有一碗萝卜汤,主食是白面馒头。易中海看着盘子里油汪汪的肉片,心里又犯了嘀咕——平时他家炒菜,油都得省着用,今天这肉片放的油,抵得上平时三天的量,周秀兰这是真把周晋翼当贵客了。
“快吃吧,别凉了。”周秀兰给周晋翼夹了块肉,又给易中海递了个馒头,“晋翼一路过来也累了,多吃点。”
周晋翼尝了口肉,味道确实不错,笑着说:“姑姑的手艺真好,比营里的炊事员做得还香。”
易中海也拿起筷子,却没先吃肉,而是夹了口土豆,慢慢嚼着,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周晋翼——他在琢磨,周晋翼这次来,除了看秀兰,是不是还有别的目的?带这么多肉,是单纯的“孝敬”,还是想通过秀兰,跟他拉关系?毕竟周晋翼刚回四九城,在四合院没根基,要是能靠上他这个“一大爷”,以后在院里也能少点麻烦。
“晋翼啊,你以后打算住在哪儿?是在营里,还是想搬回家里?”易中海放下筷子,看似随意地问了句——这才是他最关心的:周晋翼要是搬到家里,会不会影响他的“养老计划”?院里的贾东旭、傻柱,他都在暗中观察,要是再来个有背景、有实力的周晋翼,局面会不会乱?
周晋翼心里清楚,易中海这是在打听他的“落脚点”,笑着回答:“营里暂时还得盯着,等肉联厂开工了,可能会在附近找个住处,四合院这边要是有空房,也想先占着,毕竟姑姑在这儿,方便照顾。”他没把话说死——既没说一定要搬回来,也没说不搬,留了余地,免得让易中海觉得他“别有用心”。
易中海点点头,没再追问,心里却有了盘算:要是周晋翼真搬回四合院,得好好拉拢拉拢——他手里有肉联厂,以后肉票、肉源都能沾光,而且他有卡车,要是以后自己有个急事,也能用上。至于养老的事,多一个“备选”,总比只有傻柱一个强。
饭吃到一半,易中海忽然问:“肉联厂以后卖肉,会要肉票吗?”这话问得很直接,毕竟现在买肉最难的就是肉票,要是周晋翼的肉联厂能不用票,或者多批点票,对他来说可是大好事。
周晋翼心里一笑,果然是易中海,什么都想着“实惠”,回答道:“肯定得按规定来,不过要是院里街坊有急事,比如老人看病、孩子过生日,跟我说一声,优先给他们留着,票的事我尽量想办法。”他这话既没违规,又给了易中海“好处”,让他觉得能从自己这儿得到实惠。
只要是易中海不是特别过分,看在姑姑周秀兰的面子上;还是会尽量满足他;可要是不识好歹,那么事情就另当别论!
易中海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那可太好了,院里街坊都愁肉票呢,你要是能帮上忙,大家都得感激你。”
吃完饭,周晋翼没多待,毕竟营里还有事。易中海送他到院门口,看着他上了吉普车,眼神里的算计少了几分,多了几分“重视”——周晋翼不仅有背景、有资源,还懂人情世故,这样的人,值得好好结交。
回到屋里,易中海看着桌上剩下的肉,对周秀兰说:“以后晋翼再来,你提前说一声。”手里却把剩下的肉片收进了瓷罐,藏在了橱柜最里面——这肉可是稀罕物,得省着吃。
周秀兰笑着说:“知道了,我明白!”
易中海没说话,心里却在琢磨:周晋翼的肉联厂要是办起来,以后他家的肉就不用愁了,说不定还能借着周晋翼的关系,在轧钢厂多接点“私活”,多存点钱——养老的事,又多了一层保障。
而周晋翼坐在吉普车上,望着窗外的四合院,心里也有了数——易中海的算计,他看得明明白白,但只要不触碰底线,互相帮衬也没什么。毕竟在四合院里,有易中海这个“一大爷”帮忙,以后老王嫂子多少能有个照应。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尽快把肉联厂的场地定下来;等开春开工,让四合院的街坊们,真正看到他的实力。
喜欢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