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守黔州(今重庆彭水)的武泰军节度使王宗训的六万本部人马倾巢出动与潘璧坚自己的武信军本部两万五千人马先后到达渝州外围。
武泰军节度使王宗训督辖涪、黔、施等州。
涪州(涪陵)是钟鹏举从归州、峡州西进,攻打渝州(重庆)和白帝城时,必须经过或侧翼必须防范的重要战略节点。
武泰军节度使王宗训的部队,其核心基地和兵力来源就是涪州(涪陵)及周边地区。
钟鹏举围攻渝州,那么驻守涪州的武泰军就是最直接、最快的增援力量。反之,如果钟鹏举先攻占了涪州,就等于切断了渝州东面的援军通道,并获得了进攻渝州的跳板。
年近四旬的王宗训,身形高大,但常年军旅与权谋生涯已让他微显佝偻。他的面容如同刀劈斧凿,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一双鹰隼般的眼睛总是半开半阖,闪烁着警惕而多疑的光芒。他的鬓角却已然花白,与颌下修剪整齐的短髯连成一片,更添几分阴鸷。
他很少穿华丽的王服,常着一身玄色鳞甲,外罩一件暗紫色绣蟒战袍,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手指因长期紧握缰绳和剑柄而关节粗大。他不苟言笑,沉默时周身都散发着一种久居人上、不怒自威的压迫感,以及一种被时局不断侵蚀的疲惫与冷漠。
王宗训,乃(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之养子,赐姓封王,官至武泰军节度使,镇守黔州(今重庆彭水),督辖涪、黔、施等州,是雄踞蜀国东南的一方诸侯。他并非庸碌之辈,早年随义父征战,屡立战功,以其狠辣果决、善于经营而着称。
在王建死后,新主王衍昏聩,朝中宦官(如宋光嗣)专权,王宗训这样的边镇宿将便成了朝廷既倚重又猜忌的对象。他早已习惯了在自己的地盘上说一不二,苦心经营武泰军,将其视作安身立命的根本。
六日前的王宗训,心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他的心态复杂而矛盾:
兔死狐悲的恐惧。
涪州五千援军在夔州龟陵城全军覆没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透了他的脊梁。这不仅是实力的损失,更是一个可怕的信号:钟鹏举的实力远超预估,其手段之狠、用兵之诡,绝非以往任何敌人可比。
“西方邺的一万精锐在永安驿和黄金滩峡谷灰飞烟灭,另外忠州、万州和盐监一万军队也被设伏消灭,我的五千人马在龟陵城有去无回……接下来,我的武泰军了也被征调前往渝州、忠州和万州一线组建防御集团。”一种唇亡齿寒的恐惧感,紧紧攫住了他的心。他知道,钟鹏举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渝州。
尽忠与自保的激烈冲突。
于公,他受国恩,官至节帅,守土有责。渝州若失,成都东大门洞开,蜀国危在旦夕。他必须出兵,否则就是千古罪人。但于私,“倾巢出动”四个字重如千钧!这意味着要押上他经营多年的全部本钱——六万武泰军。
这不仅是他的军队,更是他在这个乱世中安身立命、甚至待价而沽的唯一资本。一旦这支军队打光,无论蜀国存亡,他王宗训都将失去一切,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对朝廷的深刻不信任与怨恨。
养子与亲子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养子们认为自己功勋卓着,是国家的支柱;而亲子们(尤其是刚登基不久的王衍)则视他们为威胁皇权的潜在隐患。
“朝廷?”他心中冷笑。成都的那个小皇帝和那群宦官,除了下旨催促进兵,还能做什么?粮饷补给时断时续,情报支援近乎于无。他怀疑,即使自己拼死打赢了这一仗,等待他的也未必是封赏,而是兔死狗烹的权谋。这种为这样的朝廷赔上老本的念头,让他极度不甘。
绝境中的疯狂赌性。
然而,他已没有退路。坐视渝州失守,钟鹏举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整合力量,席卷而来,届时他独守黔州,同样是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赌上所有,拼死一搏!将六万大军全部压上,与渝州守军内外夹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这种被逼到绝境后产生的疯狂赌性,最终压倒了他的犹豫和算计。
深深的无力与悲凉。
最终,所有这些复杂的情绪,都化为一种巨大的无力感。他王宗训一生纵横捭阖,如今却要被时势推着,走向一场胜算渺茫的决战。他仿佛看到自己和这支大军,正被一股无可抗拒的洪流冲向未知的黑暗深渊。
“想我王宗训,竟会落得如此境地……”一丝英雄末路的悲凉,在他眼底一闪而过。
他缓缓转身,脸上所有的情绪都已收敛,只剩下节度使的威严和决绝,声音沙哑而冰冷地对麾下将领道:
“传令!武泰军全军开拔,兵发渝州。此战,有进无退!”
这道命令,是一个枭雄在时代洪流中,为保全自身而做出的最后、也是最无奈的挣扎。他知道,蜀国的国运和他个人的命运,都将在渝州城下,迎来最终的审判。
三军会合后,三位大员重新举行军事会议。
嘉王王宗寿力主东进攻打忠、万、夔三州——“围魏救赵”,攻势防御。你打我的渝州,我掏你的后方老巢。
1.攻敌所必救,可能迫使钟鹏举回援,解除渝州之困。
2.若成功,可收复东部六州国土,打通与荆南的可能联系,重振士气。
3.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避免被动挨打。
嘉王经过研究钟鹏举的战法他认为钟鹏举凭借火力,打的都是攻坚战、防御战和事先设定战场的伏击战,是因为他的火炮移动不便,要固定一个进行炮轰。
如果把钟鹏举的军队调动起来打运动战,在他们行进过程中突然攻打他们或设伏,他的火炮就成了烧火棍,发挥不了火力优势。
所以他认为要把钟鹏举的军队调出渝州城,在路上攻击他们,他们的优势就荡然无存。这就是他进攻忠、万、夔三州,围点打援,在运动中消灭钟鹏举的援军。
对此潘璧坚表示认同,这确实是钟鹏举的死穴。但他也提出了疑问:
1.情报不明:钟鹏举后方是否“空虚”存疑,可能是陷阱。明面上钟鹏举在渝州一万二千五百名陆军(含海军陆战队四千人),在忠州万州和夔州一万一千名陆军,但谁知道他的大后方荆州、江州和洪州会不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进来?
2.攻坚能力:十三万蜀军能否快速攻克钟鹏举后方军队留守的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万州(今重庆市万州)或白帝城(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白帝城景区)等坚城?
3.时间差:若攻城不下,钟鹏举可能选择不回援,而是加速进军成都,蜀军将无家可归。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